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硚口区出生或生活过的历史名人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3/12/12 - 23:43

周杰(1889—1966年)号菊村,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民国十年(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十七年,任汉口市立三小校长,在任期间,以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为宗旨,积极推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组织学生为“小先生普及先锋团”。民国二十四年三月八日,他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张宗麟先生到校演讲,陶行知为该校题词:“手脑联盟”。由此“三小”在武汉名声大振,周也成为新闻人物,频频见报。“三小”的“小先生制”经验也得到推广,汉口各学校成立导生团63个,厉行普及识字运动。同年底,周调离“三小”,任汉口市立一女中校长。民国三十五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地下组织,民国三十七年当选省民盟副主席(后任民盟中央委员)。与中共武汉地下市委建立联系,并在蘅青中学组织“十人座谈会”,为迎接武汉解放做准备。建国后,任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66年病逝于武昌。

陈经畬(1880—1967年)江苏南京人。回族。民族实业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进汉口盛成广货店管账。民国四年(1915年)集资在汉正街开办汉昌肥皂厂,到民国二十四年扩大经营更名为汉昌公司,同年开设义顺泰油行,经营桐油出口业务。民国二十二年选为汉口市商会会长,先后创办商业职业学校、《汉口商业月刊》、汉口江苏小学。抗日战争期间,任汉口抗敌后援会副会长,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沦陷,陈将工厂内迁重庆,遭日机轰炸而停产。抗日战争胜利后,汉昌公司等企业才分别复业。1949年9月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武汉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委、全国人大一至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1967年5月因肺癌在武汉病逝。

金问淇(1899—1968年)浙江平湖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毕业于佛莱堡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妇产科工作。民国三十五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主任、教授。1955年,随同济医院由上海迁武汉,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即同济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教授。1960年被评为湖北省直属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他十分重视危害妇女健康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领导建立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不孕症和宫颈癌等专科门诊,并亲自接诊。他积极从事子宫癌的普查工作,亲自指导并复查大量的宫颈刮片和病理组织切片,使病人得到及时诊断、治疗。他提出运用针刺达到人工排卵的理论,经过试验研究,获得针刺排卵成功,并使两位不孕妇女怀孕。1968年5月逝世。

孙保基(1907—1968年)字君植,又名宝基,江苏无锡人。民族实业家。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赴英国曼彻斯特电机厂深造。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宋子文在汉口设立扬子电气公司,兼并汉镇既济水电公司,委孙接管水电两厂并主持日常工作。民国二十七年十月抗日战争武汉沦陷前夕,孙受命将6000千瓦发电机组迁往重庆,安装在宜宾电厂继续发电。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川返汉,时水电厂遭日机轰炸、厂房设施损失惨重,他组织员工恢复生产。武汉解放前夕,国民党南逃溃兵企图破坏汉口水电设施。他即从香港返汉,参加护厂斗争。武汉解放后,市政府继续委派其为既济水电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51年10月,升任武汉电业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调上海任华东电业设计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任基建总局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熊济川(1906—1973年)又名自荣,湖北黄陂人。民国十年(1921年)入汉口太和堂药店当学徒、店员。民国十七年从师名医冉雪峰,为冉得意弟子。随师侍诊9年。民国二十七年任汉口市卫生局中医考试委员。民国三十五年经国民政府中央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特考中医儿科合格。长期从事儿科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获“儿科圣手”盛誉。1955年参加武汉市中医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谙小儿“痘、麻、惊、疳”四大病症,尤善于辨证施药,其处方化裁加减,法古而不泥古,时轻时重,有救无损。在治疗表邪用药方面,不论麻疹、感冒、风热壅肺、暑热症等疾病,都善于在辛凉药物中兼用辛温之品,融伤寒与温病疗法为一体(此法渊源于冉雪峰)。据此研制而成的“解热合剂”治疗效果良好。1958年撰成《中医儿科学讲义》,将多年的临床经验集于一书。1973年逝世后,其弟子整理的《熊济川医案》由武汉市卫生局编印成书。

高如松(1901—1974年)湖北谷城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五年任中共襄阳特别支部宣传干事、共青团襄阳地委宣传部部长、襄阳县委宣传部部长。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三年,任谷城县委书记、县委委员,秘密建立党的组织,并多次发动农民群众武装暴动,终因敌强我弱,未能成功。民国二十五年冬,经董必武推荐,到达延安,协助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李富春同志工作。民国三十一年到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任赤峰市委书记。民国三十六年冬,任嫩江省委民运部长。民国三十八年初,由东北调回襄阳,任行署专员。1950年初调至武汉,曾任武汉市企业党委书记,中共武汉市第二区(后改称硚口区)区委书记,写过《二区居民工作试点》、《一个棉花商人的调查》等文章。1952年初,调至北京,先后任国家计委研究室主任、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局副局长、国家建委基建局副局长、化工部财务司、专家司司长等职。1974年病逝于北京。

彭仰钦(1902—1977年)湖北孝感人。13岁在本县公信永布店、汉口立新机器厂当学徒。民国十二年(1923年)去甘肃陇西机械局学技术,民国十八年考入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宗关水厂。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沦陷,回家避难务农。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回宗关水(电)厂当钳工。民国三十七年春,结识王伯谦、冯百诚等中共地下党员,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冯百诚等发展一批新工人协会会员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协会会员,使党的夕卜围组织不断壮大。他团结工人群众,组织护厂队。同时派人出面用200块银元买通国民党政府军一营长,预先弄到在水(电)厂四周埋设地雷的分布图,从而保证了水(电)厂安全。1950年,任宗关水(电)厂厂长,成为武汉第一名工人厂长。1958年后历任湖北省电业局、武汉市冶电局、武汉供电局副局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7月病逝。

李国伟(1893—1978年)亦名中枢,江苏无锡人。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于唐山路矿学院土木工程系,后任陇海铁路总工程局工程师。民国七年受岳父荣德生之命到汉口创办福新第五面粉厂。民国十年又在汉口创办申新第四纺织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将纺织、面粉两厂迁往重庆、宝鸡,还自备40余辆卡车和大批木船在川陕、渝蓉、川黔公路及嘉陵江上形成自办的运输网络。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武汉恢复企业,被举为汉口市工业会理事长。他以武汉为基地,在宝鸡、重庆、成都建立申新分厂,在宝鸡、重庆、天水、芜湖、广州设福新分厂,此外还在宝鸡、上海创办宏文造纸厂,在宝鸡兴办公益铁工厂等企业。武汉解放前夕,赴香港创办九龙纺织厂。建国后,毅然从香港回汉,将在汉全部企业申请公私合营。抗美援朝期间,他个人捐款8亿元(旧人民币),可购战斗机1架。晚年嘱咐其家属要跟共产党走,病逝后在其遗物中发现他生前购买的数十万元建设公债,债券上写有“永不兑现”的遗嘱并加盖了私章。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和第三、四、五届常委,湖北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等。1978年10月在北京病逝,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分类标签: 人物, 武汉市, 湖北, 硚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