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质柏
桂质柏(1900—1979年),曾名竹安,江夏(今武昌)人。1922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后改名华中大学)图书馆学科。192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获图书馆学硕士学位。193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获图书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教务主任,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中南同济医学院兼职教授、湖北省图书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候补委员、湖北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桂是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知名的图书馆学专家,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在图书分类学、图书编目和参考咨询诸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与业绩。著(编)有《杜威书目十类法》(1925年)、《中国图书经营法》(1932年)、《中文图书编目规则》(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分类大全》(1935年)、《图书馆学大纲》(1936年)、《参考书使用法》(1938年)、《西文图书编目条例》(1958年)等。
1956年,受命主持筹建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馆(后改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精心组织藏书,悉心培养人才,为新中国的科学研究服务,做了大量奠基性和开创性工作。他还积极倡导并参与组织武汉地区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和外文期刊联合目录的编纂工作,促进了武汉地区图书馆界的人才培养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1979年逝世。
黄焯
黄焯(1902—1984年),字耀先,别号迪之。湖北蕲春人。早年从其叔父黄侃治语言文字之学,博览群书,通其故训。19岁考入武昌启黄中学。1927年毕业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文系。次年应聘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8年。
从1939年秋应聘到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直到1984年逝世,历时45年,讲授诗经、文选、文学概论、国学概论等。历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及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湖北省语言学会顾问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虽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以嵇康《养生论》中说的“以多自证,以同自慰”而自勉,既不苟且,也不轻生,不仅坚持过来,并且对所治之学矢志不渝,在其后几年内完成几部鸿篇巨制。1984年逝世。
唐一禾
唐一禾(1905—1944年),原名义和。江夏金口人。1920年,参加武昌美术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前身)函授部学习。1924年,考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26年,回到武昌母校继续深造。期间曾参加北伐军的政治宣传工作。1928年,留校任教。1930年,赴巴黎美术学院留学,从著名油画家苏伦斯学习油画,其作品曾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34年回国,在武昌母校任教务主任兼西画系主任。1944年,与其兄唐义精从江津乘船赴重庆参加全国美协会议,船沉遇难。
唐在北京美专学习时,曾作《铁狮子胡同惨案图》抨击段祺瑞政府。由巴黎回国后,精心创作油画《武汉警备者》,成功地塑造了保卫祖国山河的英勇战士形象。1937年4月,该画在南京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好评如潮。日本驻汉领事馆拟高价收购,唐氏弟兄坚决拒绝。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带领学生绘制大量的巨幅宣传画悬挂在武汉街头,其中很多出自他的于笔,如《正义的战争》、《还我河山》、《敌军溃败之丑态》、《铲除汉奸》等等,都是他晚上在家画草图,白天在学校上画布完成的。1938年6月,与其兄唐义精同时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后来学校辗转迁到四川江津,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教学,并创作有《七七的号角》、《女游击队员》、《伤兵之友》、《胜利与和平》、《厨工》、《村妇》、《穷人》、《田头送茶》等歌颂抗战和反映劳动人民的作品。其肖像画亦知名于时,但遇有权贵请他画像,则坚决拒绝。
唐在教学和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道路。他强调基本功的训练,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艺术统一、启发与开导并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家。在川期间,曾支持和掩护共产党人及进步学生在校组织五一三木刻研究会,展出苏联版画,介绍延安版画艺术。
唐的作品大多在抗战期间散失。5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搜集其部分作品,出版了《唐一禾画集》,其中11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刘惠芳
刘惠芳(1910—1972年),女,湖北孝感人。早年就读于武昌华中大学,以后任教于武昌盲瞽学校。1919年12月8日由美籍瑞典人传教士艾瑞英创办武昌瞽目女校,1942年刘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武昌瞽目女校首任中国籍校长,带领师生8次搬迁,辗转武汉三镇,使学校得以幸存。
1948年冬,在大洋彼岸听到祖国解放消息,遂四处奔波,经半年艰苦交涉,终于在1950年夏末,未完成学业提前回国。随身携带盲童教育先进资料和器材以及盲文打字机、打字纸等,回到武昌继续从事盲童教育工作。
1953年起任武昌瞽目学校(1956年更名武汉市盲童学校)校长,常年以校为家。关心盲生备至,特别尊重盲生人格,不允许任何人喊“瞎子”。在校内尽量方便学生行走,道路上不允许堆放任何杂物。为保证盲生节假日回家和返校的安全方便,专门安排明眼老师徒步2公里到傅家坡车站接送,风霜雨雪,从无例外。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无不解囊相助。
刘不仅注重盲生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培养,而且教以专业技术,坚持开设按摩、手工、手艺等职业班,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残而不废,自食其力,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刘十分关心盲生健康,特别重视学校清洁卫生工作,从宿舍到校园均建立经常性卫生制度。195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卫生红旗单位,《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尘不染的武昌盲童学校》的文章,给予表扬。
刘于195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6年退休。1972年逝世。
许宗岳
许宗岳(1911—1974年),江夏(今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武昌华中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1938年起在华中大学任教。1941年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科学研究发展局电波传播组及卡里基研究院工作。1945年回国后,在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任教授。195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电子所、中南物理所、湖北物理所任研究员。曾领导和参与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地球物理研究室的建立工作。1974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许从4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电波传播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电离层、水声、超声方面科学研究的专家之一,在检测超声、大功率超声、超声换能器材方面贡献尤著,在美国时发明的高频加热仪器获专利权。论文有《桐油之极化与电矩》、《桐油之电阻与绝缘性质》、《超频声波在水内之吸收率》、《雷达电波传播》、《雷达测距、测向原理》。
张远达
张远达(1914—1985年),原名昌永,1933年改远达。武汉人。1934年进江汉中学教初中数学。1935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学系。1937年转入国立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1939年毕业后留校任数学系研究助理。1941年在四川乐嘉中学(武汉大学附中)兼课。1946年随武汉大学复员回汉,任武大数学系讲师。1949年晋升为副教授。1952年任数学系系主任。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系进修。1975年后,一直在武汉大学任教,历任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学数学报》主编、《数学杂志》主编、《数学年刊》编辑、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等职。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