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间结婚传统礼俗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2/09/02 - 21:39

河南民间结婚传统礼俗,要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俗称“看好儿”、“滤好儿”、“约日子”。在旧社会,多请人预卜婚期。婚期选定后,再备礼携带婚书去通知女方,俗称“送好儿”、“提日子”,似“六礼”中之“请期”。沁阳一带“送好儿”,要给女方送数百根到上千根甜麻糖(一种油炸食品)。女方接礼后,将麻糖分送亲友街坊以告婚期,并据所送麻糖数,准备“陪嫁”礼品。一旦婚书送到女家,女方同意后,就不能轻易改动婚期,林县人以为“择号已定,不许移动,后移死婆,前移死公”,实际上是怕女方再找麻烦,误了婚期。

“送好儿”之后,亲友及四邻按远近亲疏向嫁女送礼,诸如布料、衣物、床单、梳妆用具等。这些礼品在结婚之日要统统装入箱柜中赔送女子,也叫“添箱”。在沁阳,凡接受女家“送好儿”麻糖者,必须给女子添箱,否则为失礼。豫西一带,婚前三五日,邻居还要给将出嫁女子端一碗饺子或其他面食吃,叫“送汤”或“送饭”。

结婚日,亲友及街坊要赠送礼品,古称“打鸿”,俗称“行人情”。礼品按远近亲疏而有别。70年代以前,关系近的,多送脸盆、暖水瓶、镜框、床单、被面或现金等;一般关系的街坊,或送一张画,或一幅对联即可表庆贺之情。80年代始,人情礼越行越重。礼金从数元升至数十元,有不少人已不堪此重负,但因风习使然,只好勉强为之。

50年代以前,女子出嫁前,要进行的“开脸”俗,60年代始渐衰。女子出嫁前,多去理发店理发美容。结婚前一天,男方要再次向女方赠送礼物,叫“下礼”。下礼中必不可少的是新娘的嫁衣。旧时嫁衣中最重要的是红棉袄,结婚之日必须穿着红棉袄,据说穿红棉袄寓意婆家生活厚实富裕。60年代后,红棉袄嫁衣渐被各种时兴服装取代,但少数乡村仍有人沿此习。下礼中,还有送女方一只涂以红色的黄母鸡的,以示“以命换命”之意。实为古代“雁礼”之变异。送下礼时,媒人要手提两个酒壶,壶嘴插以柏枝和艾枝,以取“百无妨碍”之吉利。女方接礼后,需回赠新郎一身衣服与各种表示趋吉避邪意义的物品,如回送陈曲、酒酵,以示双方共同发家;回送米面、食盐,表示米面夫妻二人合缘份;回送柏枝、绒花,表示四季长青,荣华富贵;回送大葱艾枝,表示聪明伶俐和夫妻恩爱等。今下礼之俗仍存,但其迷信色彩渐淡。

女子出嫁的妆奁,在婚日或婚日前一天,由男方派人去搬运。豫东民权、杞县一带,则是女方请人把嫁妆抬送到男方,俗称“抬嫁妆”,又叫“娶嫁妆”、“搬嫁妆”、“过嫁妆”及“抬箱子”等。抬嫁妆时,女方所有的妆奁都系上三个红布条,箱柜底部还放以压箱钱和花生、红枣、核桃、糖等四样果品。男方在赠送女方“装箱钱”和“掌匙钱”后,便可抬走。在偃师一带,抬嫁妆者可在途中将箱子锁打开,取出压箱钱和果品,俗称“偷箱子”。一般多在嫁妆抬到家后,趁街坊邻居观看之机,压箱钱和四色果品由抬嫁妆的人哄抢净光,以为酬谢。沁阳等地,嫁妆到家后,还要先由公爹或长兄将箱柜里的物件从上而下翻看一遍,俗称“翻箱底”。

结婚前夜,男方须布置好新房,新郎此夜必宿于新房,并要有弟、侄辈陪伴压床,俗称“暖房”。家境富裕的还请响器班子助兴。在豫西、豫东、许昌、光山等地,暖房之夜,要请一位长辈妇女行铺床礼,铺床人要边铺床边诵“铺床歌”,并把花生、糖果、红枣等抛撒给看热闹的人。在豫南商城、光山一带,铺床人还要在床的四角放上四个白萝卜,四个鸡蛋,以祝新人生男孩。新房门旁要挂一块肉一条鱼以避邪,名叫“喂老虎”。

结婚日,要行迎娶礼。河南迎娶礼有两种形式:一为“迎亲”,届时,新郎亲到女家;一为“等亲”,新郎不去女家,在家等候。

民间迎娶用具,50年代以前,多用花轿,因贫富不同,轿数也不同。有1顶、2顶、4顶、8顶轿之分的。贫困人家,也有用马、牛牲畜车的。豫东豫西南一带民间贫者多用“席卜楞牛车”。50年代后期以来,结婚用轿、车者日渐减少,新郎新娘身披红绿绸子,胸前挂朵大红花,或骑一匹大马,或骑自行车,两家相距近者也有步行的,民间称为“文明结婚”。70年代后大都用自行车、汽车和拖拉机迎娶。

结婚之日,男家门前鼓乐喧天,红喜联、红双喜字已贴于大门、堂屋和其他门窗、器物之上。是日清晨,男方起早便去迎亲。相传新娘在日出后到家最吉利。讲究尽早抢在同路娶亲者之前,俗称“抢轿”。民国时期,官宦富豪之家,若亲家相距较远,为“抢早”,女方多在婚日前几天便将新娘及嫁妆护送到男家附近房院,俗称“扎公馆”,以便婚礼按时进行。

迎亲队伍出发前,早已打发两人先带礼去女方家报信。豫西一带要送“连刀肉”一块,“连根葱”两根,以示“骨肉相连”。豫东虞城等地则送“曲砖”(曲砖,一种做醋用的酵母,形状如方砖,故名)一块,“坐机板”一个。所送“曲砖”要在女方发轿时让新娘嫂嫂在门坎上摔成两段,门外的归新郎,门内的留娘家,意为两家都“发”。“坐机板”本为民间妇女织布时所坐,此处借织布为“致富”的谐音。豫北林县则送两包米面、两管棉花、两包食盐、两包石子及一束艾,以祝新婚夫妇丰衣足食、夫妻恩爱、诚心实意相处。

迎亲队伍出发时,放三响花炮与一挂鞭炮,请有响器班子的便开乐齐奏。新郎披红戴花,由数名男女迎客相陪,起轿出村,迎新娘的花轿内坐一新郎的弟侄辈儿童,叫“压轿孩”。轿前走一二执事,腋夹红毡,手提鞭炮,一路逢村过店皆鸣炮奏乐。有两家相距近者故意绕远路,以显示荣耀。迎亲队伍中,新郎之弟要用扁担挑一牛笼嘴,里面放一个红公鸡,一束艾,两根连根葱,走在迎亲队伍之间,所谓“挑鸡”。到新娘家后,女方要把葱、艾留下,再放一只母鸡让挑鸡人挑回。豫东、豫南等地,把此鸡叫“长命鸡”。长命鸡只能卖不能杀,卖鸡的钱也定要买盐食用。偃师一带挑鸡不用活鸡,而用木雕鸳鸯。这是租赁花轿时随轿所带。

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外,放三响花炮报信。女家要出人迎接至门口,先赠压轿孩儿礼钱后迎客人进家。讲究之家要让新郎行祭祖礼,礼毕,设宴招待迎亲人。宴间,男家迎客要伺机“偷”女家一样小物件如酒杯、壶盖、筷子之类带走,叫“偷富”。待女家送客到男家,在宴间也要“偷富”,等三天回门时双方再交换所“偷”之物。沁阳等地招待迎亲者要用四盘糖果,以示新郎“摘果”之意。安阳一带,设宴毕,先送新郎到门外轿中静等新娘上轿,俗称“蹲女婿”,据说此举在于考验新郎之耐性,实为让众乡邻认识新郎。

迎亲队伍一到女家,女家便要为嫁女梳妆。梳妆后的新娘,身穿嫁衣,头蒙红布,鞋内放几枚铜钱以待上轿。新娘临上轿,长辈对其反复叮嘱:今后要孝敬公婆,夫妻和睦等话语。然后新娘怀揣一面镜,手抱一花瓶,或由兄弟背上轿,或坐在椅子上由兄弟抬到轿前,让女迎客搀扶上轿。花轿在鞭炮声中起程,新娘兄弟数人扶轿相随,俗称“帮轿”。随花轿前往送新娘的亲属俗称“送客”。男送客一般则是新娘的舅、叔、伯、兄、弟等,女送客则是新娘的妗、姑、姨、嫂等人。

一路上,鼓乐在前,花轿居中,送客在后。花轿忌走重道,逢村过店仍要鸣炮奏乐,如遇巨石、大树、庙宇、桥、井等,必以红毡遮盖,再贴上红喜字避鬼祟。过村店时,有爱热闹的人用长凳横放路中,上放烟酒挡轿,请响器班子献艺,俗称“挡喜”。途中,若有两家迎亲队伍相遇,需互换红花、红喜字和燃放鞭炮相庆。在林县,花轿返回新郎村庄,新郎的亲朋好友多到轿前点燃火鞭庆贺,俗称“助鞭”。

花轿行到新郎门前时,由新郎兄长持谷草火把燎轿门后,再由一人一手用火钳夹一烧红的犁铧,口称“犁铧本是金,称它为老君,烧红谁也不敢侵”,一手端醋或水,将其浇于犁铧上哧哧啦啦冒烟绕轿三周以避邪,俗称“打醋坛”。打醋坛者边绕轿边念“打醋坛歌”,多是避邪祝吉之意。如沁阳一带《打醋坛歌》:花轿到门前,请我打醋坛,我说我不会,主家有意见,无法住下推,只好胡编编:新人到门前,街坊邻居都喜欢,下边点火把,上边放火鞭,火把着的旺,没有火鞭响得喧。婆递杼,姑娘搀,亲戚朋友转红毡。一块檀香木,雕刻骏马鞍,新人迈过去,四季保平安。搀到当院内,二人同拜天,夫妇跪在地,共同发誓言,你恩我爱成婚配,同甘共苦过百年。拜天堂,拜地堂,然后再拜二爹娘,亲戚朋友都拜过,二人入洞房。叫秋菊和海棠,开开柜,开开箱,取出新人嫁衣裳,梳头擦脸巧梳妆。喜逢黄道日,妖魔不敢挡。”最后高呼:“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

分类标签: 结婚,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