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文学发展概况(清代及以后)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23/12/10 - 22:24

清代,以汉正街为取材对象的文学创作多采用笔记散文或诗词韵文为体裁。这类作品前者以范锴《汉口丛谈》为代表,后者以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最负盛名。《汉口丛谈》成书于清道光初年(1821—1826年),作者范锴,字声山,号白舫,浙江乌程(今吴兴)人,盐商,客居汉口多年。他广泛搜集有关汉口的史料,并就耳闻目睹所得,撰成《汉口丛谈》6卷,对以汉正街为正街的汉口地区的地理、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名胜古迹、街衢市井、物产趣闻,名不见经传而风靡一时的名人轶事及其诗文作品等作了全面的辑录整理,其中谈艺部分占有较大比重。《汉口丛谈》可视作第一部叙述汉口城市兴衰的史书,对后人的研究有很大影响。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徐焕斗《汉口小志》等都是受范锴的影响而写作的。《汉口丛谈》在《清史稿·艺文二》中有著录。

旧时,虽有不少取材于汉口的典雅成律的诗词创作,但大多数湮没不传,惟有一些描述社会风貌,如汉正街的竹枝词(由民歌演变而成的七言诗)反倒风行传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叶调元撰《汉口竹枝词》(刊刻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叶调元,又名苕园,字鼎三,浙江余姚人,曾两度来汉口居住。道光十九年(1839年),叶调元第二次来汉口后,开始创作竹枝词,累计10年,积结成册,删去十之二三后,存诗292首,次年刊行。该书共分6卷:卷一《市廛》、卷二《时令》、卷三《后湖》、卷四《闺阁》、卷五《杂记》、卷六《灾异》。此书“胪陈土俗,广集民风”,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宽广,对汉正街一带的民俗风情多有触及,在某些方面可补地方志书的不足,因此被誉为“清代中叶汉口镇的社会风俗画册”。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影响了武汉的文学创作。境内文学创作以白话文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外国文学思潮和作品传入境内。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时期,境内划为难民区,无文字创作可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境内文学创作的发展受到扼制。

建国后,1954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境内文学创作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创作十分活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零六工厂、第三五一零工厂和武汉机床厂、武汉汽车配件厂、湖北省新华印刷厂、武汉油厂、武汉市水上运输公司、硚口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均成立有文学创作小组,全区共有百余名业余文学创作人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文学创作,区文化馆成立了硚口区文学创作研究室,吸收基层文学创作组长及主要骨干参加,每周活动1次,其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创作评论,编印《硚口文艺》(铅印、两月1期),举办创作学习班。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刘烈诚、武汉作家协作秘书长韩伯村、武汉戏剧家协作秘书长龚啸岚、湖北省著名曲艺家蒋敬生、武汉说唱团韩子康、康立本等名老艺人,都应邀前来讲课、辅导,为全区培养了大批骨干。全区先后有6人成为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境文学创作活动被终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汉正街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1989年4月,中国第一部由个体工商户创作的长篇小说《风流巨贾》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仁昌是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营百货的摊主,曾发表过短、中篇小说《打豹记》、《古井》、《汉正街浪漫曲》等。《风流巨贾》以汉正街为背景,以正直善良的个体摊贩陈思翮历经艰辛、发展私营经济为主线展开情节,通过主人翁在爱情、经营上的曲折历程,反映汉正街个体工商户的真实生活,塑造出活跃在整个汉正街商品经济舞台的众多人物形象。该书获得市首届优秀小说奖。

1984年,武汉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开始撰写反映汉正街历史的“儿子系列”小说,至1997年已出版《养命的儿子》、《失踪的儿子》和《舍命的儿子》3部作品。《养命的儿子》写的是养家的儿子何昌农忠实执行“厚处往薄处擀”的原则,在妻子死后出走南阳,临死留下“等改了章程再回去认祖归宗”的遗嘱。该书获市首届文学奖,后由市楚剧团改编成同名楚剧,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失踪的儿子》写的是韩春泰一家在汉正街开茶庄的酸甜苦辣。《舍命的儿子》写的是刘怡庭12岁到汉口学徒,历经磨炼,成为汉正街“浙(江)帮”首饰业全才的历程,展现了主人翁与汉正街这个人生大舞台的矛盾与冲突。此外,赵瑞春(国家一级编剧)创作的小说《汉正街的天使们》,陈永镒(汉正街个体经营者)撰写的《汉正街上往前走》的文章,绍六(作家)撰写的报告文学《磁场效益》均在报纸和文学刊物上发表。1991年,硚口区文学创作协会成立,后创办《硚口群文》(四开铅印小报每季出版)曾于1992年至1993年在区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