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江岸区出生或生活工作过的历史名人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3/12/08 - 22:24

魏明于1954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汉口黎黄陂路小学副校长、天津路中学中共党支部书记、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江岸区“七二一”工人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湖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武汉市第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身体严重摧残。1977年9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胡必达

胡必达(1933—1992),武汉人。国家一级演员,从事相声演出和创作。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工作,经常参加文艺晚会,业余演出相声。1956年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大赛,演出相声《一分钱,一两米》,获表演一等奖。同年作为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1959年为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演出相声《武汉》。1960年再次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演出相声《说湖北》。1962年入武汉市说唱团,历任武汉市说唱团相声队长、副团长、团长、艺术顾问等职。1963年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为师。曾创作相声剧本40多个,有《劳动号子》等代表作。1963年创作相声《音乐会》,成为武汉市说唱团保留节目。同年还创作相声节目《扬子江边》、《红岩》,在形式上突破相声传统俗套,演出效果好,为京、津曲艺团体选用。1974年《长江日报》发表其新作《劳动号子》,经省市电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75年专调北京参加“五一”游园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表演的相声《比炸弹》,深受观众欢迎。“文化大革命”后创作表演的相声《满园春色关不住》轰动一时,创作的相声《畅想曲》获武汉市文化局二等奖。演出歌颂农村改革的相声《一定要嫁给我》近500场,场场受欢迎。表演相声《过电》,获全国相声比赛表演三等奖。主演过电视剧《老肖别传》、《憋气的足球队》和《点头不摸摇头摸》等作品。

赵恒斌

赵恒斌(1933—2001),曾用名赵仁盛。武汉市江岸区人。1958年12月入党。1944年10月—1951年2月在汉口私营福生百货商店当学徒、店员。1951—1978年在武汉市店员工会文教部、江岸区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岸区团委、区革命委员会干部小组、中共江岸区委组织部工作。1978年9月—1983年12月任中共江岸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83年12月任中共江岸区委副书记。1990年2月—1993年2月任江岸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戴华松

戴华松(1933—2001),武昌县青山镇(今属武汉市青山区)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5月起,历任第四区人民政府一元街办事处民政干事、代理副主任、车站街办事处副主任、中共党总支副书记,中共江岸区福建街总支副书记,中共江岸区劳动公社、岱山公社党委书记,中共武汉市洪山区长丰公社、后湖公社党委书记。1979年12月后,历任洪山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1985年后,历任江岸区副区长、巡视员、江岸区政协副主席。曾先后当选为中共武汉市江岸区第五、六、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岸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江岸区治黄工程副指挥长,荣立武汉市治黄工程三等功。

周永基

周永基(1934—2002),湖北红安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湖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武汉市书法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汉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武汉市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岸区揽云阁商店经理。

其书法特点是:法其自然,传神写情。无论作摩窠大楷,还是行书、草、隶,体现出特有的情愫。累累硕果,佳作甚多。20世纪70年代起,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级和港澳台地区及日本国的书画大展;内地黄河碑林、翰元碑林、周恩来纪念馆、四川张澜纪念馆、武汉、黄州、山西等文史馆都有其作品刻石立碑和收藏;有5件作品分别编入《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宝选》及《中国书画》集;有10幅作品先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散载于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的书作和为报刊、书籍、厅堂馆所及名胜古迹题头题匾甚多,为厂矿、学校、公司题记题招数以千计。

1985年随湖北省书画代表团应邀赴浙江,翌年到澳门。1992年4月率武汉书画代表团访问日本,1994年8月随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代表团赴台开展文化交流。《澳门日报》、合湾《联合报》、日本《大分合同新闻》及内地的《艺术与朝代》、《书法报》、《湖北画报》、《长江日报》及《文化报》等报刊,先后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赞誉周永基书法作品融纳自然,向金石求韵,落笔路数分明,追求古淡含蕴,有寓工于拙之心。《中国现代书法名人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美术年鉴(1990)》等大型辞书中都记录了他的简历。

曾俊珍

曾俊珍(1938—1977),女,武汉市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分配到武汉市第二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72年夏,参加巡回医疗队,到交通团塞、偏远落后的五峰县走村串户为农民治病,在设备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为一患白内障双眼失明的老人施行手术。医疗队奉命撤走时,她主动留下继续治疗和护理老人,直至其康复。1976年10月,参加中国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布里达省杜也哈医院工作,为医院唯一眼科医生,还代行护士责,每日承担近百人次门诊任务,亲自查房、做手术,日工作10多个小时,深夜随时处理急诊。后积劳成疾,常带病工作,仍昼夜出诊。1977年3月,她病情恶化。3月23日,突发急性黄疸性肝萎缩,经中阿医生全力抢救仍未有效控制病情发展。4月10日,治疗无效去世,时年39岁。曾俊珍逝世后安葬在杜也哈医院后山上。

夏雨田

夏雨田(1938—2004),河北涞水人。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不久,加入武汉市说唱团,成为中国具有大学学历从事相声艺术表演和创作之第一人。历任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市政协常委、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说唱团艺术中心理事、武汉市说唱团团长等职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特等劳动模范、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系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湖北省专家津贴,湖北省管优秀专家,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夏雨田文艺作品创作数量多,质量佳,作品总数达300万字以上。著有作品集《无限青春》、《花花世界》、《多多关照》、《夏雨田作品选》等。其中,曲艺作品为强项,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其相声作品《女队长》入选法国第七大学中文教学教材,《花花世界》、《农老九翻身记》、《难忘的一课》等人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全国许多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均演出过夏的作品。1993年,小品《越洋电话》、相声《说和道顺》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系列演出。同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文化局联合举办“夏雨田作品研讨会”,全国各地3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发表文章,对夏雨田的创作给予极高评价。1994年,武汉出版社编辑出版《夏雨田作品评价集》。

夏雨田在其创作生涯中,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以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使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其作品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的达50多件,其中,一等奖占50%,被文艺界誉为中国“新相声的带路人”、“新相声的创作功臣”。在身患重病期间,夏仍笔耕不辍,实现其“我爱相声,愿人生都有更美的笑”的诺言。…

分类标签: 人物, 开封市, 湖北,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