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府规定统一着满服,但民间或抗或避。民间服装多为旗袍、长衫、对襟、马褂。富人夏衫多绫罗绸缎,冬装多用兽毛皮。马褂不过腰脐,着于长衫之外,有长袖、短袖、宽袖三种袖,大襟、对襟、琵琶襟三种襟。对襟多作礼服,大襟常为便装,琵琶襟为出远门行装。翻毛对襟是达官贵人服,“黄马褂”为御赐功臣勋戚的“奖赏”。租界里,外国人和高级中国职员冬穿西服,系领带,外着呢质大衣,戴礼帽。
男裤有长、短,也有单、夹、棉之别,多为宽裆、肥腿,前后不分,穿时叠腰系带,布色多为靛蓝、墨黑、深灰。
妇女上装:年轻的短不露臀,年老的则长过膝下。颜色多靛蓝、藏青。吉庆日子穿花褂子,新娘穿大红袄衫。清代妇女有着长裙的习惯,裙带系于腰上衣内,裙分对褶、六褶、百褶等款式。《汉口竹枝词》中有:“不论雏姬和老姥,拖肩褂子滚边裙”、“花边阔三四寸,盘金刺绣,璀璨夺目”等描写。妇女也穿长裤,其式样如男裤,无论单、夹、棉,特喜欢红色,即桃花裤。女子居家多系“围腰”,以防污秽。年轻的围腰上绣花鸟鱼虫,清代女子也学男子穿“坎肩”,但仆人、丫鬟只着红色。
婴幼儿着“兜肚”、“围涎”、“破裆裤”、“斗篷”、“襁褓”之类服饰。幼儿周岁时常着“百家衣”,是由向亲戚邻里“讨”来的布角剪拼而成,寓意托百家之福保幼儿平安吉祥。贫家婴幼服装只能量力而行,或“接着穿”、“改着穿”,故有:“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及“笑破不笑补”之说。
民国时期,废除服饰禁令,民间除穿旗袍、长衫、对襟、马褂外,还有穿西服、中山服、军服、学生服等。公教人员、绅士、商人冬穿大衣,夏穿丝绸或布衬衫;女学生一般穿蓝布衫,下着黑长裙,妇女穿旗袍。男性对襟褂子以布扭成作扣(相当于中山服口子排列)。女性穿大襟,扣排于右肋下一线。圣罗以女中学生上着白色或蓝色褂子,下着黑裙子;法汉中学学生着童子军军服。一般人家冬穿土布棉衣、棉裤,夏穿土布汗衫、背心。30年代,“香云纱”(一种经而薄的纱布料)衣裤,质轻凉快,易洗快干,在人民群众中十分流行。
武汉解放初期,干部男着中山服,女着列宁装,工人着工作服,农民着对襟或大襟衫,式样简单,色调单一。武汉夏季炎热,短袖、短裤、短裙,以及轻罗薄绸等面料倍受欢迎。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西装革履、领带、高跟鞋,被看作“封、资、修”、“崇洋媚外”。服装式样多为军服、列宁服、中山服、工作服、学生服,颜色多为军绿、蓝、灰、白、黑。
20世纪80年代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穿着多样化。春装、夏衫、秋衣、冬服四季分明,色彩纷呈。男性穿西装,打领带,着花格衬衣、T恤衫、港衫、羊毛衫、运动服、休闲服、各类夹克、绒线花衬衣,下穿西装裤、牛仔裤等;女性裙子式样由连衣裙、筒裙、百褶裙数种增加到斜裙、直筒裙、多块裙、超短裙、西服裙、旗袍裙、大摆裙等种类。冬穿各式长短呢大衣、各式皮、呢裙、毛料服装、各种皮草、羽绒及轻质材料保暖服装等。而且喜爱名牌,追求时尚。儿童着装色彩、式样更多。20世纪80年代后,父母对独生子女更是不惜花费,尽情装扮。20世纪末起,女性夏装趋向“柔、薄、透、露”,面料质地更柔软,喜好透出内衣,穿无袖装、露脐衫、露背装等。穿着实现由过去一农多季到一季多衣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