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传统方言俗语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3/12/08 - 21:03

俗语

江岸地区方言属汉语北方话中的西南方言,为“汉腔”。但由于境内黄陂、孝感籍居民较多,因此,许多人语音中多含黄陂、孝感等地方言成分(特别是黄浦路以下一带)。到2004年底止,汉腔跟19世纪末差异不大,反映在年龄上差异比较突出,如某些字读音,在中老年口语中是老汉腔,而在青少年口语中则较接近通用语音;某些称呼,在中老年口语中往往是传统的说法,而在青少年的口语中常用通用语说法。

由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通用语的普及、传播媒介的便利,江岸地区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化。改革开放后,由于内外交流和社会活动增加,境内方言在与香港、台湾及广东等各地方言交流中,不断融合变化。

江岸地区词汇与通用词汇有一定的区别,如:通用词汇中的“公鸡”,有的人称为“鸡公”,“鞋”称为“鞋子”,“哥哥”称为“拐子”,“吃早餐”称为“过早”,“做买卖”称为“做生意”、“发财”,“做什么”称为“做么事”,“蒜瓣”称为“蒜苗”,“不要紧”称为“有得么事”,“里头”称为“里边”,“外头”称为“外边”,“上头”称为“上边”,“下头”称为“下边”,“前头”称为“前边”,等等。

境内流行一些俗语和土语:如原租界地方被称为“洋街”,其他地区则为“士街”;京汉铁路南边称为“铁路里”,北边被称为“铁路外”。“洋街”和“铁路里”寓意有钱人住的地方,“土街”和“铁路外”寓意穷人住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和地区交流扩大,城区差别缩小,此种称谓逐渐淡化消失。

又如你把我当“洋人”,意即你以为我“苕”、“笨”。“红包头”:原指汉口租界时期印度巡捕的红布包头,即什么都不懂的外国人。借喻“苕”、“笨”,有时也有“看不起”、哄、骗的意思。“难以分清”俗称为“麻子裹豆子”;“依然如故”俗称为“还是个还”;“信口开河”俗称为“嘴不关风”、“随口打哇哇”;“乞求于人”俗称为“抱小面”、“抱着别个的脑壳摇”;“对长辈不尊”俗称为“有大有小”;“重复”俗称为“炒现饭”;“东扯西拉”俗称为“狗扯羊腿”;“弄错了对象”俗称为“扣(挠)错了胯子”;“极懒”俗称为“懒得抽筋”;“挥霍”俗称为“三文不当二文”;“南腔北调”俗称为“山西骡子学马叫”;“个子高,已成年”俗称为“人长树大”;“收入不均衡”俗称为“公一天母一天”;“少不得的东西”俗称为“药铺里的甘草”;“正想找借口”俗称为“要哭不得嘴瘪”;“不值一提”俗称为“拈不上筷子”;“自己恭维自己”俗称为“怀里作揖”;“高兴极了”俗称为“睡着了笑醒了”;遇事不顺心就怪别人,俗称为“生意不好整柜台”等。

90年代中期起,随着网络交流的扩大,不少通用网络语言被市民接受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