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祥符调俗名"讴戏"、"梆戏"、"土梆戏"、"高调"、"调",是流行于开封地域一带以地域区别来划分的豫剧声腔艺术流派,是发生在河南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豫剧流派。
1008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附郭都城在开封府下设祥符县,故开封又称祥符,一直沿袭至清代。以开封地名命名的这种"调"就叫"祥符调",后统一定名为豫剧。
祥符调的解释和源流说法不一:一说祥符调是河南豫剧之母,是在开封一带流行的"中原弦索"基础上,广泛吸收开封民间说唱艺术及其他戏曲艺术成果逐渐形成的最早的豫剧;一说祥符调是豫剧唱腔音乐风格流派代表之一,唱腔音乐的显著特点是乐谱显示的"上五音";也有说祥符调是开封豫剧的代名词等。
明代开封的周宪王朱有燉,著有《诚斋乐府》一书,收录杂剧31种,在明代的剧作家中,流传下来剧作最多。当时,开封艺人云集,被称为"中原弦索",到明末开封尚有梨园七十八班,小吹打二三十班,清唱遍及全城。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早在清乾隆初年,"土梆戏"就在开封一带演唱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也称为"梆罗卷"。有专家说这种"土梆戏"就是祥符调的始祖,也是目前公认的河南豫剧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乾隆年间,祥符调分为蒋、许两门,豫剧的演员大多是由许门科班和蒋门科班培养出来。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的著名祥符调艺人蒋扎子,培养了大批祥符调演员。后来,河南省的梨园行共同筹资,在蒋门科班旧址上,建起一座"明皇宫",俗称"老郎庙"、"庄王庙",成为河南省戏曲艺人朝拜的圣殿。现存在开封市博物馆的《重修明皇宫记》碑,记述了70多个戏班和大量艺人捐钱修庙的盛况。许门在封丘县曹岗乡清河集办班,封丘县在明代洪武年间属于河南布政司开封府,当时的开封府辖阳武、原武、延津、封丘4个县,后来的豫剧祥符调演员也多出自"许门"。
祥符调演出团体最早叫班社。开封最有名的班社是义成班、公议班和天兴班等。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记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天兴班原是封丘的科班,清末民初到开封演出。辛亥革命前后,祥符调更多地进入开封市内的茶社演出。
祥符调从发展到鼎盛是以一批女演员走上舞台为标志的。20世纪20~30年代,开封大相国寺附近百米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豫剧"五大名旦"中,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都是在开封师从祥符调艺人,由此踏上成就大师之路的。与"五大名旦"齐名的桑振君,出生在开封县,其唱腔以祥符调为渊源。
把祥符调推向高峰的是樊萃庭和陈素真。1934年开始,樊萃庭和陈素真合作,创作出一大批被称为"樊戏"的经典剧目,并对豫剧的舞台、唱腔、化装、表演、音乐等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使豫剧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奠定了豫剧成为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的基础。1938年6月,开封被日军占领,大批祥符调演员被迫逃亡离开开封。
祥符调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的豫剧流派以及戏曲艺术相互借鉴、融合,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有陈素真、阎立品、马金凤、桑振君、王秀兰、宋桂铃、关灵凤、王敬先、王素君、高兴旺、唐喜成、吴碧波、谢顺明、陈慧秋、单绍莲、王少兰等老一代祥符调演员以及孙映雪、苏芝兰、李扬、李良奎、朱巧云、薛小宝、李瑞等新一代祥符调演员活跃在舞台上,演出了《王金豆借粮》、《打焦赞》、《推磨》、《梨花归唐》、《窦娥冤》、《三上轿》、《包公误》、《包青天》、《穆桂英下山》、《抬花轿》、《穆杨会》、《刘公案》、《焦裕禄》、《红娘子》、《孟丽君》等一大批影响省内外的优秀剧目,其中《梨花归唐》(改名《樊梨花》)、《包公误》、《包青天》被摄制成电影。豫剧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豫剧祥符调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以唱功见长,唱腔激扬高亢,表演风格朴实。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开封豫剧院《佘太君挂帅》剧照开封地方文化全书·文学艺术255后以板胡取而代之二弦。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豫剧的角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2006年5月,豫剧作为传统戏剧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7月,关灵凤(豫剧"祥符调")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