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境内会馆和公所为了敬神、宴宾、喜庆、娱乐,大多设有戏台,如山陕会馆(亦称关帝庙)有7座戏台,汉戏戏班多在会馆、公所演出。剧目有《活捉张三》、《金台别》、《二度梅》、《祭江》、《祭塔》、《探密》等。境内第一家戏院是民国十年(1921年)开设在循礼坊街后的正裕戏院。民国十二年,位于长堤街观音阁(现红燕巷处)的德明戏院开业,主要演出楚剧。戏院上有楼座,下边有边座,场内小巧紧凑,设有布景和五彩灯光,逢年过节演出《白蛇传》、《天仙配》等剧目。楚剧名演员黄楚才青年时经常在此演出(此园旧址现改为菜市场)。民国十三年移园游戏场在武圣路操场角(今武胜路处)开设。民国十七年新新游艺场(武汉市财经专科学校)在大水街开设,20世纪30年代常在此演出楚剧。民国二十三年三兴舞台在宝善堂开设,此园设施简陋,抬头可见屋瓦,汉剧大师吴天保曾在此演出。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时期,境内仅有永乐、长乐两家戏院。抗战胜利后,开有3家。武汉解放前夕,境内共有戏院10家。
武汉解放后,部分过于简陋的戏院陆续关闭,博泉戏院、长乐戏院、新世界戏院分别更名为新建剧院、友联戏院,民族戏院。1951年,和平剧场开业。1952年,新新游艺场、三兴舞台被学校占用。1955年,友联戏院停业。1962年,民族戏院停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平剧场经常有戏剧演出,热闹非凡。“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戏剧被当作“封”资“修”进行批判,除8个样板戏外,其他剧目被禁演。70年代后期,半导体收音机和有线广播普及,市民不入戏院,也可收听戏曲节目。80年代后期电视机普及,市民在家中可收看到各种文艺节目,至此除和平剧场所外,区境剧场全部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