江岸区居民居住相关历史及习俗
(一)住房条件
汉口开埠以后,各国在租界沿江一带修建西式建筑。租界内,马路宽敞,楼房林立,水电设施完善,居住条件完好,为外国人生活区;许多洋买办、商贾大户、达官贵人在租界内外修建各种里弄,房屋多为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式建筑,为高中等收入家庭集中居住区。
租界外如球场、黄孝河及黄浦路以下市郊偏僻地区,大部为贫民居住之棚户区。陈家湖地区地势低洼,每到下雨,居民棚户便上漏下渍,居住条件极差。人们常择高地(墩、台)建房居住。
新中国时期,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拆除旧时棚户、危房,建起各种住宅小区,人们住房由单间变换成两室一厅、三室一厅。20世纪90年代后,又时兴复式楼、小户型房型以及别墅。民众不仅要求住房面积大,更讲究房屋位置、结构、采光、朝向、通风以及绿化、卫生等周围环境条件。室内装修方面注重实用、环保、舒适及时尚。
1980年前,回族居民多聚居于清真寺附近。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城市住房条件改善,回族小集中的居住情况逐渐改变。江岸区二七街清真寺附近仍有回民聚居。回族住房的建筑样式与汉族相同,唯居室内不挂人物、飞禽走兽图,只挂山水、花卉字画。春节时不燃放鞭炮,门上不贴春联。
(二)露宿
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天气炎热,人们住房条件差,夏季人们一般穿背心,“打赤膊”,穿木板拖鞋,睡地板,青少年到长江边游泳解暑;傍晚,居民常在门前屋后、平台屋顶或小巷内、街边泼水降温,搬出竹床、躺椅、铺板席子,带上扑扇,全家老小一同在外乘凉,彻夜露宿,或到堤上江边寻觅一席之地乘凉,成为境内居民夏季傍晚消暑纳凉的传统习俗。80年代后,随着住房条件改善、电扇及空调普及进入家庭,在外露宿的现象逐渐减少,到90年代初,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