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沙地貌有哪些类型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22/08/28 - 23:02

河南风沙地貌分为沙丘、洼地与沙地三大类型。沙丘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活动沙丘三种。风蚀洼地按积水状况作为次一级划分的依据。沙地则分为粘重的平坦沙地和质地松散易于风蚀的沙地。

(一)固定沙丘系一种经过长期治理基本固定的沙丘。这类沙丘在豫东地区呈斑点状分布。其植被覆盖度已达40%以上。不仅草本和灌丛茂密,而且还生长有良好的乔木如枣树、洋槐、柏树等。在起沙风的作用下起沙已不显著;形态不规则,多呈盾状、垄状或新月形。一般高810米,最高可达20米。延伸方向不明显,沙丘两坡差异很大。此类型尤以郑州至中牟的阎家一带最为典型。

(二)半固定沙丘是一种经过治理处于半固定状态的沙丘。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为2040%,一般沙丘大部分为植被所覆盖,若遇大风强烈吹扬时,局部地方可出现斑点状裸露沙。其形态特征与固定沙丘相同,但分布比较广泛,豫东、豫北地区的沙丘多半属于此种类型。

(三)活动沙丘是一种在起沙风力的作用下随风移动的沙丘,其植被覆盖率在20%以下,甚至无植被覆盖。一般高度约810米,最高可达20米以上,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与盛行风向垂直,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其危害性最大,是治理重点。活动沙丘可分为4个地貌类型:一是新月型沙丘,为豫东、豫北沙地活动性较大的沙丘,往往出现在地面开阔地带,平面形态呈新月形,迎风坡510°,背风坡3032°,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植被稀少,活动性较大。二是垄状沙丘,是一种常见的沙丘,当风沙流前进时遇到残堤废垛和密集的灌丛阻挡堆积而成。多呈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南向,与盛行风向平行或垂直状分布,一般高度68米,最高10米以上,长达150300米,宽50100米。三是垄岗状沙丘,原为密集的新月形沙丘,在强烈风力连续作用下,新月形沙丘两翼向外扩展,与邻近的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逐渐形成垄岗新月形沙丘。沙丘大部裸露,活动性较大。四是沙围,是一种环绕村庄的马蹄形沙丘,高度一般35米,最高达10米以上(如开封城西苏岗),迎风坡56°,背风坡2530°。长度和宽度随村庄大小而定。

(四)波状沙地是在风力和人为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沙地。其中最多的沙堆、沙垄是灌丛阻挡流沙堆积而成,呈平缓的盾状或垄状,且分布散乱;沙埂则广泛地沿田间防护林展布,高度多在3米以下,呈网格状,非常规则。波状沙地虽在风沙力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起沙现象,但沙堆、沙垄及沙埂等已基本固定。此类型在民权、兰考一带,以及朱仙镇、韩庄镇和开封一带呈大面积的连片分布,在贾鲁河谷地则呈带状分布。地表为细沙和粉沙。波状沙地多是耕地,盛产花生、西瓜、豆类等。

(五)风蚀洼地由风力吹扬起沙形成,交错分布于沙丘之间,即所谓“两岗夹一洼”。其形状极不规则,多呈碟形和椭园形。面积由数百平方公里至数千平方公里,一般低于地表12米。有些洼地因潜水面低,易于干旱;有些洼地因潜水面太高,遭受盐渍威胁。风蚀洼地尚可分两种类型:一是积水洼地,包括季节性积水洼地和常年积水洼地。前者因雨季降水时间长、雨量大,雨水不易渗透或排出,形成洼地积水,一般适宜造林。后者则由于地形低凹,下有不透水粘土层,形成终年积水,可作稻田用地或种植水生植物如苇子、蒲子、藕、荸荠等,也可发展渔业等。二是不积水洼地,多辟为农田或造林用地。由于该区沙地沙来源于黄土高原,粒径较细,多半是细粉砂质或粘粒质所组成(表141),具有一定的肥力基础,加之地下淡水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及沙丘低矮易于改造利用,因而沙丘具有生产潜力很高的有利条件,一经固定和利用,就会为农业和林业的生产基地。

分类标签: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