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游历非洲的中国人是从广州港回来的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7-08-23
当年,黄埔的南海神庙一带是广州港的登岸口。
杜环从埃及取道红海,并搭乘商船前往大唐,在广州港登陆。
造纸匠人将造纸术带到阿拉伯世界。
唐宝应初年(762)的一天,一艘商船驶入广州港,船上下来一个中年人,他叫杜环,是中国已知的第一个到达地中海的旅行家,也是第一位自地中海经广州港登岸的中国人。
杜环回国后写了一本叫《经行记》的书。这本书的原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连大部分的内容都散失。好在他的族叔,曾官至宰相的杜佑在编纂史学名著《通典》时,摘录了其中的某些片段,才让我们今天能略知杜环远游的情况,知道这个人。
极少见的走完中西海陆交通全程的人
杜环走完了当时中西海陆交通的全程,行程长达4万公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和技术水平看,这是很了不起的,在世界历史上都很罕见。但他开启这段传奇经历的序幕,却不愉快。唐天宝十年(751),唐军在怛罗斯之战中战败,一批将士、工匠做了俘虏,其中就有作为唐军书记官的杜环。
杜环最远到过“西海”,也就是今天的地中海。根据他留下的文字记录我们可以得知,他基本上是循着当时陆路丝绸之路出游的,也即从塔什干一带,渡锡尔河,到撒马尔罕一带,又经阿姆河到马里,继而沿伊朗北部到伊拉克,最后抵达阿巴斯帝国的首都亚俱罗(今库法)。但杜环的旅程并没有止步于亚俱罗。在长居异域期间,他走遍了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十余国。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亚美尼亚、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埃及、摩洛哥等地。
杜环还是有历史记录最早涉足非洲的中国人。他在《经行记》中这样写道:“摩邻国,在勃萨罗国西南,渡大碛,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沧鹘莽。鹘莽即波斯枣也。瘴疠特甚”。关于摩邻国具体指今天的哪里,历来争论不休,尚未有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摩邻国指今摩洛哥一带。亦有人考证其在今天红海西岸的东非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甚至肯尼亚的著名港口马林迪,迄今并未有定论,但无论怎样,都是属于非洲大陆的范围。
杜环的非洲之行,从巴士拉出发,从陆路穿过苏伊士地峡到达埃及。在埃及,他对当地医学大加赞扬:“大秦(此处即指埃及),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从埃及往摩洛哥,他们选择了路途较短的“沙漠之路”,经巴尔卡绿洲、费赞、奈福萨、祖伊拉、瓦尔贾拉、萨杰拉马萨,直抵大西洋边。
事实上,杜环游历北非,也是在公元初年罗马的探索者深入非洲内地和发展非洲东岸的沿海贸易之后,生于非洲之外的外国人第一次记述非洲的情况。之后,要到10世纪时,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赫克尔和曼苏地才亲自考察非洲沿海。
亲眼见证了中国造纸术最初的西传
公元758年左右,阿巴斯帝国开始兴建都城巴格达。规模宏大的都城建设仅使用的工匠就达十万人之多。杜环记录了巴格达空前的建筑规模:“郛郭之内,里阳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杜环在巴格达的建设者中,见到了几位唐朝工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批;织络者,河东人乐隈、吕礼”。杜环以其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对东方文明的掌握,使得他在此期间逐渐被当地官员提升,成为督建城市建设和参与工程设计的一员。
公元760年,阿巴斯帝国都城巴格达建成,杜环随呼罗珊军团一路西行到达耶路撒冷。在这里,阿巴斯帝国国王曼苏尔亲自接见了杜环,在对杜环进行赏赐同时,也向杜环详细了解大唐帝国风土人情和帝都长安风貌 。
和杜环同时被俘的也有一些中国的造纸匠人。他们后来在阿巴斯帝国内开营店铺,纸张从此进入了阿拉伯世界,并逐渐取代了西方传统的羊皮纸和草纸,在世界文化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不久,撒马尔罕纸就以其精美适用的优点闻名于亚洲各地。撒马尔干造纸业建立后,因为有技术熟练的中国工匠操作,所造纸张精良,销路迅速扩大,引起了呼罗珊总督法德尔·伊本·叶海亚的重视,在其赞助下,公元794年在巴格达也开设了新的造纸厂,主要技术由撒马尔罕提供。
杜环还记录了中亚、西亚、北非的众多物产及风俗,如拔汗那国“土宜葡萄、蘸罗果、香枣、桃、李”,石国“多果实,出好犬良马”,碎叶国“皆以雪水种田,宜大麦、小麦、稻禾、豌豆、毕豆”。大食国更是物产丰饶,“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每至节日,将献贵人,琉璃器皿,翁石瓶钵,盖不可数算,粳米白面不异中华,其果有犏桃,又千年枣,其蔓菁根大如斗而圆,味甚美,余菜亦与诸围同,葡萄大者如鸡子”,“又有荠树,实如夏枣,堪作油,食除瘴”。未禄国“又有细软叠布,羔羊皮裘,果有红桃、白栋、遏白、黄李、瓜大者名寻支,十余人食一颗辄足,越瓜长四尺以上,菜有蔓菁、萝萄、长葱、颗葱、芸台、胡蔗、葛蓝、茴香、英韭、瓠芦、尤多葡萄,又有黄牛、野马、水鸭、石鸡”。又如“至西海,尽居土室,衣羊皮叠布,男子妇人皆著靴,妇人不饰铅粉,以青黛涂眼而已”。师子国“人尽胡貌”,“人皆儋耳布裹腰”。拂棘国“男子悉著素衣,妇皆服珠锦,妇饮酒,尚干饼,多工巧,善织络,或有俘在诸国,守死不改乡风”。
有学者指出,自张骞通西域以来,其特产大部分已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诸如胡桃、枣、大葱、胡豆、葡萄、金桃、银桃、毛皮、玻璃等。但《经行记》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物种。至于风俗习惯、地情、民情方面的介绍则更加珍贵。他的介绍势必引起国人的重视,丰富了国人的视野。
最大遗憾:《经行记》原书的散佚
公元761年,杜环被免去俘虏身份,自此可以自由出行。重获自由的杜环归心似箭,立刻起身从埃及取道红海,并搭乘前往大唐的商船,经过数月航行,于公元762年终于在广州港靠岸,返回了阔别11年之久的故土。
杜环返程回国,走的是古代社会最长的海上交通路线——广州通海夷道。这条长达1.4万公里的海上交通路线,主要线路有二:一是由广州经由越南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渡新加坡海峡,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群岛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剌国(今巴士拉),然后换乘小舟至末罗(今巴士拉之西),再取陆道至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二是由上述路线至印度半岛西岸后渡印度洋至非洲东部的三兰国(今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向北经数十个小国可通乌剌国,同第一条路线会合。
杜环回国之后的情况我们所知不多。所知的是,杜环本人也认识到其著作的价值,便在其族叔杜佑撰写《通典》时,荐“《经行记》”,以使《通典》边防内容丰厚翔实。可惜杜佑仅视其为文献依据放置于附录以为佐证。《通典》所引《经引记》共有7处,全集中在卷191~193,共1775字。有学者指出,由于《经行记》原书的散佚,关于它的情况我们今天所知非常少,诸如该书何时撰写,是在游历途中还是回国之后,篇幅长短,书的全貌以及全部内容均不得而知,可以说,此乃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大憾事,正如唐史专家岑仲勉先生所言“杜君卿(佑)与环既同族,不将《经行记》全部纳入《西戎典》,而使人莫视全豹,是亦天壤间一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