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起,奉命数次参加围剿江西苏区红军部队,升第九军军长。此时日寇已占领东三省,并向华北步步进逼。郝目睹外侮日亟,对长期内战十分反感,一再请求解甲归田。1935年,奉调督修川黔、黔滇公路。1937年5月,在赴陆军大学学习途中,得悉卢沟桥事变发生,毅然回部队请缨北上杀敌,由贵阳率部北上抗日。9月他路过武汉,回昌年里家中与家人诀别,并立下遗书,留示儿女:“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们要听母亲的教训,孝顺汝祖母老大人。”10月1日奉令驰援山西忻口,参加太原保卫战。10月10日于忻口战地给夫人剧纫秋写下最后一封遗书,再次表明报国决心:“不能成功即能成仁……为军人者,为国家战死,可谓死得其所。”10月13日,郝亲自督战于忻口左翼左侧的永兴村、安家庄一带,与全军将士浴血奋战。在穿过日寇火网时,中弹殉国。10月24日,郝梦龄将军灵柩运抵武汉,前往大智门火车站迎灵的各界代表达4000余人,随后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志哀。新中国建立后,其女郝惠英居住于昌年里8号,江岸区民政局予以烈属抚恤。
石信嘉
石信嘉(1899—1954),湖北黄梅长岭乡人。曾就读武昌文华大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26年应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原北大教师顾孟余邀请,任《汉口民国日报》编辑。1927年4月曾采访报道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南湖举行第二次北伐誓师典礼的重要新闻。6月2日,代表汉口民国日报社出席国民党中央及湘、鄂、赣三省党部、党报联席会议,“七一五”事变后,《汉口民国日报》一度由石主持。稍后往南京,1938回湖北,1946年应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之聘,任国民党中央社武汉分社主任。1949年4月离汉赴广州国民党中央社总社,8月携眷去台湾。
鲍鼎
鲍鼎(1899—1979),字祝遐。湖北蒲圻人。1914—1928年为公费生赴美深造。1932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0年起,升任系主任。其间,相继聘请国内一批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建筑理论家、建筑教育家到校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建筑人才,时有“北梁(思成)南鲍(鼎)”盛誉。
1945—1947年,回武汉任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主持武汉城市规划建设,对武汉堤防、道路系统、堤岸与仓储等作了不少具体规划方案。境内港埠建设区和汉口滨江公园即为其在任内划定。1947年,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撤销,鲍去职到武汉大学土木系兼课,直至武汉解放。
1950年初起,历任武汉市建设局局长、武汉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第三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有《武汉建筑式样》、《从建筑角度上看建筑风格》等论文,为中国建筑工程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以武汉地区权威建筑师的资格被载入中国建筑史册。
端木梦锡
端木梦锡(1899—2000),河南南乐人。武汉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系湖北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为江汉大学名誉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美术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在成都南虹艺专任教时即出版个人花鸟画册集。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在日本、新加坡、法国、香港举办个人画展5次;在武汉举办个人画展3次及90寿辰画展、老寿星画展、百梅画展、师生联合画展等;曾荣获国家老有所为精英奖,其《唐梅吐艳》中堂先后再版10次。《棕榈》入选全国第一次国画展。《红梅》被选送到前苏联展出。
夏明翰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衡阳人。出身官宦之家。1917—1919年就读于衡阳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应毛泽东聘请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和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并在农讲所授课。“马日事变”后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参与领导湘南秋收暴动。1928年1月,在武汉政治形势严峻、政治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接受中共党组织安排返汉,化名夏明,扮作行商,住汉口东方旅社,参加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与中共中央代表李维汉、省委书记郭亮等商讨取消两湖年关暴动计划及停止年关暴动后湖北地区中共组织的方针、策略问题,筹备召开中共湖北省全省代表大会。同年2月8日,因叛徒出卖,被桂系军阀胡宗铎、陶钧部逮捕。3月20日,被害于汉口余记里空坪。就义前,挥毫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著名诗句。
何恐
何恐(1900—1930),原名楚轸,又名步孔,号毅生。湖北竹溪人。武汉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之一。1921—1925年,先后任团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委员、委员长,武汉学生联合会干事,全国学生联合会湖北理事,团武昌地委宣传委员、湖北区委学运委员等职。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作为武汉学生代表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回汉后,带领武汉学生到江岸慰问罢工工人,组织学生举行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游行示威。“二七”惨案发生后参与起草武汉学联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的《告全国同胞书》。1927年9月中旬被捕。11月中旬在狱中组织难友越狱脱险。1929年春在大智门火车站被叛徒指认被捕,囚于武昌湖北省高等法院看守所。1930年9月7日,被国民党当局用大刀砍杀于汉口六合路英商和记蛋厂门前。1986年后,其就义处先后被定为区、街各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张仁蠡
张仁蠡(1900—1951),字范卿,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出生于武昌城。清湖广总督张之洞第十三子。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在私立民国大学任教。曾任湖北有奖债券局会办、湖北督军公署秘书及大城、武清、中润等县县长。1935年11月,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民政厅长,在此前后,担任北平古学院常务理事兼总干事。“七七”事变后,闲居北平。
1939年4月20日,张出任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市长。上任后,要求市民勒紧裤带,为日本“圣战”作最大牺牲。张将武汉时钟按日本东京时间拨快1小时;在市内遍设吸售所,贩卖鸦片,并将巧取豪夺搜刮所得,秘密带往北平购置房地产。1940年主持重修长中丰北垸,改称“小张公堤”。
1941年3月5日,张任伪中日文化协会武汉分会理事长,鼓吹中日文化同一渊源,应联合日本,求军事、政治、经济上的亲善提携,谋文化上沟通,“创造进步的东方文化”,助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宣传。张还令武汉中等学校实行日语教学,对学生开展日本历史和日本国情教育,为日本奴化教育服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伪政府为配合日本的侵略战争,在沦陷区发动“新国民运动”。在《大楚报》发表《新国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宣称“要动员国民的精神,集中国民的力量,参加大东亚战争。”
1943年10月,张转任伪天津特别市市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5年2月辞职,回北平寓所当寓公。日本投降后被捕入狱。1951年判死刑,在北京被处决。
黄五一
黄五一(1901—1928),湖南长沙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在湖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安源煤矿领导过工人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时奉调武汉,被湖北省总工会派往汉阳铁厂任职。1927年“七一五”事变后,转入地下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继续领导和组织湖北地区的工人活动。1928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湖北全省总工会秘书长。为执行省委年关暴动计划,化名李宝堂,深入工人群众,秘密建立工人武装。19日,出席汉口租界车夫代表会议时被捕,旋即遭杀害。就义时身中两弹,仍从容掏出手帕擦掉脸上的血迹,高呼口号,含笑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