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区域内有哪些诸侯国及城邑建制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22/09/11 - 22:09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河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和大国争霸、群雄角逐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周平王东迁正式确立了洛阳作为国家首都的地位,周天子在此继续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另一方面,由于各诸侯国实力的增强,逐渐形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这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或大夫纷纷在中原地区争霸称雄,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遂演变为大国争霸的格局。

春秋时期邦国林立,见于史书记载的有100多个。河南省境内,洛阳一带为成周,属王畿之地,由周天子直接统辖,其他地区分属各诸侯国。当时卫国据河南省北部,郑国据中部,宋国据东、东南部,楚国据南、西南部。这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在其统辖范围内各有若干属国,在河南省境内的属国具体划分如下:

卫国:国都先后定于沫(淇县)、曹(滑县东)、楚丘(滑县东北)、帝丘(濮阳市西南)。其属国有共(辉县)、凡(辉县西南)、燕(南燕,延津县东北)、胙(延津县北)、雍(焦作市西南)、原(济源县西北)、樊(济源县西南)、单(济源县南)、温(温县西)。

郑国:国都新郑(新郑县)。其属国有东虢(荥阳县东北)、祭(郑州市东北)、费(巩县南)、密(密县东南)、郐(新郑县西北)、许(许昌市东)、鄢(鄢陵县北)、胡(漯河市西)、东不羹(郾城县西)、西不羹(襄城县东)、应(鲁山县东)、叶(叶县南)。

宋国:国都宋城(商丘县)。其属国有戴(民权县东)、葛(宁陵县北)、滑(杞县东北)、陈(淮阳县)、厉(鹿邑县东)、项(沈丘县)、蔡(上蔡县)、房(遂平县)。

楚国:道(确山县北)、息(息县)、弦(息县南)、江(罗山县西北)、黄(潢川县)、蒋(淮滨县东南)、蓼(缪)(固始县北)、蓼(飂)(唐河县南)、申(南阳市北)、吕(南阳市西)、析(西峡县)、商密(淅川县南)、缯关(方城县)。

战国以后,在不断的斗争和重新分化组合中,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一时期除周王室继续辖有洛阳及周围地区外,七雄中的韩国占据河南省西北部,公元前416年,将国都从平阳(山西临汾西北)迁至宜阳(宜阳县西),后又迁阳翟(禹县),前367年灭郑后,迁都于郑(新郑县)。魏国占据河南省中北部,前316年,将国都从安邑(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开封市)。赵国占据河南省北陲,前425年,曾将国都迁至中牟(鹤壁市西)。秦国占据河南省西部。楚国占据河南省南部(楚国后期曾迁都于陈,即淮阳县)。七雄以外的宋国,在灭亡前占据河南东南一隅,国都在睢阳(商丘市西南)。

前350年,各诸侯国在河南省所辖主要城邑如下:韩国:管(郑州市)、华阳(新郑县北)、阳翟(禹县)、南梁(禹县西)、负黍(新郑县西)、荥阳(荥阳县东北)、垣雍(郑州市北)、成皋(荥阳县西)、宜阳(宜阳县西)、渑池(渑池县西)、卢氏(卢氏县)、野王(沁阳县)、葵(焦作市西)。

魏国:顿丘(濮阳市西)、观(濮阳市东北)、濮阳(濮阳市南)、荡阴(汤阴县)、朝歌(淇县)、汲(汲县)、共(辉县)、宁(获嘉县)、山阳(焦作市)、怀(武陟县)、卷(原阳县西)、轵(济源县)、向(济源县南)、酸枣(延津县)、黄池(封丘县)、桂陵(长垣县西北)、陕(三门峡市西)、襄陵(睢县)、承匡(睢县西)、长社(长葛老城)、林(尉氏县西)、安陵(鄢陵县北)、岸门(许昌市北)、长平(西华县东北)、郾(郾城县)、昆阳(叶县)、舞阳(叶县东南)、鲁阳(鲁山县)、仪台(虞城县西南)。

赵国:中牟(鹤壁市西)。

秦国:析(西峡县)、于(西峡县东)、丹(淅川县西南)。

宋国:外黄(杞县北)。

楚国:陈(淮阳县)、阳夏(太康县)、苦县(鹿邑县)、召陵(漯河市东北)、上蔡(上蔡县)、平舆(平舆县)、城阳(信阳市北)、曾(光山县西南)、期思(淮滨县东南)、雩娄(固始县东南)、宛(南阳市)、穰(邓县)。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在同奴隶主势力的斗争中,为加强力量,在其所控制的地区内实行集权。与此相适应,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建置开始出现,此即郡县制。这种新体制的出现,打破了已行使数百年之久的分封采邑制,为秦汉时期广泛实行郡县制奠定了基础。河南省是较早出现郡县的地区之一,春秋前期,楚国在灭申(南阳市)、息(息县西南)等国后,在这些地方设置县级政区建制。以后灭陈(淮阳县),也在此置县。战国时,魏国在其辖境设县达百余个,其中许多即在河南省境内。

分类标签: 建制,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