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江岸区出生或生活工作过的历史名人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3/12/08 - 22:24

李淑卿

李淑卿(1892—1951),女,又名刘一,字天华,号真清子。原籍广东,居襄阳。父曾为官湖北,父亡后,随母流浪,后入省城女子职业学校读书。

辛亥革命前,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共进会。不久与共进会领导人刘公结为夫妻,居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号,从事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9日,宝善里14号发生孙武炸弹案,她让刘公隐蔽,自己回宝善里察看情形,即为俄国巡捕逮捕,被押至武昌模范监狱,得亲见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害情景。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得救出狱。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后,任总检查监印官,成为军政府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女性。不久,刘公任北伐军左翼总司令,她又任总司令监印官。南北议和后,与刘公一同到北京,与湖北在京人士合办《丙辰俱乐部》小报。1917年,随刘回襄阳组织护法军,支持孙中山。1920年后,孀居襄阳。

胡宗铎

胡宗铎(1892—1958),字今予。湖北黄梅人。辛亥革命时参加武昌学生军,后入武备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入桂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旅长、第二师师长、第三路军第三纵队指挥、第十九军军长等职。长期在桂系任事。

1927年11月,桂系军队以其为先锋,驱逐控制湖北的唐生智部队,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国民党省党部委员兼组织部长、武汉卫戍司令和湖北全省清乡督办,与陶钧分别掌握湖北地区军政大权。旧俄国领事馆为胡之居所。1927年12月—1929年4月,胡与陶一起在武汉杀害共产党人千人以上。蒋桂战爆发后,其部下被蒋介石收买。不久下野,受蒋冷遇。1930年曾参加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活动。次年,参加广东国民政府,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后闲居。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陶钧

陶钧(1892—1974),字子钦。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幼读私塾,继入薪水县立普通中学和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1918年去广西投黄绍竑部,历任教官、排长、团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团团长,后任第十九军、第十八军军长,为桂系集团重要成员。1927年10月,任武汉卫戍副司令和湖北清乡督署会办,掌卫戍司令部实权,生杀予夺,一概由他。据统计,1927年底,逢年关一次枪决100多人,时有“陶屠户”之称。1929年1月。反蒋失败后,与胡宗铎一起,接受孔庚调停,通电下野,由沪赴港,后转天津。抗日战争期间,于重庆办南方贸易公司、南方印书馆及金源钱庄。抗日战争胜利后,移居上海,将南方印书馆的一部分迁汉口,在紫阳里营业,又掌握泰裕银行。淮海战役后携眷去台湾。

张连光

张连光(?—?),又名廉光。福建人。于1911年由福建马尾造船厂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厂当工人。

1922年1月,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时,任江岸分工会财务干事。是年8月,为江岸铁路工人代表,到郑州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议。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1月30日,为江岸分工会8人代表团成员之一,到郑州参加总工会成立大会。2月5日,为汉黄镇守使署参谋长张厚生通缉的5人要犯之一;是日,同项英、罗海澄、朱蓝田一起赴汉口扶轮小学(今江岸铁一小)营救被捕的3名纠察队员;2月7日,受京汉铁路总工会之命,与项德隆、姜肇基、朱蓝田等在江岸分工会与军阀代表谈判。“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与项德隆、杨德甫等人辗转到达上海,参加京汉铁路驻上海联合办事处工作。同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作为工人骨干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早期为数不多的工人候补委员之一。是时,京汉铁路工人救难委员会责成张连生负责南段(郑州—汉口)“二七”大罢工死难工人的捐赠钱款管理事宜。因管理不善,缺乏监督,发放出现不公平、不恰当现象。后张携现款6000余元出逃,去向下落不明。

林育南

林育南(1893—1931),号湘浦,笔名湘拂、林根。湖北黄冈林家大湾人。

1917年10月加入革命团体互助社,1920平春与恽代英等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是年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常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一起研读马列著作。1921年和李书渠、施洋等深入粤汉铁路徐家棚地区,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组建铁路劳工俱乐部等工人组织。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成员,后为主任。冬,组织和领导汉口租界人力车和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参与组织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起草罢工宣言和文告。“二七”惨案发生当晚,林召集湖北各工团秘密会议,决定举行全市罢工,抗击军阀暴行。会后,撰文揭露控诉军阀吴佩孚、萧耀南屠杀工人的事实真相。随后在上海编写《二七工仇》一书和《施洋先生纪念录》、《施伯高传》等文。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被害于上海龙华。

胡聘三

胡聘三(1893—1953),江夏人。父胡治初清末时任湖北道台,在乡间颇有声望。胡聘三幼年即在外求学,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随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后在北京铁路局任工程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路局迁汉,后进入工商界。曾独资经营江汉路怡和布店,并与人合股开设鼎升恒油坊、盐号。抗日战争胜利后,投资纺织业、旅馆业,是武昌震寰厂股东之一,也是汉口扬子江饭店及大同旅社主要股东。寓所汉口兰陵路兰陵村3号,曾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发妻是叶飞之妹。长女胡家桢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随红军长征,是黄克诚之妻。新中国建立后,被委任为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晏勋甫

晏勋甫(1893—1961),湖北省汉川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陆军第三中学肄业并加入同盟会。翌年返鄂参加武昌起义。1912年回校复学。毕业后先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19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处长、第八军第二师副师长。1931年起任国民政府湖北省委员、南昌行营第二厅厅长、武汉行营第一处处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长、天水行营(西北行营)参谋长、战地党政委员秘书长、军令部第四厅厅长。1946年5月为国防部测量局局长,1947年退役。

1949年2月,出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先居住长春街夏斗寅住宅。对李书城、耿伯钊、喻育之、陈经畬等爱国人士采取团结协作态度,对汉口市人民和平促进会、武汉市民救济委员会等团体较支持。5月14日汉口真空期间,接受朋友意见,以电话指挥市政府工作人员严守工作岗位,加强值班守卫,防止破坏。在晏主持下,汉口市府所有档案、武器、车辆、机器等得以完好保留。武汉解放后,立即向新成立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办理移交手续。晏勋甫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武汉市分部筹备委员会委员、民革武汉市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生于广西临桂县,回族。幼时就读于广西临桂县内仙圩内等小学。毕业后即进入广西陆军小学,旋即由陆小进陆军预备中学,然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

1926年北伐战争时,白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事变。…

分类标签: 人物, 开封市, 湖北,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