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昶著作有《松生文集》二卷、《柏井集》六卷、《易象预防》六卷、《忠臣孝子诗》若干卷、《言志诗集》前后编八卷,经晚清兵燹之后,版本损失殆尽。晚年的诗文多散失。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其家人搜获《柏井集》一部,重新付印;又得《孝子诗》抄本,密昌墀为之作序,更名为《锡类篇》拟予印行。
傅和尚(约1830—1895),名法印,汉阳县柏泉(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出生就吃素。少年时学箍桶业。年三十到汉口甘露寺蓄发住持,不久削发回柏泉睡虎山广王庙为僧,颇具修行功夫。清同治末年,被推举为汉口甘露寺方丈。
傅和尚起居饮食与凡人不同,每餐仅吃饭一碗,不计碗之大小;无论寒暑,总是身穿破僧衣,赤脚穿草鞋,所以人们称他为“赤脚和尚”。光绪八年(1882年)入主汉口安定巷鲁班阁。十多年后圆寂,在其骨灰中寻得几枚舍利子。
刘世佑(1838—1915),字季申,号吉云,汉阳县巨龙岗(今属东西湖区东山农场)人,府廪生,候选盐大使。自幼聪颖,潜心致力于学。凡经史子集以及秦汉以下诸书,无不研究。与胞兄刘介卿一起在府学读书,每次考试,则冠全学,名噪一时。清光绪乙亥(1899年)援例以岁进士候选训导,但他不求仕进,依然闭门读书,以进德修业自勉。平素行为端正,接物谦和,周急恤贫,见义勇为。殷家嘴、李家嘴、沧泉河至泾河等路,频年冲毁,泥淖坑坎,行旅艰难。刘世佑不惜资金,常加培修。过路行人,无不称颂。辛亥革命后避居乡间,不问是非,惟以琴书自娱。
张行简(1835—1906),字敬亭,号儒三,汉阳县柏泉(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15岁入县学,17岁为廪生,24岁列副榜,32岁中举。初任水部郎官,不久改任知县,又改选为蕲水县学官,候选国子监学正。后弃官退居,以著书立说和教子孙读书为乐事。
著述有《四书骈字集解》、《啸孙轩攒存》、《啸孙轩诗文集》、《春秋分合纂》等。清同治六年(1867年)汉阳县编修县志,被聘为分纂,后因赴京而未终其事。次年回乡,新志告成,谬误甚多而遭邑人批评。张行简著《汉阳县志沿革表疑》,对新志《沿革表》中的疑点一一考证,又偕同学许盛春著《汉阳县志校》,纠正新志讹谬数十条。光绪十年(1884年)独自编纂印行《汉阳县识》,知县濮文昶称其为“以邑人谈邑事,易于传信。括以《三略》,附以《七录》,若网若纲,要而不繁,简而不漏。”此外校刊书籍有《来青园诗文集》、《郪啸轩诗文集》(并编次年谱)、《张氏诒糓遗集》、《榘选公文集》、《张氏墨存》等。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在家乡西湖中绳草场旁黄脚湖修筑“救命墩”一座,以救助夏秋水涨船舶翻覆溺水之人。
潘光义(1844—1926),汉川县潘家垴(今属东西湖区新沟镇县河大队)人,县诸生。有功德心,重公益事,地方修桥梁,补道路,设义渡,培义冢,无不乐意捐助。当地长期以青泥湖水泛滥为忧,潘光义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召集四邻乡绅、要人,建造堤垸,垸名为“永盛垸”。随后,还组织修建了北闸。
密昌墀(1852—1919年),字丹阶,号孑公,汉阳县北乡巨龙岗兰图嘴(今属东西湖区东山农场)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任山西徐沟县知县。密勤于民事,常轻骑简从下乡察访,因而有“密青天”之誉。1899年,奉旨进京,朝见慈禧和光绪,陈述时政得失,评价当代人物,并谓“太后不可不慈,圣上不可不孝”,听者为之动容。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仓皇出逃西安,路过徐沟,密得召见,力陈两宫出走是不顾社稷安危的失策,同时对义和团颇多诋毁。次日,慈禧、光绪驻罗村,密看到太监向村民勒索布匹,即厉声呵斥,并借机斥责误国的王公大臣,后终以“大不敬”的罪名免职。1901年初夏,八国联军直逼山西,守土者兵溃官逃,省城一片惊惶。密临危受命,代理平定州知州。因安抚官兵、调护人民,成绩卓著,1901年冬,补授绛州州官。数月后,被山西巡抚岑春煊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罢官。密离任时两袖清风,谢绝地方绅民馈赠,卖书还乡。
1902年秋,有河南河道总督、湖广总督、湖南巡抚相召,密三次婉拒,隐居乡里,以教书为生。1905年,家乡遭水灾,密力劝湖广总督张之洞开仓“平粜”,救活很多灾民。为了根治水患,密倡议修筑平城垸,历尽艰辛,多方奔走筹措经费。于1918年动工,1919年夏,西段大堤基本竣工。不料,因汉江上游干堤狮子口段溃堤,被洪峰冲垮,前功尽弃。
1907年,张之洞下令拆除汉口城垣,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硚口至江汉路一段),并将地基变价出售,用来赎买“比国租界”地皮。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密不畏权势,肩负绅商重托,先后向张上了“两禀一书”表示反对,指出这是“官吏扎台,巧夺民利”,进而责以大义,晓以利害,终于使张收回成命,另行筹款交付比利时,并将修筑后城马路事改为官商合办。随后,密又赞助夏口厅同知冯筼,利用拆城旧砖,将堤街(今长堤街)外大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密主持校务,还曾参与筹建夏口厅劝学所。成为硚口地区公办教育的创始人。
1909年,密任湖广咨议局议员。清政府与英、法等国银行团草签借款合同,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送给外国人,武汉各界群起反对。密与刘心源、张伯烈作为湖北商办铁路协会代表进京请愿。入京后,密等与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严辞辩驳,据理力争,一再要求拒外债、保利权、归商办。几经周折,使借款草约未能批准生效。两路收归国有后,由官商合办,密不占一席,也不荐一人。
中华民国成立后,密囿于传统观念,不肯剪辫而在头顶挽一高髻,佯狂自恣,自号“魋结老道”,人称“密疯子”。1917年,应聘为《夏口县志》审稿,不及看到该书印成,即病逝于汉口。
密善于诗文,蜚声江汉。底稿多随手散佚,其学生及子孙虽有辑录,但未付梓。宦诲之所编的《汉上消闲集》卷首载其文2篇、诗89首;众口争传的上张之洞两禀一书则被收入《夏口县志》。
潘德海(1856—1916),字为山,夏口县五区三家店上塆(今属东西湖区三店农场)人。幼年入塾读书即能成诵。咸丰同治年间战乱频仍,家产全遭破坏,于是弃学经商,足迹几乎遍及各省。在京城受到一些名公巨卿的青睐,因以纳粮铨叙候选州同,加五品衔。他无意于功名,回到家乡,先后在汉口创办元通转运局、乾记质当行、恒昌轧花厂等。十年之间,惨淡经营,且因仗义疏财,耗损巨资。后组织汇泰猪鬃号,形势才好转。他尤好施与,对于亲戚、同乡中贫困的人,都给予周济,毫不吝啬或厌倦。尽管家境兴旺,却勤劳俭朴,自强不息。
潘德海妻刘氏,有古代贤女之风。丈夫早年漫游四方,常年在外,其大哥疾病缠身,且不善于持家,二哥早逝。爹娘在堂,儿女绕膝,刘氏一人刻苦支撑家务,上敬父母,下育子女,妻代夫职。丈夫一度受连累避难芜湖,她千里迢迢带领孩子前去探视,不久一起回归。丈夫去世后,按其意愿,治家实行“三训”:济人、勤俭、读书。当地士绅张碧泉在汉口创办道心女学校,她捐赠千金以助。其他如赈米施棺等善行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