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名山“洪山”介绍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24/01/24 - 22:33

洪山又名大洪山,位于武昌大东门之东约两千米。东西走向,海拔高程115.3米,东西长11.7千米,南北宽约0.6千米,投影面积约1平方千米。南宋以前称东山,以在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又与蛇山统称黄鹄山,《湖北旧闻录》载:“在城东十里许者,至宋末改名大洪山,实则黄鹄山之初阜也。”武昌县志称:“宋末随数被兵,荆湖制置使孟珙,迁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

洪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荟萃。唐贞观年间建有弥陀寺和正心书院,相传为鄂国公尉迟敬德读书处。山上有东岩石刻诗:“几处稻粱喧鸟雀,数声钟磐起渔樵”。山的西南麓有唐代著名文人李北海(李邕)住宅,后捐为修静寺,唐李白亦曾居此并有诗作志其事。宋庆元元年(1195年),荆南参军赵淳(清老)在山上建有东岩阁,并作《东岩阁记》刻于石上,现字迹仍可辨识。赵淳还依据奇岩怪石的形状,分别命名为:云根、云扃、飞雪、栖霞、半霄、清啸、爽垲、巉岩、翠屏、堆云、狮子峰等,并用各种书体刻于被命名的岩石上。在洪山宝塔西侧的山腰处,还有石刻“寿泉”二字,据考“寿”字是仿南岳五华洞壁上的寿字拓本,“泉”字是后人增刻的。赵淳还写有“寿”字跋,记叙“寿”的来源。山上还有古松古柏数株,传为民族英雄岳飞亲手所植。故又名岳松。

山上原有黄龙泉(华严洞下)、白龙泉(大雄宝殿后)、圣僧泉(放生池东)。白龙泉最为著名,泉水清碧甘洌,常有乳峰涌出,又名乳泉,沏茶别具风味。惜均已湮没。

洪山南麓建有宝通寺,背靠洪山,依山而筑,《湖北通志》称其为“邑之巨观也”,是武汉地区的四大佛寺之一。宝通寺东北部,矗立着1座8面7层砖石仿木结构的高塔,名灵济宝塔,俗名洪山宝塔。塔高30多米,元大德十一年至延佑二年(1307—1315年)为纪念灵济慈忍善信禅师而建造,顶部高出洪山主峰。塔基处有圆门,可攀扶至最高层,登临其上,武昌风光均历历在目。按佛寺常规,凡塔均应建在寺庙西边。从崇宁万寿禅寺到宝通寺,历经毁建,寺址西移,而塔址未动,故洪山宝塔现处于宝通寺的东北方。

洪山西南麓还有一座小塔,名兴福寺塔(又名无影塔,洪山小塔)。兴福寺原名晋安寺,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4年),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名兴福寺。此寺后毁,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同时建造此塔。以后寺毁塔存,故名兴福寺塔。此塔原在洪山东南麓的中南民族学院(今湖北省军区)大院内,1962年迁建于此。据《武昌县志》记载,原塔下有浪花井,水脉通江,常沸腾起浪,建此塔为镇浪。

洪山西南麓有“二七”罢工的领导人施洋烈士墓;东南麓有北伐第四军独立团攻城阵亡官兵公墓;北麓有以唐才常等庚子革命先烈墓和宝通寺东侧的北伐军将领耿丹墓、辛亥革命党人田桐墓,以及宝通寺西侧的洪山公园等游览纪念地。

洪山是武昌通往鄂东南的途经之地,有一定战略地位。明末张献忠进军武昌时,首先占领洪山,进而夺取大东门而克城;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在洪山发生过多次激战;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攻武昌时,洪山为北伐军的炮兵阵地。

洪山附近种植的红菜薹,历史悠久,享有盛名,它与武昌鱼被誉为湖北的两大名菜,在清代被列为贡品。红菜薹又名芸薹菜,其茎叶呈紫色,故又名紫菘。产于洪山的通称洪山菜薹。武昌县志载:“芸薹菜,俗名油菜薹,与城东宝通寺相近者,其味尤佳,他处皆不及。”民间传说,宝通寺钟声波及的范围内所产的红菜薹最好,其中又以洪山宝塔的塔影所及之地生产的首屈一指,故有“塔影钟声映紫菘”之说。

1960年武昌园林部门在洪山南麓辟有洪山公园,并没有专业绿化队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的洪山苍翠葱茏、碧树参天,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