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俗繁缛,源于荆楚遗风及轮回之说,认为超度亡人,可使死者安宁,庇佑家人,更因亲情所致,“百善孝为先”,因此丧事唯恐礼仪不周、耗费不大。世尚“棺椁必重,衣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乃致“破家而葬,债子以偿”,世人不以为非,反被誉为“大德大孝”。
古人对“厚死伤生”、“祭丰养薄”之陋俗,代有非议。民国以来,曾提倡“薄葬”,然奏效不大,火葬更鲜为市民接受。
建国后,人民政府倡导破除迷信,在城区三令五申力倡火葬,棺木生产行业逐渐萎缩,同时增加殡葬馆所,改进火化设备,提高殡葬服务质量,火葬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丧仪也逐渐简化。60年代后,火葬已成城区定俗。
丧葬习俗之演变,以建国为分水岭,一繁一简,一迷信一科学,迥然不同。旧式丧仪是:
移床、送终 当人弥留之际,移往正厅低床,称为“易箦”。咽气后即为“寿终正寝”,为除去不祥晦气,此时将死者帐幔、盖被和铺垫焚化,家贫者则只烧草垫。另烧“落气纸”,送亡人“上路”,为惧“鬼”流连为“煞”(凶神),也有焚烧备好的纸轿、纸马“送终”的。
若死者不瞑目,家属或劝慰、或许愿、或用手抚闭眼帘。丧户最忌“死不瞑目”。
浴尸、整容 浴尸无须尸体入水,只是象征性的拭抹尸体,故又称“擦汗”。要求前三把、后四把,七次“来复”以求“来生”。通常是子浴父尸,媳浴婆尸。或请专办丧事的“妈妈”代劳,故《汉口竹枝词》有“赚钱容易是妈妈,庆吊场中总有她”之句。
浴毕由“妈妈”为死者梳发整容,剪指甲,施脂粉,边整容边颂赞死者德行恩典,福寿全归。
小殓、大殓 古丧礼“死三日而后殓”,一则依依不舍,盼死者复生,二则候亲人奔丧,三则慎择吉日吉地出殡安葬。
入棺前之整容、穿衣,均属“小殓”,入棺为“大殓”。穿衣数宜单忌双,少则三五件,多则11件、13件。忌用缎子(恐断子嗣)、裘皮(恐来世变牲畜),忌短袖(恐子孙伸手讨饭),喜用绸子(与“稠子”谐声)。清代,民间仍沿用明代袒领、大袖、结带的长袍式样裁制寿衣,以示“生降死不降”,官亦不禁,因此明代长袍仍为后世寿衣蓝本。
着衣前,先以丝帛裹尸,以饭塞口中,然后以帛或黄表纸蒙面,《风俗通义》谓“吴王夫差羞见伍子胥,以帛蒙面死”,楚俗仿之。
小殓前,亲眷号啕大哭。殓毕,忌再哭,恐死者闻声迷路,又恐泪水沾尸,惊动亡灵。死者头后或脚前需点“引魂灯”,照亮冥路,使魂顺利西去。又摆供案,放素食1碗,免死者做“饿鬼”。丧户还着人日夜守灵,最忌猫狗近尸,俗谓猫狗可使僵尸站立行走,“抱人人死,抱树树亡”,俗谓“炸尸”。
棺材亦称“寿木”,富户常预作准备,购上佳木材、雇能工巧匠制作,并反复上漆。选材以楠木最佳,次为梓柏。俗谓柏木易遭雷击,则加入杉木。忌用松柳,谓松树断后不能再发芽,有“断种”之嫌。柳树不结籽,犯“绝嗣”之忌。
至于穷人,或购4根筒木,每根锯成3片(圆花),共12片,拼成底、盖和两侧4大块,再寻薄板遮住前后方眼,不刨不漆,即行装尸。运至荒郊野外,草草掩埋,或抛棺而去。若连树筒也买不起,只得央求善堂施棺收殓,其中自新善堂施棺最多。
大殓时,忌与死者属相相克者或孕妇近前,如系妇女去世,必须娘家派人到现场。富户大殓,棺底先铺石灰、木炭、黄土、灯草等防潮物,再铺垫褥,褥上多绣“西方接引”字样。又缀铜钱,枚数与死者享年一致,缀的图案如八卦形。抬尸入棺,必须先脚后头,仰面而卧。还给死者左手持一烧饼,右手持一短鞭,谓阴间有“恶狗村”,无此二物则死者过不去。也有人将死者生前喜爱之物件放若干棺内。盖棺前,揭去蒙面物,亲属一一跪拜,并瞻仰遗容。然后将亲友所赠“重被”与丧家所制“子孙被”盖上。至于穷家大殓,一切从简,“殉葬衣冠都草草,棺中只有石灰多”。
棺盖加钉时,有“躲钉”习俗,即将孝子关在门外,焚纸轿纸马,口呼“勿惊,勿惊”,持锤者钉左面时唤死者“靠右”,钉右面时唤死者“靠左”。钉毕,将棺抬放中堂长凳上,悬挂铭旌,正荐魂幡,摆上供饭,大殓即告结束。
报丧、服孝 死者咽气,即燃放爆竹,向邻里报丧,或敲击云板,以4响为1节拍,叫作“丧音”。或在门上贴白纸条,写死者生卒年月日和孝子名号即可。孝子不得带孝逐户报丧,俗有“热孝不入邻宅”之说。邻里闻丧即停止娱乐活动或嘻笑怒骂。孝子到亲戚家报丧,只在门外喊话,候主人开门出来,即叩首泣告丧情。孝子途中遇亲友,也要当街磕头,谚云“孝子头,满街流”。
古代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5个等级,视与死者血缘关系而定。重孝披麻巾、戴孝帕、穿草鞋、执丧杖,其余头顶孝帕、腰束孝巾或袖佩黑纱。民国时期,据《夏口县志》载:“丧礼无详制,丧服无定数。”挂孝时间自定,或3年、或1年、或3月不等。
重丧百日内,孝男不得剃头理发,孝女不得艳妆涂脂,居丧未满“七七”(49天),家不举乐,不串门走访,春节也不出门,只初四才向近亲长辈拜年。丧户春联,3年不用红纸,分别以白、黄、蓝纸代之。清代父母去世,子必守制3年,不应试,不出仕,在职亦须离职守孝,不议婚嫁。民国间,才废除守制旧规。
堂奠、开吊 堂奠讲究“满堂白”,柩旁挂白帏,案椅铺白布,灯烛缠白纸。门前以大白纸书一“罨”字,此俗三镇独有,但起于何时、出自何典则不详。
堂奠礼仪繁简不一,富者扎制灵屋,设丧篷、知宾、帐房,雇吹鼓手,请道士主持法事,或请和尚念经。
开吊先期讣告亲友,至期亲友要送挽联、祭幛、香烛、纸箔。挽联在白绫或白布上书写,祭幛用绸锦,颜色据死者年龄而定,老者送红色,中年送素色。也有赠送钱的,但忌双数。
开吊时,哀乐齐鸣,孝子跪拜稽颡(脑门接地),孝眷依次下跪,宣读祭文,聚哭示哀,来宾也行礼致哀。
随后,丧户为死者立“木主”(俗称祖宗牌),以备祭祀。“主”字上面一点暂空,择期行“点主”仪式,多请亲族善书者或达官贵人为“点主官”。届时刺破孝子手指,点主官以孝子血点上“主”字上的空点。穷人家无力举行点主仪式,则自立自点。
出殡、下葬 出殡前夕,丧户男女要“伴夜”。也有亲友前来“伴亡”。是夜,亲友品茶饮酒、谈笑古今、抹牌赌博无不可,灯烛通明,欢笑达旦;或请“悲乐堂”(协办红白事之专业户)来人,通宵唱孝歌。《汉口竹枝词》中有“悲乐堂来唱孝歌,灵前男女笑呵呵”,即写三镇“闹丧”之陋俗。至今,市俗诅咒喧闹扰人或哭吵烦心,亦有用“哭丧”或“闹丧”一词者。
出殡又称出丧,先行祭灵仪式,孝子净手拈香,涕哭跪拜,礼生宣读送葬来宾名单。礼毕,孝眷在柩旁吃“泡饭”,饭中加糯米、豌豆,食素菜饭。送葬者吃“水饭”,菜8碗均为豆腐、青菜之类。
抬棺旧有“杠房”,为红事、白事抬杠的专业户。请杠夫越多,越显排场。最少为8人,最多为32人。杠夫也有行规,如平起轻放,不嘻笑,不说棺材重(“重”有丧事“重复”之嫌),免犯忌讳。丧户为图吉利,多礼待“白杠师傅”。
起棺前,孝子双膝跪地,头顶“丧盆”,将其摔破。起棺后,踢倒架凳。以整匹白布系杠两端,谓“发引”,前有“灵头幡”引路,棺旁孝眷手牵引布,缓缓前行。或雇“悲乐堂”的“哭婆”代哭,或请僧、道鼓乐随行。沿途放鞭“惊野鬼”,撒纸钱“买路”。亲友送葬多至厝屋或江边即返,名曰“锡光”。达官富绅出殡,常有下属或朋党于途中设供案,张帏幕,此谓“路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