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前,河南民间男子冬天上身大部内穿“对襟”小布衫,外穿“大襟”长棉袄或“小崛肚”棉袄。大襟长棉袄多为偏襟棉袄,小崛肚棉袄多为对襟。偏襟为右衽。棉袄由表、里和中间的棉絮做成。无棉絮的称夹袄。宽、大、长为其特征。许多人穿着时喜在腰间束一条又长又宽的大腰带,俗称“战带”、“缠带”,长约7尺,宽约1~2尺,用土布做成,多染成蓝色。在活动和劳作时,穿大襟长棉袄者喜欢将下襟掖在大腰带里。大腰带也是吸旱烟者插烟袋杆的地方。下身多穿敞腰棉裤,俗称“大裆裤”,其裆大腰宽,连裆的腰围上缝一裤腰,裆前不开口,穿着不分前后。单层称单裤,双层称夹裤,絮棉花的称棉裤。因其腰身大,穿时必须在前面折一个折后用“裤腰带”贴身勒紧。一般人不穿内裤和裤衩(也称裤头),棉裤外面也不罩单裤。大都在裤腿下面沿裤脚四周近脚髁骨处扎一布带儿,称为“绑腿”。也有许多人喜欢穿“套裤”。套裤也称“衩裤”、“衩裆裤”或“无裆裤”,有棉、有夹,前幅上端呈三角形,由两条裤腿相连而成,穿着时里边先穿一夹裤或单裤,缀带系于裤带上,后幅长及臀部,活动较为方便。
男子夏天上身多穿一对襟褂,或有短袖或有长袖。豫东平原区,许多人喜穿既无领又无袖的“布衫衩儿”(亦称“汗褂儿”),它由三块布片做成,两片做对襟,一片为后背,背后在腋下用布带儿相联结。也有很多人,在劳作时,赤着脊梁,下身或着一短裤或穿一挽起裤管的大裆单裤。一年之中,春秋两季穿衣较随便,俗称“二八月乱穿衣”,一般上身穿夹袄,下身均着一大裆夹裤。
民国初年,城镇或乡间富裕人家的男子,尤其知识界,则以长袍(衫)、马褂(或马甲)为主要衣着,其长袍(衫)为右衽,长至踝上,左右两侧下摆处,开有一尺多长的衣衩。马褂呈对襟,窄袖,前襟缀以钮扣五枚,衣长至腹。马甲(亦称“坎肩”)则无袖,为日常所着。青年学生爱穿“学生装”,其制低领,衣服正面左右衣襟下方,各设一暗袋,左襟上方设一明袋,共三个口袋,实际是一种不翻领的“西服”,穿上此衣,庄重大方,孙中山先生十分爱穿,故又称“中山服”(和今中山装不同)。
民国时期,河南民间妇女的衣着,尤其在山区农村,有不少妇女沿用前明和前清衣着形制。所穿大襟、大腰衣裤,袖口、衣边、裤管均经过镶滚。富家女子的得意服装是旗袍和先期的裙子并用。一般人家的女子,多以棉、夹、单之上衣下裤为主要形制。所穿上衣,都是右衽。老人的上衣大多长过膝。裤子也是大腰裤,中年以上的妇女常年腿扎“绑腿带儿”。日常劳作时,腰间都系以围裙。
50年代以前,河南民间婴幼儿的衣着也颇多讲究,穿着花样很多。男女婴孩喜欢内穿一用红布或花布制作的棱形或椭圆形的兜肚(亦称“妈肚”),上置一口袋,并绣以各种图案和祝福字样。男孩多穿黄领蓝兜,女孩喜穿蓝领红兜,豫北人称其为“青官红姑娘”。有的将“妈肚”和露裆短裤相连,称“连腿裹肚”。三门峡一带,未满月小儿的贴身衣服形似背心,一边腋下开口,系以红绳,当地人称“囤囤”,以保护小儿肚脐。幼儿裤子多开裆,称“开裆裤”,“没裆裤”、“露裆裤”。也有单、夹、棉之分。开裆裤不另系腰带,多在背部裤腰上缝两条带子,与胸前裤腰相连。习惯上也称“背带裤”、“袢带裤”。有的开裆裤直接与上衣相连,背部自颈至臀部开缝、设扣。幼儿开裆裤的裤腿长至脚底,下端缝合,穿上后脚不外露,外面尚能穿鞋,俗称“连脚裤”。“连脚裤”的裤裆后腰多分左右两个三角片,形似鸡翅膀,三角尖部缝有带子,小儿穿上后,两片鸡翅膀将上衣围裹,系好带子,十分得体。因俗称“带翅膀裤”。小儿所穿“开裆裤”一般到上学时才改为“刹裆裤”。
50年代前期,河南人的服饰新旧混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衣服款式和色彩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以“大襟”为主的衣衫形式向着“对襟衣衫”发展,并逐步为对襟衣衫所代替。50年代后期,城乡人在冬季兴起穿“小大衣”。小大衣,领大、对襟、宽敞、穿着方便,男女皆宜。在妇女中间,还穿起了对襟、大领的“列宁服”。
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普遍穿起“军干服”。此服上设四个兜,开在衫内,大方实用。还有民间自己缝制的“仿军干服”,形式自由、活泼,有四个兜的、三个兜的,也有只设两个兜的。70年代后期“中山服”也普遍进入民间。但其款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个兜变成四个兜,且缝在前襟的外部。外国人称其为“毛式服装”。
旧时,河南民间不甚讲究内衣,尤其农家脱了衣袄便是赤膀,因此衣服非常重视外衣衣扣的设置。妇女穿上衣服后不许敞胸露怀。男子赤膀露臂时不能露出肚脐,所谓“男不露脐女不露皮”,否则,要受到长辈的谴责和外人的嘲笑。60年代以后,内衣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穿着。秋衣、绒衣、毛衣和汗衫等各式各样的内衣遍及民间。
其次,大腰裤逐步被摈弃,被适合各自身腰的“合身裤”所取代。男裤在前面开裆,女裤在两侧或一侧开裆,或双侧置兜或股后设一小兜。以便装随身常用之物,比大腰裤既合体又实用。
另外,乡间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衣着和城镇人的衣着渐趋一致。平时单从衣服的款式,大多已看不出城乡之别。
进入70年代后期,衣服“护体、装饰”的习俗正在变化,大部分地区民间,“一衣多季”被“一季多衣”取代,并开始以衣服的美观适意为主要追求,过去只讲结实耐穿,现在既讲款式的新颖,又注意服饰的色彩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