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是武汉最著盛名的古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位于蛇山西麓下黄鹄矶上(现武昌桥头附近)。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当时黄鹤楼是作战守之用的瞭望楼。《南齐书》是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及黄鹤楼的,并由此引出许多与黄鹤楼有关的神话传说,以至后代“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中”。书称“黄鹤楼在黄鹄矶上”。鹄与鹤,古字通用,黄鹄矶亦作黄鹤矶。南朝齐梁时黄鹤楼即已闻名于世。
唐代是黄鹤楼的第一个极盛时期,代宗至僖宗各朝诗文记载颇多,从中可以推断楼型及其环境。文献记载首推阎伯瑾于代宗永泰元年所撰《黄鹤楼记》:“观其矗构巍峨,高标巃嵸,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由此可见,早在公元765年前,黄鹤楼巳具相当规模和生动造型,达到“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程度。诗人咏楼,李白、王维、贾岛、白居易等诸家皆有佳作传世,其中以崔颢《黄鹤楼》一诗最为烩炙人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传李白读后,感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为之敛手。千古绝唱,文坛佳话更使黄鹤楼名噪天下。入宋,除大量诗文、碑记外,今有界画一幅尚存。从画面看,黄鹤楼已成建筑群体:下瞰大江,雄峙在紧接城墙的高台之上;主楼屋顶单檐十字脊,周围有小轩、曲廊、重檐华亭环绕。元初,有陈孚、冯子振、丁鹤年等咏及黄鹤楼的诗作;此外,有山西永乐宫混成殿壁画一幅(殿完成于1359年)、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藏夏永(大约生活于元末明初)绘黄鹤楼图各1幅。画面所见,元末黄鹤楼典雅中更显堂皇.据《武昌府志》、《江夏县志》载,有明一代,黄鹤楼曾3次被毁:嘉靖末年(1566年)、万历十七年(1589年)、崇祯癸未(1643年);4次重建:洪武初年(1368年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隆庆五年(1571年)、万历十七年以后。弘治、正德年间整修之后,“光彩炫耀,荡摩天日”,形制也由宫殿式变成“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笋立”,“制方,而补四隅为园”隽秀的楼阁式建筑。不仅文字记载详细、确切,且有上海博物馆藏明初安政文《黄鹤楼雪景图》。明谢时臣画黄鹤楼图、明末清初托名仇英的江汉揽胜图可供参证。黄鹤楼在清代267年间被毁四次: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咸丰六年(1856年)、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和大整修6次: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三年之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乾隆元年(1736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同治七年(1868年)。清楼的造型和风格虽有变化,总的形制仍为“其形正方,四望如一。”同治楼平面四方,经削嵌增补为12角,明三暗六层,攒尖顶,共出角36个、48柱、360朵斗拱、72条屋脊,是根据我国传统天文学、地理学、宗教等数字和观念而精心设计的。造型奇特,设计缜密,时为国内罕见。楼的周围,有仙枣、石照、一览、振衣、奇章、压云、搁笔和西爽亭、涌月台、白云楼等亭台楼阁环绕。黄鹤楼自创建历经1700多年,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历代众多著名文学家、诗人,仅旧志中收录的诗文就多达近400篇(首)。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毁于大火后,世人曾将奥略楼称为黄鹤楼。
957年9月初,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当陪同人员谈到因建设长江大桥而拆除了黄鹤楼(指警钟楼)时,毛泽东主席说:“应当修,这是历史古物。”不久,铁道部即拨出专款,后因故迁延未成。新建黄鹤楼于1981年10月破土,1985年6月竣工。主楼以清同治黄鹤楼为雏形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平面形类正方,边宽30米,折角凹进,抱厦环绕,逐层收分,四望如一,顶层边宽18米,四面起牌楼,檐下分别悬挂金字匾额,正面为舒同题“黄鹤楼”,南为李尔重书“南维高拱”,东为喻育之书“楚天极目”,北为陶述曾书“北斗平临”。全楼各层分别布置有大型壁画、诗人绣像、楹联、诗词、文记等。楼前仍置胜像宝塔。在配亭、轩廊、牌坊等辅助建筑映衬下,黄鹤楼拔地而起,翘角层层凌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登楼远眺,江城风光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