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辞祖出殡把灵柩运送到埋葬或寄放的地方,民间称“出殡”,亦叫“出棺”、“发引”。是丧事活动的高潮。出殡要择日,民间讲究夫妇有一人亡者,必须选在单日,双亡则单日、双日均可。出殡具体时间一般为早饭后即起灵出殡,最迟者,不可超过中午时分。对于应在单葬而因故必须在双日殡埋的,则要到午后进行。
出殡前,为方便各家亲友吊唁,丧家多在大门旁搭起“灵棚”。并在响器的吹奏声中,将灵柩由灵堂移置灵棚,叫“移灵”。50年代前,搭灵棚移灵多见于少数富豪人家。50年代后,大多人家也都搭灵棚移灵并请起了响器。60年代移灵被当作四旧取缔,70年代后又渐恢复。80年代始,民间搭灵棚又已成风。出殡前夕,喜丧者要设晚祭朝祖。朝祖是为亡者“饯行”。是夜,孝子要在祖先堂行四叩礼,跪读告词。雇有乐班者,要使其尽情吹奏,俗称“闹丧戏”。闹丧戏时,村邻纷纷到来,一齐在“咳”声中将灵柩三抬三放,表示为挽车送行。当日夜深,孝子还要逐户跪谢,谓之“谢灯”。
出殡早晨,孝子要到祖先堂前,行晨省辞祖礼,并将亡者的一件上衣,放在大门外的纸马上点燃。
出殡时,抬棺人先把灵柩从灵堂内抬至外面置于两根长板凳上,所有孝子均着孝衫孝服,手拄“哀杖”,怀揣“富贵馍”,长子抱“灵牌”、长孙扛“引魂幡”,长媳或长孙媳头顶“老盆”(实际由别人随后捧着置于其头上)手提“衣饭罐”齐聚灵前。长孙所扛引魂幡也称招魂幡,用刚折下的柳木棍或竹木棍做成,上挑一冠状华盖,外飘彩带纸幡,下垂罩有素网的白条幅,幅上写“已故某某之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50年代初民间习以引魂幡作为亡者财产和宗祧继承人身份的标志,一般由长子或长孙扛幡。若亡者无子孙,多把幡与老盆一起置于灵柩之上。50年代中期开始,引魂幡渐被花圈取代,抱灵牌也多改为捧亡者的像框。引魂幡虽然在乡村仍具有财产和宗祧继承标志的作用,但为争夺扛幡权力的事已很少见。待灵柩由持事人置于龙杠上抬出大门外后,长媳把“老盆”交给其夫带至坟上,封入墓中。大多地方则由其夫接过举起来摔碎于地,俗称“摔老盆”。之后送殡队伍由本族一男性长者或亡者女婿在前领路,沿途撒发纸钱,俗称“发买路钱”。其后为捧纸扎者,纸扎多者,有用十数人以至数十人捧拿者。纸扎中有各种人物,诸如金童、玉女之类,有动物,有用具、有舟车、有建筑物、有各种摇钱树、聚宝盆等臆造品,现代多为花圈和纸制生活用品,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纸扎后为响器班,接着是男孝子,抱灵牌扛幡的在前,其他人相随。灵柩在其后,灵柩前拴一丈余长的白布,由扛幡孝子(长子或长孙)用肩背拉之,俗称“拉灵”、“拉纤”。合葬者,要把先亡人之灵牌置于椅子上抬着,同灵柩一起由其次子拉灵。灵柩后为女孝子以及亲友中“送殡”者。男女孝子均由人搀扶,男孝子多由表兄弟搀扶,女孝子如亡者之女也由表兄弟搀扶,儿媳、孙媳则由其娘家兄弟搀扶。如亡者有早故的儿女,亡者孙辈要怀抱其牌位一起送殡,并身兼二职,自己哭一声“爷(奶)”,还要替早故的父(母)哭一声“爹(娘)”。
送殡队伍凡行至十字路口,诸孝眷都要面向灵柩跪地烧纸致祭。孝子主祭,称“外遣礼”,土官主祭称“祭道礼”。如为“喜丧”,民间颇兴“路祭”。路祭者有娘舅家和至亲厚友;也有乡邻沿道旁居住者,路祭时路上横置一长凳或一桌子相拦,桌凳上放有祭品或香烟之类。路祭或抬杠者歇息换人时,孝子都要叩头谢孝和跪地等候。灵柩行至要道或坎坷难行的道路,孝子也要跪地致谢或另加犒赏。洛阳一带多由前行撒纸钱的女婿掏腰包。
7、入茔安葬灵柩入茔后置于墓穴中叫“安葬”,又称“下葬”、“埋人”等。送殡队伍临近茔地时,抬棺者要甩开孝眷,紧跑几步,抬至挖好之墓边,俗称“抢茔”、“抢葬”。下葬前,多由长子先下墓室中烧纸和清理墓室,将土工故意留下的活路干完,称“最后待侯老人”,也称“抢元宝”。清理后要躺一下,俗称“暖井”。也有让媳妇、女儿、孙女等下道入圹,一边作打扫除尘状,一边口念“家要富,扫坟墓”,俗称“扫堂”。下葬时,众执事和封墓人齐抬灵柩在墓道上小憩后,以绳系棺,绁入墓中,有墓室者,推棺入圹,然后,死者长子或阴阳先生下墓分舍正位,门婿辈也下去亲拭棺盖,铺以铭旌之类,再割下末梢,以寓后继有人。有的还放些五谷杂粮,长明灯、食品罐也置之灵柩旁边。长子上来时,还要抓把土带上,称“富贵土”,俗以为此土放入家中粮仓可使后代发家。封墓时,有墓室者先将墓室堵以石板,然后,由长子先填几锨土后,土工便开始填土。在偃师一带,当棺或墓室被盖住一层土时,众孝眷要沿墓道周围正走三圈、倒走三圈,行“圆墓”礼,圆墓时要将手中的“富贵馍”掷于墓内,称“蓄食”。回民下葬时,要先在清理好的墓坑内撒以香料,然后,将遗体从塔布内抬出,慢慢放入坑内,头北脚南,面向西方。放好后,再解开头带、腰带、脚带,全身撒上香料,但不准有任何殉葬品。当坟头堆成后,孝子将幡、哀杖分别插于坟头和坟堆前、并将全部送殡之纸扎烧掉。所堆坟头讲究单丧为椭圆形,合葬为圆形。河南回民的坟头为平顶长梯形立方体,满族则为长方形而又近似半圆台体。随后即背起抬棺下葬所用的绳索返回,有的则拖在地上拉回,称作“拉富贵”。众孝眷到家时,大门口早已放一泔水盆,盆上放把菜刀和笊篱,水中放若干铜钱或硬币。孝子们用刀在盆沿磨几下,再用笊篱到盆中捞一下,叫“捞富贵”,以为谁捞得钱多,谁的福气就大。
8、除丧守孝亡者安葬后,其亲属处理丧后工作,称“除丧”。首先在出殡后,由族人或厨师清理灵堂,焚烧铺草遗物。遗物晾晒后,要分给子女。
其次在葬后第二天,孝子要行酬谢和回送礼,俗也称“谢孝”、“收泪”。谢孝时要挨门挨户向乡里邻居磕头。对于舅、姑、姨等近亲,要携礼登门谢孝。尤其重视到舅家的谢孝。
再者还要行“出殃”礼,俗称“出殃煞”或直称“出魂”。出殃时间多在入殓后至殡埋后一两天之间的夜晚。届时,丧家准备酒菜设祭,并把家中所有门户大开,再举家外出躲避,鸡犬不留,以便灵魂顺利“出走”。丧家门前还要悬挂出殃标志。待出殃时辰过后,丧家回到门外放炮三个,而后敲锣遍及屋内外,有的则从院外向内隔墙扔一扁担,表示死者灵魂已离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许多人已知出殃为迷信之举,至今民间丧礼中虽然仍可得见,但多数仅视为一种悼念死者的形式而已。
在河南民间,尊亲死后,孝子要在一定时期内穿孝并停止娱乐和交际,俗称“守孝”。旧时守孝期限一般为三年。守孝期间,所穿孝服主要是白鞋。初丧所穿白鞋上幔的白布只许烂掉而不能拆掉。儿、媳、女儿要穿自做的白布鞋,一般一年一双,父死穿一双即可,母死则要穿二至三年。孝布只在守孝期举行祭奠活动时戴。女子在守孝期,头饰一律用白色,男子亦有在帽沿上缀一白布条以示守孝。重孝子在守孝期内不理发不刮胡子。清代和民国时期在外居官者为给父母守孝,多有请假或辞官回家直至守孝三年期满方参与政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工作人员的父母亡故后可请假回家料理丧事,等父母安葬后,即返回工作单位,至过周年时再回家。并臂带黑袖箍以示悼念和守孝。
家人去世,第一年春节门上不贴对联,不走亲戚;第二年春节贴蓝或绿对联;第三年春节始恢复贴红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