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地形地貌
1. 地形特征。武昌地区经燕山运动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初具地貌雏形,后经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和晚近期大自然的雕塑,形成平原上残丘突露的景观。区境地形特征大致中部高,南北逐渐降低,西向长江而东向湖区缓斜。以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波状起伏地形为主。中部由两列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残丘孤山构成。北列为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南列为蛇山、洪山、珞珈山。另有花园山、胭脂山、梅亭山、肖山、双峰山(又名白鹤山,今长春观处)等镶嵌在蛇山山脉的前后,构成武昌城区地形的骨架。其南北多丘陵及湖沼地、地势逐渐降低,属于残丘性的河湖冲积平原。境内最高点为珞珈山,海拔118.5米;最低点为原南湖机场,海拔20—60米。
2. 地形类别。武昌地貌按其成因类型,可分为剥蚀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垄岗平原与冲积平原三类地貌形态。
(1)剥蚀低山丘陵。分布于境内中部和东部。山体呈近东西向串珠状分布,由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地层组成,局部零星可见侵入岩和喷出岩体。中列丘陵多为泥盆、志留系砂岩、砂页岩和石灰岩山体。岭背挺拔起伏,呈东西走向,横贯区内。主要山丘有蛇山、洪山、珞珈山、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花园山、胭脂山、梅亭山、肖山、双峰山等。诸山之中,尤以蛇山、洪山、珞珈山驰名于世。
蛇山:位于武昌区中心,东起长春观后的双峰山,西止长江岸,海拔高度为85.1米。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以前面积约70公顷,长江大桥建设后为34公顷。曾有江夏山、黄鹄山、黄鹤山、紫竹岭、石城山、高观(冠)山、长春山、金华山、灵山等名称。因山形逶迤犹如伏蛇,故俗称蛇山。蛇山之名原记于清初《方舆纪胜》一书中,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名为蛇山,山系7峰绵亘相连,自西向东次第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
洪山:又名大洪山、东山、象山。位于武昌武珞路北,东西走向,距大东门2千米,东西长1.7千米,南北宽约0.6千米,最高海拔115.3米,投影面积约1平方千米。分为大、小洪山,总面积120余公顷。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改名洪山,沿用至今。
珞珈山:原名落驾山(逻迦山或罗家山),相传春秋战国时,楚王曾驻此“落驾”,因而得名。位于武昌武珞路以北,东湖之西南,距大东门约4千米。山体东西走向,由两峰组成,最高峰海拔118.5米,投影面积约200公顷,1928年武汉大学建校时改名珞珈山,沿用至今。
花园山:原名崇府山,又称崇福山。位于武昌旧城区的东北部,地处今粮道街(办事处)境内。西麓临近得胜桥街中段的安全巷,西北有凤凰山,东北有螃蟹岬作为屏障,南与胭脂山和蛇山相望。由西向东全长约900米,最高点海拔为45.8米,投影面积约9万平方米。
胭脂山:因山脊皆石,色赤如胭脂而得名,又名鞭指山。位于蛇山之北,西起横街,东到棋盘街,南临民主路,北向粮道街,与花园山相望。东西走向,全长约1.06千米。东部山体稍高,最高点海拔为49.7米,投影面积8万平方米。
(2)剥蚀一堆积垄岗平原。主要分布于剥蚀低山丘陵区两侧。其中有高垄岗倾斜平原,海拔60—90米,组成长江四级阶地。经长期地表流水剥蚀,形成垄岗与坳沟起伏相间的地貌形态,相对高差5—15米;低垄岗倾斜平原,海拔25—40米,为长江三级阶地,呈垄岗与坳沟状起伏地形,相对高差2—10米。
(3)冲积平原。分布于西部,为长江一级阶地,由全新统亚黏土、亚砂土、粉砂、砂砾石组成。阶面高程20—22米,高出江面以上,微向江心倾斜,阶面上河渠纵横,与三级阶地接触处分布有很多河流壅塞的残留湖,沉积有很多湖积淤泥质,部分湖泊沼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