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5年)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3/02/06 - 23:00


  《荷花灯》舞领头的一人一手拿花树,另一手拿一个小纸人,表示童子爱花,为了加强节目的气氛,他们将执花灯的人增加到12人,将一人执鱼改为五人执蝶,由18个7至10岁的少儿参加表演,经创作后的《荷花灯》表演队伍有了一定规模,表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深受群众欢迎。
  《荷花灯》舞是南街村人主要歌颂太平盛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衬托节日的喜庆气氛为目的,以舞蹈形式为载体,含有民俗、历史、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荷花灯》也记名为《盆灯》,由于《荷花灯》是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风俗性、群众性的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历史上没有得到官方和社会上层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另外,这种舞蹈形式一直是口传心授,所以说并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和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
  2011年2月荷花灯被列入第二批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周顺被命名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小东门高跷
  小东门高跷存在于尉氏县城关镇小东门村。
  高跷,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高跷在尉氏县流传最广,也是历史久远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尉氏县的高跷有文跷和武跷之分,文跷重于扭和踩,武跷以表演特技为主,而小东门高跷则属于武跷。尉氏县小东门的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爬天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又"、 "拉死驴"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高跷的参与者也十分普遍,下至三四岁的娃娃,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踩上高跷,稍一化妆,穿上或自缝或购买的古戏装,便可边蹈边舞。高跷的扮相旧时一般按古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化妆,也有按传统戏中的人物造型去化妆。但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尉氏的高跷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有古装改现代装,也有其他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的节目。
  2008年9月,小东门高跷被列入第一批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2月,孙分被命名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5、民间音乐类:
  拉洋片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也叫拉大片),邢庄乡芦墓张的拉洋片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拉洋片的表演者常为一人,使用的道具为一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有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用演唱的形式对观众所看到的胶片内容进行讲解,在演唱的同时用锣、鼓、镲配以伴奏,直至表演结束。
  拉洋片的唱词为上下句,通常上句落仄声,下句落平生,上句起韵,下句入韵,一韵到底,唱词均以七言为基本,句式中可嵌字,每段唱词少则四句,多则七、八句,演唱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语言幽默、诙谐,加之由上而下的滑音拖腔,形成独特的风格。
  20世纪50年代,各工厂、机关、学校为配合各项政治运动,拉洋片表演日趋增多,到1966年,拉洋片被禁止,目前,拉洋片已经基本绝迹,仅有芦墓张的宋长庄仍从事此种艺术形式、拉洋片第三代传承人常年下乡进行表演,演出地点遍及尉氏县,开封各大公园,洛阳市各大公园等地,深受观众的喜爱。
  2011年2月拉洋片被列入第二批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宋长庄被命名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6、曲艺类:
  小仪凤三弦
  小仪凤三弦,全称仪凤小鼓三弦,简称小仪凤。据尉氏县志记载,小仪凤三弦起源于清朝,发源于尉氏,是尉氏独有之曲种,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小仪风三弦的创始人李建瑞先生是一位博学的儒生,由于他家庭富裕,经常和一些文人雅士在一起谈天说地,以诗会友。后来因屡试不第,遂无意于功名。他热爱曲艺,精通音律,在开封大调曲、开封鼓子曲、道情、开封民间小调的基础上,他自创唱腔,整编曲目、书目,演变成了自成一派的三弦书曲艺形式,由于他的三弦书唱腔优美,唱词高雅文明,故名为"小仪凤三弦"。
  小仪凤三弦是一种板腔音乐,是曲艺中的稀有曲种,所用乐器有小鼓三弦,其次是坠琴、二胡或琵琶,古筝可增可减。在唱腔技艺上,吐字清晰,唱口很粘,音韵流畅,交代清楚,调式变化多样。它的调式有"三腔四送"、"大五板"、"小五板"、"大叹腔"、"小叹腔"、"平腔"、"花腔送板"等曲调,根据剧情、演员的表演,随时变换唱腔,达到一定的演出效果。
  2014年12月,小仪凤三弦被列入第四批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民俗类:
  (1)石潭龙王庙会
  据清嘉庆元年《增修石潭龙王庙会碑》记载:龙王庙自唐创建,占地十四余亩,房屋十三间,自建以来,香火旺盛,历永久而为废,石潭龙王庙以前曾叫"九旭宫", 有一个传说:唐朝时,为保老百姓风调雨顺,龙王显灵,显灵后坐落于石潭,当地百姓为敬仰他,便修建了龙王庙,庙顶为九拢瓦,因此龙王庙起名为"九旭宫",后来到了清朝又被称为"龙王庙"。龙王庙自唐至清,香火极盛,清康熙年间又对龙王庙进行了增修,乾隆乙酉年间又重修,嘉庆六年(丙辰)又对龙王庙进行了增修,在同治戌辰夏季,"黄流泛滥,遍为泽国,三间廊屋立颓,几致风雨莫蔽,五六尊塑像顿坏…"后在清同治十一年又进行了重修,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1958年庙宇又被扒掉毁坏,仅剩下一座八卦琉璃亭,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八卦琉璃亭以"四旧"名义被毁,1991年对龙王庙及八卦亭进行了重建,并保存至今。
  石潭龙王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祭祀龙王,祈福攘灾,以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龙王庙会的会期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三月二十二日,在庙会期间,本地与外地香客数万人云集于此,庙会为香客提供各种义务服务。为了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又搭戏台(每年三座)唱戏三天及举办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用于酬神娱人,庙会一般以居住地为单位组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规范周全、行善助善是庙会活动的主旨。在多年的庙会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程序,香客们烧香、叩拜后,焚烧香塔、焚表、许愿、祈福、取八角琉璃井内之水洗脸饮用,寓意祛病消灾。
  石潭龙王庙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酬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活动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活动,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仪式,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3年1月,石潭龙王庙会被列入第三批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北闹泰山庙会
  北闹泰山庙会历史源远流长,起始年代无史料详细记载。听老辈人讲,北闹的泰山庙会起源于唐朝时期,据清朝嘉庆年问的《重修拜殿碑文》记载, "闹店傍官道而西庙有泰山之神殿……经年岁之久远……集周乎四时招来偏于八方远瞻之。"可见北闹泰山庙会延续至今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北闹泰山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来自四方,都以求神灵护佑,祈福禳灾,求子祛病,求平安顺当、商贸兴旺等为内涵,其实质是大众用民俗文化活动展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