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江岸区出生或生活工作过的历史名人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3/12/08 - 22:24

冈幸七郎

冈幸七郎(1868—1927),日本长崎县人,生于平户。1896年来华。研究华中地区情况甚详,曾任宗方小太郎主办的《汉报》主笔。1907年在日租界大仓洋行创办《汉口日报》(日文),任社长20余年,写下不少鼓吹亲日思想文章。冈氏在汉口居住30年之久,号称实业家,曾任汉口日本居留民会会长10余年。与中国乡绅及亲日分子有广泛联系,为日本军部窃取情报,是典型日本浪人。1912年11月9日,日军舰到汉,冈幸七郎时任日租界守备队军需官,与日本总领事芳泽谦吉前往迎接。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期逃回日本,不久病死。

胡钧

胡钧(1869—1944),又名维绪,字千之、樨仲,号赞廷,湖北沔阳人。1902年壬寅科举人。后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大学法科,毕业后返国并任职。1923年任北京政府外交部湖北特派交涉员。1925年汉口“六一一”惨案发生后,胡奉命多次向英领事提出抗议,驳其不实之词。7月11日,武汉各界开“汉案周月追悼会”,向惨案中死难的同胞致祭,宣布实行对英经济绝交,不购买英货,此情况下,英领事同意举行谈判。7月底,胡与英国驻汉总领事先后三次谈判,英领事对中方所提条件托词拒绝。8月7日、11日和19日,湖北军警当局与汉口英租界军警当局就英租界岗位设置、英国驻军、义勇队等问题经激烈谈判达成一定共识。8月17、23日、9月26日和10月3日,胡与英国领事就汉案又先后“续议”4次,双方就撤退军舰、中国军警保护英租界办法、赔偿及英租界不得无理侮辱华人、华人应注意毋违租界警章等问题达成协议。10月20日,胡钧与英领事柏达分别在汉案协定上签字,汉案交涉始告结束。

巴提耶夫

巴提耶夫(?—?),俄国人。俄顺丰茶厂创办人。1861年,在汉口开设顺丰洋行,经营茶叶。同治二年(1863年),在羊楼洞开设顺丰砖茶厂。1873—1874年间,将顺丰砖茶厂迁至汉口俄租界。砖茶厂内设发电厂,采用新式蒸汽机压制砖茶。每年从羊楼洞等处贱价收购大量茶叶,制成不同规格的砖茶。年产砖茶15万篓(每篓1.5担),工厂雇工800人~900余人,产品畅销俄国。19世纪90年代,顺丰砖茶厂与阜昌、新泰等砖茶厂一度操纵汉口茶市,赚取大量利润。1917年,顺丰砖茶厂关闭,巴提耶夫返回苏俄。

伊望诺夫

伊望诺夫(?—?),俄国人。1869年任俄国驻汉副领事。1885年将俄茶商彼特·波特金建成的东正教堂改建为正式教堂,俄国驻北京东正教派修士大祭尼可莱乙·阿多拉次乞乙来汉主持献堂仪式,将教堂命名为阿列克桑德聂夫堂,为俄国东正教在汉口唯一的教堂。

巴诺夫

巴诺夫(?—?),俄国沙皇亲戚、贵族。1869年到汉口。随后任俄商新泰洋行大班。1874年,伙同莫尔强诺夫(1880、1883、1885—1889年任英租界工部局董事)、彼恰特诺夫、拉萨丁(1896年任俄租界工部局首任总董,1905—1909年任英租界工部局董事)等人在英租界洞庭街南京路段(今湖北省茶叶公司)开办阜昌洋行,任联合经理。同年又开办阜昌茶厂并任联合经理。1896年被推选为俄租界市政会议(董事会)常务董事。1902年前任俄国驻汉口领事。在俄租界未开辟前,巴诺夫即购买时属荒地的西商跑马场。1910年,他及兄弟在旧跑马地建造了一座公寓大楼,俗称“巴公房子”。此外,还在旧俄租界建造豪华私人住宅。

米勒

米勒(?—?),英国人。1901年任职汉口英租界工部局,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买办刘歆生达成协议,用租界运出的煤渣、垃圾将刘所拥有的今江汉路、扬子街一带(时为水塘、荒坟)填平,然后将其中一部分土地纳入租界范围,由英国租界工部局修筑马路,一条为歆生路,一条为扬子街。经过越界筑路,使英租界面积扩大三分之一。

杜百里

杜百里(?—?),英国人。20世纪初任汉口怡和洋行大班20年之久,有“汉口王”之称。1915—1918年任汉口英国商会副会长。1916—1922年任汉口英租界工部局董事。1919年,在俄租界今兰陵路和黎黄陂路之间购地1000多平方米,命名怡和村。1923至1925年3月,任汉口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总董。1927年3月15日,被英国驻汉总领事任命为外交部汉口第三特别区市政管理局董事会英方董事。1932、1934、1935、1937和1938年,被选为特三区市政管理局董事会董事。为英国波罗馆、西商赛马体育会等董事会董事长或董事。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前夕,任外交部汉口第三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1939年5月,任法国驻汉领事馆日本科事务顾问。1940年回国,1946年重又回汉口,因业务难振,1947年离汉。

葛福

葛福(1870—1939)。又译葛费、戈夫、赫佰特。英国人。先后于1911—1912年、1920—1927年任英驻汉口总领事。武昌首义爆发后,对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持中立态度。又以中立人身份调停南北议和。1926年9—10月间,北伐军进入武汉,葛福以保护英国侨民为名,命令海军陆战队沿英租界摆出临战姿态,同时关闭英国在汉两座工厂,使3000多工人失业。12月25日,葛福联合驻汉领事团向武汉国民政府递交抗议书,限令当局立即阻止租界华人仆役罢工。1927年“一·三”惨案当晚,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召见葛福及驻汉英国舰队司令,就“一·三”惨案提出强烈抗议,葛福却污蔑国民政府为“不文明政府”,要求国民政府为在汉英国人的生命财产提供保护。在国民政府“铁腕外交”和市民的强大压力下,葛福被迫于1月4日下令英国水兵和侨民撤到英舰上。5日,英租界巡捕及公务人员也避入英舰。

敖康夫

敖康夫(?—?),又译鄂斯托洛斐克。俄国人。1903年任俄国驻汉领事。1909—1914年任俄国驻汉总领事。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与各国驻汉领事于18日发出中立布告。湖北军政府除复文表示谢意外,又照会各国领事,禁止洋商贩卖军用品接济清军,并附战时禁制品清单。20日,敖康夫以领事名义作答湖北军政府。11月7—22日,多次参与接洽袁世凯的代表与武昌湖北军政府和谈之事,均未达成协议。

吴德施

吴德施(1870—1945),中文名鲁兹。美国人。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文学院和剑桥神学院。1896年11月由美国圣公会差会派遣来中国,1899年由圣约翰堂堂牧改任汉口圣保罗堂堂牧。1904年11月,任湘鄂皖赣教区主教。此后,一直在汉从事宗教活动。1906年底至1907年初,吴德施曾出面营救日知会刘静庵等9人。

辛亥阳夏战争爆发后,责成文华中学校长余日章等组织红十字会,在汉口圣保罗教堂建立临时伤兵医院,自任汉口救灾执行委员会主席,为起义军民及战区灾民服务。1912年任鄂湘教区主教、传道部会正,直至1937年10月。1913年,被选为中国基督教续办委员会委办长。1922年后兼任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执行干事。1926—1931年兼任中华圣公会主教院主席。在他的努力下,中华圣公会始获得“独立一支”的资格出席世界圣公宗会议。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昌,他指示社会服务部组织人力、财力,从事城区卫生及难民救济工作。“四一二”事变后,周恩来由上海潜来汉口,曾居其家。“七一五”事变时,设法助周潜离汉口至南昌。1933年,在西方传教士对共产党大都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于2月号的《传教精神》(美国教会刊物)上撰文赞扬中国共产党。…

分类标签: 人物, 开封市, 湖北,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