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召开。我国申报项目“二十四节气”在本届常会上接受评审,并且成功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
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与嵩山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申报过程中,登封文化部门和相关专家做了不少的努力,同时,说到二十四节气,更与我们嵩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中国农历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太阴历,也不是太阳历,而是阴阳合历,其中,年和月的确定,是人们通过夜观星象确定的。首先是月份,人们把月亮的一个盈亏周期确定为一个月;其次是年,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天象,发现这些星象是会移动的,且它们的移动是有规律的,循环往复的。比如北斗七星中,除了北极星在人们眼中基本不动外,其他的六颗都是以北极星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十二个月后,它们又旋转到最初的位置,如此周而复始,人们就把“斗转星移”的一个周期确定为一年。
可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通过夜观天象的方式确定的年月和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偏差,作为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这直接影响着耕种收藏的安排。怎么办呢?聪明的先民们在实践中发现,生产生活与太阳的变化关系更大,于是就促成了以太阳运行规律纪年的方式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
人们通过对太阳运行的观察,发现人或者树木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长短的变化,影子变长的时候天气会越来越热,影子变短的时候,天气会越来越冷。所种的庄稼也因天气的热冷而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耕种与收获。
那么,在周而复始的变化的中,怎么知道哪一天影子到了最长的时候,哪一天影子又到了最短呢?聪明的人们为了精确地找到影子最长和最短的那一天,就发明了测量日影的工具--圭表。然后通过圭表把影子最长的那一天称为“长至”或“日长至”,即现在的“夏至”;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短至”或“日长至”,即现在的“冬至”。这也就是二十节气最早的两个节气,如此,这两个节气把一年截成了两个时间段,若再进行平分,就出现了春分和秋分,如此依次平分下去,就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具体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形成过程,据史载,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淮南子》一书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记载已与现在完全相同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用现代科学解释,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从历法讲,属太阳历法,而我们传统年、月的确定,是通过月亮和其他星象的变化而确定的,属太阴历法。它们两者的结合,不仅解决了人们的记时问题,更使人们准确地把握了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从而指导农耕生产。
二、二十节气与嵩山的关系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最早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天地之中的嵩山,无疑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
一是嵩山观星台景区内的“周公测景台”,是现存最古老的“圭表”,而“圭表”正是确定二十四节气具体时间的主要测量工具。这证明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测量工具--圭表,是由嵩山地区人们探索发明的。
二是“周公测景台”之所以会存在于嵩山地区,不仅仅是由于周公姬旦为了周朝迁都而寻找天地之中,同时也由于嵩山地区的人们应是最早使用圭表确定二十四节气的。由于根据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所反映的气候、物候特征,都能与嵩山地区一一对应。比如《淮南子》中有关于“冬至”与“夏至”的物候描述:“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这完全与我们嵩山地区的景象一模一样。
三是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也只有在“天地之中”的嵩山地区确定,才能很好地指导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由于它一直处在全国地域的相对中心位置,试想,如果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按照黑龙江或者海南岛确定,它的作用肯定将大打折扣。
三、嵩山地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民俗
二十四节气从由来到今天,嵩山地区的人们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农谚和民俗。
先说农谚,主要有:
1、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2、清明追麦子,落把黑叶子;
3、九九杨不落,芒种麦不割;
4、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5、麦到芒种青有面;
6、芒种割麦,夏至种蒜;
7、清明谷子谷雨花,谷子播种到立夏;
8、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
9、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10、吃了夏至面,一天长一线;
11、头伏萝卜末伏芥,中伏里头种白菜;
12、立罢秋,凉嗖嗖;
13、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4、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
15、(寒露)早十天不早,晚十天不晚。
再说说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俗,在嵩山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清明节,又名寒食节,家人要给亡故的亲人先祖上坟,在自家祖先的坟墓上挂纸条,并借此游春赏玩。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单位、各界代表、学校师生都要组织去烈士陵园献花圈、开追悼会,以示纪念。
二是夏至日,家家户户都有吃面条的习俗,并且要尽量吃新收的麦子磨成的面,这样就可以平安过夏。
三是冬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的习俗,嵩山地区都叫饺子为“扁食”,民间有“冬至不吃扁食会冻烂耳朵”的说法。
总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有我们嵩山地区先民的功劳,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不仅直接指导着中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更在影响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申遗成功,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