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起名文化,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2/12/12 - 12:44

  行走江湖,有个响亮的名字很重要。不过,名字光好听是远远不够的,古人取名字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一起来看看古人取名字背后的学问。

 

  冠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相较于今天的“姓、名”而言,古时有“姓、氏、名、字、号”,构成复杂,内涵也多,对起名时间、起名的人、起名涵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礼记》说:“幼名,冠字”,人一出生,家族就对他有个称呼。从《说文解字》对“名”字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名”的起源:“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在上古时期,白天人们能通过形体、面貌来相互识别,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相互知晓。所以,早期人们的“名”大多都很简单直白。

 

  至于“冠字”,具体来说是“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即在行成人礼时加“字”,此时人就有了“名字”。对女子来说,结笄、取“字”都是成年的标志,有了“字”,女孩就算成年可嫁人了,所以古时女孩待嫁也叫作“待字闺中”。

 

  古人既然有了名,为何还要再取个“字”?

 

  唐代孔颖达在为“幼名,冠字”作注时曾说:“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原来,古时取名的任务通常由父亲或长辈来完成,一个人成年后,就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由长辈所起、多年来为长辈所用的名就不能随意被平辈或晚辈呼来唤去,必须要提供一个可供他们使用的新“名”——“字”。

 

  《秦记》云:“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卑者所以称己。”就是说,古时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如果违反便是不敬,所谓“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也。因此,古人平辈互称,晚辈、后人对长辈、前人多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名成乎礼,字依乎名

 

  古人取名字只要好听就行了么?那可错了,他们取名取字相当慎重,其中可蕴含着大学问。

 

  “名成乎礼,字依乎名”(《秦记》),取名时,命意要合于礼,后来取字,要从名的命意上生发、扩展开去,“字”与“名”互为表里,在命意上讲究关联,力求做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白虎通义·姓名》)。此外,“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家训》),名字通常还寄托了一个人的志向、理想、美德等,折射出取名长辈对后代的美好期冀,可谓是“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

 

  名、字意义的关联,古人归纳出“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并提出了观察它们的六种方法——“六例”,即通作、辨讹、合声、转语、发声、并称。

 

  同训,即“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但意义可能有扩展。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才叫“飞”。

 

  对文,即“名”与“字”含义相左或相反,二者互相对立,各从反面作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字子长,迁是“变迁”之意,长则取“长远”之意;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乃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连类,是指“名”与“字”含义由此及彼,二者意蕴递进,生发出“更进一步”的内涵。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翼可以联想到天空飘动的白云;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知命”故能够“居易”。

 

  指实,指“名”与“字”虚实相生,动静配合。如齐公子固,字子城,由城墙的实物而产生坚固的印象,是虚实相生;又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耕地用牛,动静配合。

 

  辨物,即“名”与“字”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或是类概念与具体概念的关系,如孟轲,字子舆,古时轲为接轴车,舆为车厢;春秋卫国大夫蘧瑗,字伯玉,瑗是玉器的一种,等等。

 

 

白玉瑗

 

  古人取名字时语义上的精细程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文化素养。  

 

  名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名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翻开《汉书》,就算只看目录上的人名,汉代那种雄浑阔大的气派、蓬勃向上的精神扑面而来。这些名字里,既有表现对国家的积极态度,如韩安国、于定国、赵广汉等;也有反映豪迈气概的,如黄霸、扬雄、班超等;还有反映尚武精神和气概的,如苏武、夏侯胜等。在汉代这个富有进取精神的时代,人们的目光很少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努力建功立业,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发展自我,这在一部分人的名字中毫不掩饰地张扬出来。这样阔大的气象,表现的是充满自信的精神,确实是汉代独具的。  

 

  而我们看唐人诗文,会发现那时候在文字酬答中特别喜欢以人的排行做名,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行第称呼,如李白称李十二,杜甫称杜二,白居易称白二十二,元稹称元九,等等。称呼行第的数字,大者有至五十的,因为唐人计算行第大多是按祖父或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所以能达到五十那样大的数目。互称排行,是宗族间的长幼之序,反映出宗族间对同辈人兄友弟恭的要求,起始于儒家的孝悌思想。此外,诗人之间互称行第,使人有“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感,成为豁达舒放社会气氛的象征。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相比之下,宋代名字则颇显“老气”,“叟”“老”“翁”等字常常出现在人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有学者认为,这种命名风气是因为社会优礼老人,所以很多人便希望通过名字让自己“变老”,这种表示成熟、抒发自尊的心理,影响了当时的命名习惯。

 

  自《百家姓》以来,中国姓名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姓名虽然只是代表某个人的一种符号,却折射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名字里能读懂一个时代。你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7-03-31 10:54 

分类标签: 文化, 起名,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