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机(生卒年不详)安徽徽州人。武汉老字号“叶开泰”国药店创始人。店址位于境内大夹街。叶受家传影响,深谙医学术理,懂脉络,善针灸。明崇祯十年(1637年),叶氏一家迁来汉口行医,时值湖南岳州(今岳阳)一带瘟疫流行,他自告奋勇前去救治病人,因医术精湛,功绩显著,深得驻军简亲王赏识,并给予赞助。返汉后于同年十月在汉口大码头鲍家巷口觅一青砖瓦屋,设“叶开泰”药室。清康乾盛世时,其后人积极扩充业务,改药室为药店。并吸取叶氏先人的传统经验,不断改进成药配方,创制出系列名贵成药,为民众所称道。清咸丰、同治年间,“叶开泰”药店已扬名海内。
汪玉霞(?—1741年)女,原名蔡玉霞,“汪玉霞”老字号创始人。原是安徽休宁汪士良家中丫头,被汪士良收为妾,随夫姓,改为汪玉霞。清乾隆四年(1739年),她在汉正街灯笼巷开设一小店,并以自己的名字作为招牌,资本约100两银子,店内设施简陋,柜台用泥土砌筑。初期只卖安徽茶叶,生意逐渐兴旺,又卖些甜食品,渐有名气,后专门生产糕点。乾隆六年,汪玉霞去世。汪士良因自己开设的恒升布店业务繁忙,遂将“汪玉霞”品牌顶给山东人戴某经营,订立合约10年。乾隆十一年,汪士良的长孙汪国柱将其赎回,自己经营。从此,“汪玉霞”成为汪家世代相传的糕点品牌。直到建国后公私合营时,“汪玉霞”已传承9代人。
刘木堂(?—1888年)刘开榜(1892—1944年)刘木堂,湖北汉阳人。“老大兴园”酒楼创办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汉正街升基巷创办大兴园餐馆,因无子女,遂带吴云山、吴宝成两徒弟操持店面,仅卖熟食饭菜。光绪十四年(1888年),刘木堂病逝,其徒吴云山继承老店,吴宝成在其下首另办“新大兴园”餐馆。为显示自身的老牌正宗,吴云山将老店改名“老大兴园”,并邀请夏口县知事题写店名,制成“老大兴园”金字招牌悬挂。同时聘请鄂菜师傅掌厨,逐步形成特色、生意蒸蒸日上。刘开榜,湖北汉阳人。幼家贫,来汉口进餐馆当学徒。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起,先后在汉口武鸣园酒楼、德华酒楼掌勺,善烹制鮰鱼,挂“鮰鱼大王”牌匾。民国二十五年,汉口老大兴园酒楼以月薪50块银元聘他掌厨,主理高档鮰鱼菜肴和高档宴席。老大兴园酒楼以精制“鮰鱼大王”广告牌招徕顾客,刘开榜因此名扬三镇。他拿手名菜“红烧鮰鱼”,制作精湛。选1~2千克活鱼1尾,以“高汤”(经过过滤的清鸡汤)配齐佐料,一气烧成,火候独到,味鲜醇厚,质嫩如脂。民国三十三年,美军飞机轰炸驻汉日军,老大兴园酒楼被毁,他不幸被炸身亡。后人称其为老大兴园第一代“鮰鱼大王”。其后,其真传弟子曹雨亭秉承师艺,执勺主理“老大兴园”,成为第二代鮰鱼大王。
苏文受(?—1890年)湖南长沙人。老字号“苏恒泰”伞厂创始人。少年时学做纸伞。清同治元年(1862年),流浪汉口谋生,定居关帝庙附近(今硚口区全新巷)。初在集家嘴、沙河街一带修伞,后有少量积蓄便自购材料、租赁房屋办成作坊,自产自销,命名“苏恒泰”。根据修伞时积累的经验,他发现湖北蒲圻、潜江、黄陂、汉阳等地所产纸伞,在制作工艺上较粗糙,便参照湘伞的特点稍加改进:采用较粗的竹竿制伞骨,以3层郧县的皮纸糊伞衣,再涂3道桐柿油,伞衣纱边还增两围发绳。改进后的纸伞防雨性能好,坚固耐用,购者日增,供不应求。清同治三年,他改租关帝庙魁斗巷口门面,设立苏恒泰伞店,雇工制伞出售。至同治九年,工人增至16人,月产纸伞600把,均销售一空。在经营中,他重视产品质量,特别注意进料环节,如伞骨采用湖南茶陵、益阳的冬竹,伞衣采用郧县的皮纸以及常德的桐油、湖北罗田的柿油,且均派专人直接采购。在制作工艺上采用流水作业,改计时工资为集体计件工资,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光绪十六年(1890年),苏病故。其经营的苏恒泰纸伞,在辛亥革命前已和叶开泰中成药、老九如梳篦、牛同兴剪子一起成为当时汉口四大名优产品之一。
师维善(生卒年不详)英国人。英国医学士。基督教传教士。受英国基督教危斯理会(WesleyanMission,后中译名循道会)派遣,清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十七日,以传教医生身份抵达汉口,为华中地区第一个传教医生。随后在汉开办诊所“普爱医院”,对民众施治。以后,普爱医院成为湖北各地区循道会所办医院之通称,免费为病人诊治,故就诊者甚众。仅同治六年七月一日至次年六月三十日(其间因患病停诊3个月)间,就有门诊男性4295人次、女性2270人次,住院男性84人、女性12人之多。同治六年,用中文编写医书《保免拦除》,谈的是疾病防治方法;还用英文出版《中国药材与博物学的知识》一书,介绍了600余种中国药物与合成药物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并将药名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列出。此外,还以木刻八开本出版了同治五年至六年、同治八年的《医院录要》,首次将西方医术介绍到武汉。同治九年回国。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督鄂17年,以办实业、兴学堂、练新军驰名。曾主持修筑汉口后湖大堤,全长16.5千米,其中1/3堤位于硚口境内。此堤的修成,既保护了堤内市区和京汉铁路免遭洪水危害,且涸出农田10余万亩,为汉口市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后湖大堤又称为“张公堤”。他在硚口兴办贫民工厂,并提倡民办工业,光绪二十四年,鼓励和资助开办汉镇既济水电公司。光绪二十五年,硚口宗关水厂建成,自此汉口始有自来水。他还改造了汉口城区排水管道,使环境卫生得以改善。著有《劝学篇》、《书目答问》、《广雅堂集》等,后人辑有《张文襄公全集》。宣统元年(1909年)病逝。
昌智仁(1876—1909年)武汉著名小吃“面窝”的发明人。清光绪年间,他在汉正街集家嘴一带卖烧饼,生意不好。为养家糊口,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在油锅里炸,很快就炸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成为一个新的早点品种,称其为“面窝”。面窝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口感较好,很快就赢得市民喜爱,并流传至今百余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2—1912年)英国人,原名杨约翰,又名杨笃信。牧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月,与威尔逊牧师一同到汉口,在汉正街金庭公店租屋建立基督教堂。同治五年(1866年)在汉口居仁巷创办武汉地区第二所西医院——仁济医院。同治九年休假返英,讲述在华15年布道情况,鼓励传教士来华布道。次年返汉,向老河口、宜昌以及四川西北地区扩展传教基地。光绪二年(1876年),在汉口创办圣经会、英汉书馆,自任会长,专门编印布道单张和小册子,供外出传教散发,以补外国传教士运用汉语不便之弱点(据光绪二十五年统计,全国基督教所用的街头布道文字材料80%以上为该会印刷)。光绪八年以后,他在汉口扩大仁济医院、在黄陂开办仁济医院、皂市修建仁济医院,在应山、黄陂、汉阳蔡甸、京山及荆州等县镇增建教堂。光绪三十年创办英文《楚报》,开外国传教士在汉口外文办报之先河。光绪三十一年,在汉举行来华传道50周年纪念。民国元年(1912年)病逝于故乡威尔士。
密昌墀(1852—1919年)字丹阶,号孑公,湖北汉阳(今属东西湖区)人。幼年家贫苦读,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举进士,任山西徐沟知县。勤于民事,常轻骑简从下乡察访,因而有“密青天”之誉。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下令拆除汉口城垣,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硚口至江汉路一段),并将地基变价出售,用来赎买“比国租界”地皮。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他不畏权势,肩负绅商重托,先后向张上了“两禀一书”表示反对,使张收回成命,另行筹款交付比利时,并将修筑后城马路事改为官商合办。随后,又赞助夏口厅同知冯篔,利用拆城旧砖,将堤街(今长堤街)外大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前硚口区文化馆址,今为普通民房),并亲自主持校务,成为硚口地区公办教育的创始人。宣统元年(1909年),他曾参与筹建夏口厅劝学所。同年,任湖广咨议局议员。清政府与英、法等国银行团草签借款合同,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送给外人,武汉各界群起反对。他与刘心源、张伯烈作为湖北商办铁路协会代表进京请愿。几经周折,使借款草约未能批准生效。两路收归国有后,由官商合办,密不占一席,也不荐一人。民国成立后,他囿于传统观念,不肯剪辫而在头顶挽一高髻,佯狂自恣,自号魋结老道,人称“密疯子”。民国六年(1917年),应聘为《夏口县志》审稿,不及看到该书印成,即于民国八年十月病逝于汉口。他长于诗文,底稿多随手散佚,传世仅有文2篇、诗89首,宦诲之将其置于所编的《汉上消闲集》卷首;上张之洞的两禀一书,则被收入《夏口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