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生男育女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真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在以前,凡不开怀(不生养)的妇女会受家里及门外许许多多的闲气,在家里没有多少家庭地位,好像是“不会下蛋的母鸡”一样,若遇上一个好心善良的男人和善心的婆婆,尽管有些嫌怨,也只好愁闷在心底开不出口;若遇上一个野蛮恨暴的汉子和恶心的婆婆,相互“煽风点火”,那就更受不了了,动口横加辱骂,动手脚踢拳打,在门外也会被左邻右舍,评头论足,认为你是一个无用之人,会受到排斥。而有的妇女到开怀,但连生几胎都是女孩,不会生男孩,同样也会遭到家人和世人的欺凌,只有生下男孩才会真正确立在家庭中的地位。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里,有这种情况的夫妇,她们便会双双对对(有时夫妇一人)地在娘娘庙的庙会期间到娘娘的泥塑像前作拜叩头、点香焚裱、占卜问卦,求儿祈女,并给泥塑娘娘许些牛、猪、羊及钱物等口愿;有的还将“送子娘娘”怀前抱的男泥婴的生殖器抠一点点吃掉或将男泥婴生殖器所流出的水(意尿)喝一点,这样认为无胎的可以怀胎,怀胎的可以保胎。以后要是真正的生出个儿女来,再拿上所许的钱、物或写有“报答神灵”、“有求必应”的大红绸缎还要到所求过儿女的庙上还口愿,报答神灵的大恩大德。民间有“口愿口愿,还了无怨”之说。孩子在十二岁之前,年年在庙会期间到庙上点香烧裱,回报神灵。孩子到了十二岁这一年,拿上笤帚,捉上老公鸡(折钱也可)又要亲自到庙上烧裱、点香、叩头,俗称“回赎”。
在庙内有和尚的年代里,有的妇女,便偷偷摸摸地来到和尚跟前,将哆哆嗦嗦的手在明晃晃的和尚脑门上摸一把后顾不得听人家那流言蜚语的蛮骂,一鼓作气地跑出了寺院,而有的妇女为了避免咒骂,让办事人员与和尚首先协商好,并给和尚些钱,让那些妇女在和尚的光头上摸一把,而那些和尚也会同意的,并还说:“济人济世,与人为善”等话语。男女有别,何必要摸人家的那颗光留留的秃头呢?还不是为了能生小子(男孩)。还有前边说过的“转黑灯”、“偷儿女”,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生小子的目的。传统的陕北婚姻是以生儿育女为直接的目的,当地有这样几句关于娶媳妇目的的俗语:“烧火做饭,缝新补烂,门口照看,养儿抱蛋”。也就是说娶了媳妇就是为了操持家务、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所以,有不生不养或无子的妇女不得不用这些卑贱的方子来挽救“弃妇”的命运。
“求儿女”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行为,也是人们心里活动的突出表现。在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医疗条件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如有不生不养者,到医院作一番详细的诊断和检查,便会做出科学的医疗。求儿女的这种风俗比以前少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