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265~316年)265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王朝,仍以洛阳为国都。280年,西晋出兵江南,灭掉孙吴政权,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中国再次恢复统一。
西晋在政区建置上基本因袭曹魏,国都洛阳等地设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为中央直辖区,统辖区域与曹魏时期相比有所扩大,郡县数量增加。地方政权实行州、郡、县3级制,并大加分封宗室,全国各地设置了众多封国。当时全国共设19个州(司、兖、豫、冀、并、幽、平、雍、秦、凉、梁、益、宁、青、徐、荆、扬、交、广),在西北地区设西域长史府,各地所封王国相当于郡。
据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的行政区划,河南省分属司、豫、兖、荆等州辖治。各州所属郡(国)县情况如下:
1、司州
河南郡:洛阳(国都,司隶校尉、河南尹均驻城内,洛阳市东)、河南(洛阳市)、巩县(巩县西南)、河阴(孟津县北)、新安(渑池县东)、缑氏(偃师县东南)、阳城(登封县东南)、新城(伊川县西南)、陆浑(嵩县东北)、梁县(临汝县西)、阳翟(禹县)、成皋(荥阳县西北)、偃师(偃师县东南)。
荥阳郡:荥阳(郡治,荥阳县东北)、京县(郑州市西南)、密县(密县东南)、卷县(原阳县西)、阳武(原阳县东南)、苑陵(新郑县东北)、中牟(中牟县东)、开封(开封市南)。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北)、湖县(灵宝县西)、陕县(三门峡市西)、宜阳(宜阳县西)、黾池(洛宁县西)。
上洛郡:卢氏(卢氏县)。
汲郡:汲县(郡治,汲县西)、朝歌(淇县)、共县(辉县)、林虑(林县)、获嘉(新乡市西)、修武(获嘉县)。
河内郡:野王(郡治,沁阳县)、州县(温县东北)、怀县(武陟县西南)、平皋(温县东)、河阳(孟县西)、沁水(济源县东)、轵县(济源县南)、山阳(焦作市东南)、温县(温县西)、武德(武陟县东)。
魏郡:长乐(安阳市东)、安阳(安阳市南)、荡阴(汤阴县)、内黄(内黄县西北)、黎阳(浚县东北)。
顿丘郡:顿丘(郡治,清丰县西南)、繁阳(内黄县西北)、阴安(南乐县西南)、卫县(清丰县南)。
2、豫州
颍川郡:许昌(郡治,许昌市东)、长社(长葛县东北)、颍阴(许昌市)、临颍(临颍县西北)、郾县(郾城县西南)、邵陵(漯河市东)、鄢陵(鄢陵县北)、新汲(扶沟县西南)、长平(西华县东北)。
汝南郡(汝南郡名称据《晋书》卷14《地理》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为汝南国):新息(郡治,息县)、南安阳(息县西)、安成(平舆县南)、慎阳(正阳县北)、北宜春(确山县东)、朗陵(确山县南)、阳安(确山县北)、上蔡(上蔡县西南)、平舆(平舆县北)、定颍(西平县东北)、灈阳(遂平县东)、南顿(项城县西)、汝阳(周口市西南)、吴房(遂平县)、西平(舞阳县东南)。
襄城郡:襄城(郡治,襄城县)、繁昌(临颍县西北)、郏县(郏县)、定陵(舞阳县北)、父城(平顶山市西北)、昆阳(叶县)、舞阳(舞阳县西北)。
梁国:睢阳(治所,商丘县)、蒙县(商丘市东北)、虞县(虞城县北)、宁陵(宁陵县东南)、谷熟(商丘县东南)、项县(沈丘县)、阳夏(太康县)、武平(鹿邑县西北)、苦县(鹿邑县)、鄢县(柘城县北)
汝阴郡:新蔡(新蔡县)、褒信(新蔡县南)。
弋阳郡:弋阳(郡治,潢川县西)、西阳(光山县西南)、軑县(罗山县东)、期思(淮滨县东南)。
安丰郡:安丰(固始县东南)、雩娄(商城县东)、蓼县(固始县北)。
3、兖州
陈留国(陈留国名称据《晋书》卷14《地理》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为陈留郡):小黄(治所,开封县东北)、浚仪(开封市)、封丘(封丘县西南)、酸枣(延津县西南)、济阳(兰考县东北)、长垣(长垣县东北)、雍丘(杞县)、尉氏(尉氏县)、襄邑(睢县)、外黄(兰考县东南)、扶沟(扶沟县东北)。
濮阳国:濮阳(治所,濮阳县南)、白马(滑县东)、燕县(长垣县西)。
4、荆州
南阳国:宛县(治所,南阳市)、西鄂(南阳市北)、雉县(南召县东南)、鲁阳(鲁山县)、犨县(鲁山县东南)、淯阳(新野县北)、博望(南阳市东北)、堵阳(方城县)、叶县(叶县西南)、舞阴(社旗县东)、比阳(泌阳县)、涅阳(邓县东北)、冠军(邓县西北)、郦县(内乡县北)。
义阳国:新野(治所,新野县)、穰县(邓县)、平氏(唐河县东南)、朝阳(新野县西南)、义阳(信阳市西北)、棘阳(唐河县西北)、钟武县(信阳市)、平春(信阳市西北)、鄳县(罗山县西)。
南乡郡:析县(西峡县)、顺阳(淅川县南)、丹水(淅川县西南)、南乡(淅川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