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间宅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四合院由堂屋(也称主屋、正屋、上房)、厢房(也叫陪房或东西屋、厦子)、临街房组成,俗称“四阁斗宅”;三合院则缺少临街房,称“三阁斗宅”。河南民间的三合院、四合院多为“高墙窄院”,这是不同于外地此类院落的一大特点。大型的宅院多由三合院、四合院组合而成,有“二进院”“三进院”和“四进院”,此类院落由“过厅”“过屋”相连。讲究的过厅内有明柱和屏风门,每间四扇棂门,平日开两扇,遇节日,喜庆活动,棂门大开,前院直通后堂。院中房舍,有砖木结构的楼房,还设有花园、屏障、砖石院墙和讲究的门楼。多系旧时地主、富农的居所。如淮阳白楼地主庄院便是这类院落的典型。
民间一般的院子只有主屋和简陋陪房。以土墙或土坯墙相围的简易小院也称三合院或四合院。过于简陋且以秫秆、树枝编栅为墙的院落,叫做“半截院”或(土坯门楼)“不成院”。各种院落都讲究大门的设置。民家院落的大门多设门楼,门楼有土坯门楼、“脊架门楼”和“过道门楼”。一般多和临街房相连。无临街房的则独设,多有一间房大。大型四合院和三合院的大门多系过道型的门楼,有脊有兽。门口设台阶,门有高大门槛,门两侧竖以石雕狮兽,门外设栓马桩,俗称“走马门楼”。各种门楼门框下各有一个石礅,两扇大门外门楼(脊架门楼)侧各置门环一个,内侧设门闩。“过道门楼”的大门过道下要铺过门石,石上应门框处凿有门脚窑,门扇开关直挨过门石,不设门槛或设活动门槛,以便车、担进出。大门门框上有用木料、砖石或水泥制作的匾牌,上面刻写“福禄寿”、“勤俭持家”、“前程似锦”等字样,以祈祝幸福。民间一般院落的大门门楼(过道门楼)内都设置“影壁墙”(也称“照壁”)。富家大户也有设于大门外的。在洛阳一带,“影壁墙”上大多挖砌一神龛,供奉“土地爷”。一般讲究之家,影壁墙上要镶刻字画,其属性有“松鹤延年”、“麻姑献寿”、“梅鹿望柏”等,有的墙上雕制一大型“福”“寿”重叠的字,左、中、右均可看出字形。神龛下置一石台,上放花盆,或沿墙种以石榴树。
平房院落多靠主室的东侧(上侧)建厨房,其灶火一般座北朝南,以应“东厨司命”和“水火既济”之说,厕所要设在院内下首,或主屋背部的后院。在豫东平原和淮南诸县,许多人家没有院落,其住宅多为一幢三间,一明两暗,中间为堂屋开门,靠后壁设神龛、祖宗牌位;左右两间前壁开设窗户。窗户窄小,垒于墙中,设方格木棂,糊以薄纸,遇岁时节日或婚嫁喜事,则以各类花鸟剪纸贴在上面,住此三间房的小户人家多一边住人,一边饲养牲口或作他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民间破墙陋院逐年减少,大多数人家的院落向干净、整齐发展。80年代以来,民房房院组合形式发生了变化,大多以排房形式并列。许多排房设有前檐走廊,一家院内多一主房和二陪房为套,俗称“三条腿式”住宅。主房多为朴素大方的双层小楼。院落大门也十分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