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传统店名招牌文化相关
店名招牌讲究吉利,商店字号多含“茂、盛、兴、隆、公、允、祥、和、谦、顺、裕、泰、瑞、昌、永、发、福、丰”等字,或冠以姓氏在前。一般经营文房四宝、装裱字画、古玩玉器的商店多用“斋、阁、轩、苑”以图典雅;茶馆多用“泉、春、园”;饭店多用“馆、楼、庄”;药店名常用“山”字,寓意出售的药祛病增寿等。
清末民初的外商洋行、银行为增强竞争力和亲和力,也随中国风俗,用吉利名字打招牌,如宝泰、怡和、汇丰、平和、隆茂、礼和等。店名也有用比喻的,旧时友益街车站路口有家中草药店招牌为“九千年”,寓意该店年代久远,信誉远播,其药去病怯邪,服之能长命百岁,名气很大;今黄兴路有“好又多”超市,意即商场内商品又好又多。
招牌多不惜重金请名宦或名书法家题写,然后油漆贴金,以显风光和信誉。“老字号”招牌格外值钱,即使兄弟分家也不愿放弃。
店名也随社会时局的改变而变化。辛亥革命后,商场出现“维新”、“共和”、“民生”、“民主”、“科学”、“现代”等招牌,又以“远东”、“亚洲”、“宇宙”、“太平洋”等为时髦。
新中国时期,店名多以产品名和店铺所在地命名,如江岸区土产商店、大智蓬垫厂等。
80年代后,招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常冠以“大楼”、“商厦”、“商都”、“商场”、“商城”、“食府”、“中心”、“超市”、“大世界”等。也有用吉利寓意做招牌的,如三阳路的著名平价药店“隆泰大药房”等。改革开放后,政治禁忌减少,有用成语、名地、名人谐音(香格里拉、迪士尼、布拉格、太平洋、千百惠等)、影剧、歌词(阿里巴巴、忘情水、快乐老家等)做招牌的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