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传统称谓,邹城传统家族亲戚和师徒邻友之间的称谓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3/01/03 - 14:05

邹城境内,家族亲戚和师徒邻友之间的称谓,分书面、对人、当面各不尽同。旧时书面称谓比较规范和讲究,近年书面称谓和口头称谓多趋一致。在口语称谓上,山区与平原、城镇与乡村也有差异。自1970年,因外地职工和家庭迁邹日益增多,称谓也互有影响。

家族以父系组成,凡同族同宗称为:“本家”、“自己”、“一家子”;在五世以内称“五服里”;五世外称“出五服”。高祖父母口语称“老祖宗”。祖父母称“爷爷”、“奶奶”,对人合称父母亲为“高堂”、“双亲”、“二老’、当面称父亲为“爹”、“达”,“达达”;山区称“爷”;城镇平原现多称“爸爸”、“爸”;称母亲为:“娘”,有的讹称:“娅”,城镇、平原地区多称:“妈”,“妈妈”。书面称父之兄为:“伯父”,口语称“大爷”,近年城镇有的称“伯伯”。伯父之妻书面称:“伯母”,口语称“大娘”,近年逐渐称呼为“伯母”。父之弟书面称“叔父”,当面称“叔叔”、“叔”、“小叔”、“大叔”,也有的冠以名字。叔之妻书面称“婶母”,口语称“婶子”、“婶婶’。兄弟之间,同母所生书面称“胞兄弟”、口语称“亲兄弟’。同一个祖母兄弟称为“叔伯兄弟”。对兄,当面称“哥哥”、“哥”。对弟称“弟弟”、“兄弟’,多数是哥直呼弟名。姐妹之间,也有“亲姐妹”,“叔伯姐妹”之分,相互称“姐姐”“妹妹”。夫妻之间,人称“两口子’、“公母俩”;或根据年龄冠以“老”、“小”。夫称妻,旧时称“你”,生了子女称“孩子他娘”、“妮他娘”,或冠以孩子名。对人称“媳妇”、“俺家里”、“俺那口子”;建国后城镇对外称“爱人”、“老婆”,现口语多称名字,或在其姓前冠以“老”“小”相称。妻对夫旧时互称同夫对妻称呼。对人称“外头的”,“当家的”,“掌柜的”,“孩子他爹”,现口语称呼亦同夫称妻。当面妻对夫之父、母、兄、弟、姐妹随夫称。对人称为“公公”、“婆婆”、“大伯哥’、“老大伯”、“小叔子”、“大姑姐”、“小姑子”。长辈对晚辈旧时直呼乳名,文明家庭婚后称学名。对女儿婚后随其夫姓称:“老张、老李”。

亲戚是姻缘关系,母亲家庭称为“表亲”。母亲姐妹家称“姨表亲”、“姨娘亲”。姐家称:“姑表亲”。母亲之父,农村当面称“老爷”,城镇多称“爷爷”。母亲之母称“姥娘”、“姥姥”。母亲之兄弟称“舅舅”、“舅”。对舅妻称为“妗子”、对舅父子女,当面称“哥、兄弟、姐、妹”,对人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母亲之姐妹称“姨”。姑的丈夫称“姑夫”,其子女亦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称呼直呼兄弟姐妹。妻之父母书面称“岳父”、“岳母”,旧时当面称“大爷”、“大娘”,或“叔叔”、“婶子”,城镇现多随妻称。对人称“丈人”、“丈人爹”、“丈母娘”,但有不恭之嫌,有的视为贬义称呼。妻之兄弟随妻称。对人称“舅子”,也视为贬义称谓。妻之姐妹随妻称,对人称“大姨子”、“小姨子”,其夫当面称“姐夫”、“妹夫”。或“哥”、“弟”称呼。对人多称“两乔”,“连襟”。夫妻双方父母互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亲家母”,旧时口语读“亲”为“庆”音。近年城镇多兄弟称呼。女儿丈夫当面称“他姐夫’、“他姑夫”,近年城镇多呼其名。对人称“贵客”、“女婿”、“闺女婿”。

在家庭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境内居民习惯男女各排其行,少数开明人家男女统一排行,在累世同居大家,也有的叔兄弟统一排行。因而在称谓中往往冠以排行,如:“二大爷”、“三叔”、“二大娘”、“三婶”、“二姐”、“三妹’、“五弟”等。亲戚家也多排行称呼,如“三姨’、“四姑”、“大舅”、“四姨夫”等。

境内居民还有以子女名字而称呼的习惯。如夫妻之间对人当面皆可称“×他爹”、“××他娘’,推之兄弟、妯娌、姐妹、姑姨之间皆可通用,如:“××他叔”、“××他婶子”、“××他姑”、“××他姨’。对自己长辈可对人称“××他爷爷’,但当面不能这样称呼。

在两人以上场合的合称,凡有一长辈男性在场,可称“爷俩”、“爷仨”。凡有女性长辈在场可称“娘俩”、“娘仨”。男性平辈一起称“兄弟几个”,女性平辈一起称“姐妹几个”。

师徒、邻友之间,凡与父同辈者称“叔叔”、“大爷”、“伯伯”。近年城镇多冠以姓,如“李叔”、“张叔”、王大爷”,并有的互称“爷们”。凡与母同辈者旧时称:“大娘”、“婶子”、现城镇多称:“姨”,或冠以姓。同辈称:“兄弟、哥”。对年长的陌生者称“大爷’、“大娘”,年纪相等旧时一般称“大哥”、年小称“兄弟”,建国后多称“同志”、近年又多称“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