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人进口,被视作喜事,要向亲友报喜。凡生第一胎,皆先向婴儿外祖母家“报喜”。第二胎如生异性,也要报喜。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谓“小喜”。如闻“大喜”,亲友邻居皆交口称“好”;“小喜”者则称“也好”。生子报喜,讲究人家要写一“报喜帖”置于一小红木匣中。报喜时所带礼品一般多为油制品、面食,如麻糖、油条、油饼、糕点以及红糖、鸡蛋等,以原粮为礼者多用绿豆、小米。有的还配上一坛酒、一只鸡、一只绵羊或书本、花朵、鞭炮之类。报喜要有男女标记。报喜时,婴儿外祖母家一看见标记,便知报男报女。三门峡市一带报“大喜”拿油条、麻糖或鞭炮;报“小喜”拿油饼、花朵。沁阳一带“大喜”拿烧饼,“小喜”则拿麻糖,当地因此将女孩戏称“麻糖”。拮据之家,也有以喜饼厚薄分男女,厚饼为男,簿饼为女。渑池人报喜以绿豆、小米分男女。虞城人则用糕点、红糖分男女。商丘人以一封果子(糕点)为女,两封果子为男。安阳人爱用染红了的鸡蛋,如为男孩,则将红鸡蛋上用墨或锅灰作色点一点,女则不点;也有不点点者,干脆以双数报男,单数报女。豫南商城人报男时在礼物上放本书,报女时则放一朵花。驻马店一带用一只活公鸡作“大喜”的标记,母鸡则为“小喜”的标记。修武人报喜麻糖中间有棱者为“大喜”,无棱者为“小喜”。
携礼报喜时,多提篮、提筐或背“钱褡儿”,也有抬以“食盒”者。届时将区别男女的标记置于篮上、筐上或食盒上。未用标记者,报喜人要用左右以示男女,左肩抬、左臂㧟、左手提才为男,反之为女。
报喜人临门时,娘家皆热情款待。托人报喜者,娘家还要给报喜人赠“喜钱”,或以一条裤子大小的布料相送,称“跑腿裤”。饭食招待时要待以蒸馍、、油饼等。但忌用面条招待报喜者,以避“面条会引起婴儿流鼻涕”之讳。报喜者告别时,外祖母家要赠外孙以“囤囤”,赠外孙女以手巾。无论外孙还是外孙女都要赠送用各色线缠绕成的约一斤重的线蛋儿,称“长命绳”。报喜者带回后,要置于婴儿的床头,为其缝衣时使用。此线一直可用至12岁。
60年代以后,民间生子报喜仪礼已简化,多由婴儿之父到其外祖母家说一声即可以。“大喜”、“小喜”的标记已不讲究。但民间生男生女所谓“大喜”、“小喜”的观念仍存。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用艾水给婴儿沐浴,称“洗三”。沐浴时,浴盆中多放硬币10枚,取“十全十美”之意。婴儿祖母在沐浴中要用一煮熟的鸡蛋从婴儿头顶开始,向下身滚动,直滚至脚底。一边滚一边口中还要祈祷着:“滚滚头,一生不用愁。滚滚手,富贵年年有。滚滚脚,长大能登科”等。然后给婴儿穿上准备好的新衣服。并烧香鸣炮摆供“酬谢送子娘娘”和宴请同族中长者及接生者吃“三天饭”。此俗古已有之,谓之“汤饼会”、“汤饼筵”。偃师、巩县一带,洗三时要给近邻送碗捞面条。柘城一带,婴儿外祖父也前来看外孙,俗称“送毛面”。
河南回民要在婴儿三天时(也有七天)到清真寺清阿訇用阿拉伯文命名,称“起经名”,也叫“起回回名”。
送米面也是婴儿出生后的一次重要庆贺活动。因米、面是此次活动必不可少的庆贺礼品,故称作“送米面”,也有称“送粥米”、“吃喜面条”、“等喜客”的。商丘人则称“送中米”。送米面的时间多在报喜时议定,一般多于女婴出生后第九天、男婴出生后第十二天进行,所谓“男十二女九”。也有和满月庆贺一起进行的,也称“做九”、“做十二”或“送月礼”。如逢日不吉利,则可提前一天,但不能推后。商丘一带人送米面,忌讳农历初五、十四、廿三和初八、十八、廿八。遇到此日便改换时间,可提前也可推后。
送米面之日,客人或㧟篮子,或担挑子,装以米面、鸡蛋、肉、红糖以及婴儿衣帽等物。60年代以前,豫东富裕人家送米面用“把斗子”,斗内用白面铺底,上摆鸡蛋、红糖、大米、江米、花布、衣裳以及金银首饰等。豫西人则用“食盒”送米面。食盒下层放肉类,中层放米面、鸡蛋,上层放衣帽,并用红纸封住,待到婴儿家村头时,由主家接客者将其封纸揭起。把食盒错开。用食盒者注重外观,多不注意内装礼品厚薄,较之挑篮内的礼品未必丰盛,只是排场而已。而挑篮内礼品多装得实在,装不满则被人笑话,故民间常称“装起盒子装不起挑子”。
婴儿家对送米面的客人以盛宴相待。面条为宴上必备品,谓之“吃喜面”,取其“缕缕长条象征婴儿长命”之意。方城民间习俗,凡与生子家沾亲带故者,不管带礼厚薄,均可携儿带女前往祝贺,尤其婴儿外祖父家往往倾家出动,致使有的主人因准备不足而疲于应酬闹出笑话。故俗称“娶起媳妇待不起米面客。”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满月婴儿要理发,俗称“剃胎毛”。做满月时,男孩多提前一二日,女孩则足月时做。此日,婴儿舅父一定参加。渑池县一带,来做满月的舅父要抱小外甥到灶君前,由婴孩祖母在旁祈祷着“报户口”。然后婴儿的祖父母拿出封钱若干赠与其舅父,并送婴儿两个馒头。在偃师等地,家中长辈还要抱婴儿到村中学校走一圈,以示小儿长大好学。做满月时,许多地方婴儿的邻里常以锅灰、墨汁涂在婴儿祖父母的脸上,以取乐贺喜。在林县,婴儿外祖母来做满月时多以“长命锁”挂在外孙脖上,并为其取“小名”。满月招待多为面条,俗称“喜面条”。
满月过后,外祖母家要择定吉日,渑池人多在婴儿出生四十天时,派人接婴儿母子来家小住,俗称“挪臊泊”、“转窝”或“请满月”等。所住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多为“男五天女四天”,意取“五大三粗”、“四大白胖”。上蔡、渑池等地,婴儿挪臊泊时要先由其祖母在其额头上或鼻头上涂以锅灰或墨点,到外祖母家后,再由外祖母改涂白粉,据说抹黑寓意“去时不识舅家之路”,抹白则寓意“舅家之路已熟,心中明白了”。沁阳县婴儿挪臊泊上路时,要在其衣服上扎以红布条或桃树枝之类以避邪。“挪臊泊”后一般由婴儿的祖父亲自接回,以应“爷叫孙儿,扎下根儿”之谚。光山人接婴儿返回时,要备馒头、挂面等“上门礼”,以赠婴儿的外祖母家。外祖母家再将此礼品分送近族各门。凡收礼品者,均要在婴儿母子离去以前,请其到家中“认门”,并赠婴儿以“上门钱”。民间十分讲究“不吃外甥上门礼”,故于婴儿母子“挪臊窝”离去时,多以加倍厚礼相赠,还要配以“长命线”、“长命锁”、手镯、项圈等。豫南诸县和许昌等地,外祖母家多赠小儿一只鸡,一只细瓷碗,谓之“长命鸡”、“长命碗”,祝福婴儿长命百岁、一生平安。
若为老年得子或前几胎生女而今生男时,小儿满月之日,同乡邻里用锅灰、墨汁或油漆等涂于其父脸上,更有甚者,还要令其面戴牲口笼头,脖挂驴围脖或尿壶等物,倒骑于驴背上,前有一人敲锣开道,在众人簇拥下游街志庆。婴儿出生100天,要“做百日”,或称“过百生”、“过百天”等。过百天不待客,多由自家人祝贺。方城多于是日包100个饺子全家人食用。在修武县等地,多喜欢用小麦面粉炸制“焦花”分送邻里,收到礼品者要回赠小儿“百岁钱”。今照相馆普及,各地婴儿过百天时,大都愿意将其抱至照相馆照“百天像”留念。
婴儿长至一年,称为“一周岁”、“一生儿”。庆祝“一生儿”叫“过头生儿”,为婴儿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庆贺活动,家长十分重视,尤其头胎婴儿的“头生儿”。是日,家人烧香祷告。富有家庭要将打制的银锁、项圈等首饰在这天为小儿带上。一般人家都以改善生活为庆,鸡蛋、面条为必食之物。许多家庭为预测子女未来,喜欢在桌上放上书本、鞭子、算盘和一些食物,挑逗小儿随意去抓,俗称“抓周”,以其所抓之物卜其长大后的职业和可能从事的工作。倘其小儿先抓书,则认为其长大后为文;抓鞭子将务农;抓算盘会算帐;抓食物者为好吃懒做。渑池一带“抓周”活动,则多在“百天”时进行。今“抓周”之俗尚有,但多为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