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古树名木
【河南大学贡院柏】 圆柏,是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门前的两株柏树。现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大门内偏东,原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门旧址前20米处。由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1912年在清代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办的,而该圆柏又始种于清代河南贡院院内,故此得名"贡院柏"。由于河南大学重视绿化、爱护环境,贡院柏始终得到完好的保护,历经130余年,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高8米,它为河南大学的历史乃至中国教育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见证。
【河南大学礼堂古柏】 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门前两侧。树龄70余年,树高7米。是河南大学建设礼堂时,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冯玉祥所栽。
【汴京宋槐】 古槐树,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开封卷烟厂家属院内。距今已1150余年,树高10米,地围达3.6米,树干高7.5米,树干中空,生长旺盛。相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所栽。是开封市区内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树。
【刘府海棠】 古海棠树,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刘家宅院)西宅北屋前。该树树龄已达140余年,树干高达2.65米,秀丽挺拔,枝叶繁茂,春天开红花,美丽可爱,秋季结红果,缀满枝头。该树为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女杰刘青霞所栽。
【禹王台古槐】 国槐,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古吹台上。树高12米,胸围2米,冠幅7米。距今300余年。
【禹王台古柏】 古侧柏树,两株,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古吹台上。树龄207年,树高18米,胸围1.2米,冠幅7米。
【古槐树】 国槐,位于开封市鼓楼区商业大院东胡同。树高10米,胸围3米,冠幅12.5米。该处原为慈禧太后逃难时的行宫所在地,该树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
【焦桐】 焦桐位于兰考县城关乡朱庄村村南,为焦裕禄于1963年春亲手栽种。焦裕禄曾在树旁留影纪念。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期间,为治理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的有效办法。他发动群众,带头植树造林,广栽泡桐树。焦裕禄生前倡导栽种的泡桐树,如今已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兰考人民为缅怀焦裕禄,称焦裕禄亲手栽种的这棵泡桐树为"焦桐"。现焦桐树围4.16米,树高24米,冠幅南北22米、东西22米,活木蓄积量17立方米。1978年,焦桐被公布为兰考县文物保护单位。
【狗脊骨树】 狗脊骨树也称狗杞古树,位于杞县城西南高阳镇金村西北隅土岗上。因该树树干弯曲似狗之脊骨,人们便称之为"狗脊骨树"。据传宋代即有该树。民国八年《杞县志·采访稿》记载:"金村村后有台,高1丈,纵横10步(5丈),台之周围树根盘绕,自成纹理,密不见土……上有狗脊骨树,大小20余株,高逾常树,枝干屈曲无一直者,暑季葱茏一色,荫阴亩许,村人乘凉者如市。"后因岗台水土流失,现仅存5株。该树是极稀有的珍奇树种,属落叶乔木,每年春分前后始生孪生同体叶花,形似桑葚,挂满全树,十分美观。清明节前葚球绽开,一叶一花,各为一体,黄花雄蕊6瓣,微透清香;叶为互生,全边桃形,入夏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果实圆空如椒,初呈浅绿,渐变黑绿,至褐黑成熟,夏至多数坠地。因无胚,不具备繁殖能力,分枝、压条、掩根、挪动即死,故该树为此土岗独有。1986年3月,狗脊骨树被公布为杞县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红砖围墙加以保护。
【八角镇古国槐】 八角镇古国槐位于杏花营国营农场八店村西头,扩镇堤附近。相传,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黄河决堤祥符杏花营,当时的八角镇属商业重镇,当地人们自发为护镇而堵堤,堤筑到古槐处,绕弯而过,以绕过该树(至今仍维持原貌)。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刘狗等部至朱仙镇,五月猛攻开封,因清军困守不克,旋转往中牟、郑州等地时,该树枯死,三年后复苏。1960~1963年,由于国民经济匮乏,国内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该古槐再一次枯死,于1964年又一次复苏至今,从此古树枝叶茂盛。由于树龄较长,显得有些灵气,人称古槐为"老槐爷",又称"国槐"。每到初一、十五,周围人们自发地到"老槐爷"前进香,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强、家庭幸福、财源广进。经推算,该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2002年11月,八角镇古国槐被公布为开封县文物保护单位。
【庙岗古槐】 庙岗古槐位于朱仙镇东南3公里的庙岗村西头,原庙岗小学院内(现泰山庙),由于该地同时存有两棵古槐,称为庙岗古槐。并且两棵古槐东西相对,平行相立,其距离不足15米,人称兄弟树。相传北宋时期一位大将前往兴国寺(今开封县大孟昶村)进香,途经此地,为了纪念在战场英勇杀敌而战死在沙场的弟兄,特种下两棵大小基本一样的黑槐(西面一棵为弟,东为兄),让官兵知道兄弟之情,情同手足,永不分离。至今这两棵古槐依然枝叶茂盛,树高约15米,直径0.8米,树干高8米,树枝覆盖约60平方米(两棵大致相同)。1986年1月,庙岗古槐被公布为开封县文物保护单位。
【于氏祖茔古柏树--花柏、鸟柏】 位于通许县长智镇六营村东的于氏祖茔,有2棵古柏树,一棵高约15米,胸围3米,树干分出三个大的支干,人们称为"三股叉",根部外露如苍龙弯曲盘旋;另一棵被称为"老白皮",高约10米,胸围2.65米。明嘉靖《通许县志》记载,明朝灵渚人苏万民作《六营道中》:"森森古木与云齐,贴地蒙茸竟失蹊。烟景恍然浑不辨,问人可是若耶溪?"清朝莆田人陈子京作《六营》:"曾传六国此联营,森林一望天际平。密叶荫浓迷鸟梦,盘根偃蹇作龙行。圣代方今休战伐,枝柯飞动扫搀枪。"
这种古柏树芯质为杏黄色,有淡淡的香气,可驱虫,不易腐朽,刨光后会出现菊花或小鸟的图案,故又叫"花柏"、"鸟柏"。为木材中珍品。1958年,于氏祖茔几百棵三人合抱粗的古柏被伐掉了,仅余2棵。此树是通许县现存最古老、最粗的树木,是历史的见证。
【黄腊树】 黄腊树位于通许县长智镇六营村东的于氏祖茔,树龄600余年。高约10米,胸围2.8米,主干挺立,伞状树冠,小叶卵形,春季发芽,开黄色小花,结青色小果,果粒渐渐由青绿色变红,与花椒籽极为相似。黄腊树为珍稀树种,生长极为缓慢,木质坚硬细腻,可作雕刻材料。
元末,有于姓一支,因避战乱迁到通许县六营岗,于氏先祖当时植下了这棵黄腊树。目前,通许县仅有一棵。
【郭氏槐】 郭氏槐位于通许县长智镇前六营村西的公路边一农家院落。该树为黑槐树,又叫国槐,伞状树冠,高约13米,胸围2.80米,树龄620余年。树皮黑色,枝叶茂盛,树干粗大。目前长势良好。
据1999年重修《通许郭氏宗谱》记载,该树为唐朝大将郭子仪后代、明朝五品武生郭文华于洪武四年(1371年)从山西洪洞县东迁通许六营岗时所植,以昭示子孙永不忘本(郭文华弟郭兰华为六品武生,同时迁来,居汴西瓦子坡)。目前此支郭氏后代分布于通许县六营、小岗郭、大老郭等40多个村庄,也有迁至甘肃、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者。
郭氏槐是元末明初山西洪洞大移民的历史见证。
【洧川南城门古柏】 洧川南城门位于尉氏县洧川镇。洧川镇原为洧川县城。洧川南城门的城楼已毁但城垛尚存。南城门门洞内侧上方正中的砖壁缝中生长着一棵古柏,树干胸围1.1米,向北倾卧,悬于半空,枝叶葱郁,造型奇异。其根系沿门洞两侧砖缝向下延伸,已扎入地下。这棵古柏系自然生成,至今已历500余载。故此,洧川城向有"一百(柏)门"之说。洧川北城门上方原也有一棵榆树与南门的柏树遥相呼应,故又有洧川城"南门至北门百(柏)里有余(榆)"之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