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山地北部荥阳县以西至潼关和豫北太行山区,部分民居至今仍保留着上古穴居遗风。人们就沟畔崖腹,挖凿“靠崖窑洞”(或称“籍崖窑洞”),并开辟院落。龙山文化时期已有这种人工的住宅,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它充分发挥了黄土高原土质的自然特性,冬暖夏凉,干燥防潮,且挖凿方便。
(一)窑洞造型河南窑洞形式有窑间窑、间墙窑、天窑、地窑、房洞结合窑以及人工锢窑等。
1、窑间窑呈拱形,属靠崖窑。开挖前先要在沟畔崖腹处辟一垂直崖壁,高约二三丈,俗称“窑脸”。然后根据其宽度确定开挖窑洞孔数和挖凿位置。一般讲究以三孔为佳,意配“福”、“禄”、“寿”三星。如宅基宽度不够,只能挖两孔者,多在两孔窑之间挖一小坷窑,以敬天神和补三星不足之嫌,今大多已不讲究。开挖时先凿一宽可置一门框、高可在门框上置一窗,深五尺左右的小拱形“窑间”,然后扩大,开挖高三米、宽三米的拱形窑体。此窑不需垒建洞前窑壁,窑体一经挖好,装上门窗便可居住。其窑门大多为木质粗厚的独扇门,门上木窗在严寒冬季糊以薄纸。“窑间窑”因有“窑间”,旧中国一些装不起门窗的贫苦之家,多于窑间处挂一草帘代替门窗。
2、间墙窑亦属靠崖窑,分布于陕县、灵宝一带。此种窑不挖“窑间”,直接在窑脸上开挖高大拱形窑体。窑体挖好后,再于窑体前与窑脸看齐,垒砌“窑间墙”,墙上一侧设门,一侧设窗户,上部与拱形窑顶接近处设一通风出烟口,(称“马眼”)。“间墙窑”光线充足,比“窑间窑”采光好。“窑间窑”、“间墙窑”洞内或通为一室或中间设隔壁,分里外两间。里间还可在窑洞侧壁挖“拐窑”。旧社会,拐窑曾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的藏身、藏物之所。
3、天窑也称“悬窑”。豫西一些窑顶很高的人家在窑上凿窑。此窑和下面窑洞相通,可于下面窑洞内设梯而上,形似楼房。天窑多不在窑脸开门,只设一窗,以通光亮。
4、地窑豫西人在地平面下开挖的窑洞,俗称“天井窑”、“窑里”,陕县人也称“地阴坑”。开挖地窑要在选择好的地方,先辟一深两丈多、面积依自己所需一般七八平方大小的四方坑、然后在方坑四壁挖凿窑洞。其中一洞呈45°斜坡通向地面,称“窑漫道”或称“门洞”。
5、房洞结合窑窑洞前紧挨窑脸建筑“崛肚房”,多为瓦房,因山就势,前房后窑。进院之人,只知有房,进房之后,方知里边还有窑洞。
6、锢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门峡市各县陵上平地“锢窑”很多,它是用黄土坯砌合成的窑形建筑。这种窑不坚固,如遇长期阴雨,容易倒塌。50年代后逐渐为砖、石锢窑所代替。“锢窑”,讲究一次锢三孔,窑前设院。窑顶上要铺五尺以上的湿土砸实拍光,并筑水道经窑前院内而出,以应“水是财,不窑外流”之说。居窑人家很会利用窑洞的自然特性,尤其居住靠崖窑者。过去,许多人家的桌凳床厨,就窑内之壁自然开凿而成。现在虽多数已为时新家具代替,但此风犹存。陕县等地习惯在窑内傍壁凿筑土炕,冬天在炕下洞内点燃柴炭犹如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