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10门外,宋代还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生活风习的风俗画,以《村医图》(一名《灸艾图》)、《货郎图》、《村童闹学图》及宋、金之际的《清明上河图》等为代表,保存了不少社会生活景象。
十七、瓦子。由于民间文化生活的需求,民间艺人要求有固定演出场所。瓦子这一形式首先在宋代东京兴起。瓦子演出说书、杂技、驯兽、杂剧等,受到市民的欢迎。今日各种戏院、书场都滥觞于此,这是开封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贡献。
十八、宗教。东京除佛、道教外,尚有袄庙,是拜火教的神庙。除此,犹太教也于此时传入,有犹太遗民寓居东京,至金代建庙定居,在中土繁衍,其后裔至今尚存。
宋代将历代道家经典编纂成《道藏》,宋徽宗时两次重加校补,最后编成《政和万寿道藏》,并雕版印刷。
宋代对佛经的印行和翻译也做了不少工作。北宋初年共收录大、小乘佛典及圣贤集传1076部5048卷,派人在益州刻成雕版13万块,运抵东京太平兴国寺印经院印刷。这是中国第一部佛藏,也称蜀藏经、开宝藏。
北宋一代在太平兴国寺后译经院译出的佛经共284部758卷。
以上仅举其荦荦大者,文化生活涉及甚广,饮食、习趣不胜枚举。有宋一代使东京文化生活为之一变,原由贵族专享的文化至此逐渐普及于民间。
宋代开封人才辈出,客寓人士在开封留有史迹者,如:
包 拯(999~1076年),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在东京历任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累官至枢密副使,卒谥孝肃。尤以任开封府知府时,执法严峻,很多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被小说、戏曲作为题材,成为人民理想的清官典型。他任官时的开封府门前因河决而积水成水塘,民众称之为包府坑。当时树立在开封府前的"开封府题名记"碑记录了北宋183任知府的名字及其官衔和任职时间,包拯为93任,时间从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由于该碑是树立在府门前任人评论的,至南宋末年周密见到时包拯的名字已被指痕磨损得成为深坑。该碑现存开封市博物馆。
杨业(?~986年),北宋名将。原为北汉将领,任建雄军节度使,守卫北方,号称"无敌"。归宋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他任西路军统帅,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因宋军东路军失败,受命撤退,在主帅潘仁美和监军王侁的错误指挥下,他孤军被陷于陈家谷,重伤被俘绝食而死。由于其英勇抗敌世代忠良,其事迹在当时即被人传述,成为小说、评话、戏曲的题材,形成杨家将传说。杨业的家庙在开封市内,其子捨而为寺,即为孝严寺。杨业子延昭(六郎)在开封有宅,明末水淹,其宅傍水泊称"杨六郎宅水泊",即今杨家西湖。
宋代名人辈出,但自明代起,对宋代大臣流传有:文官只说包丞相,武官好个姓杨人(见明代唱本《包龙图断白虎精传》)。开封人对包、杨二人也有特殊的感情,已先后复建了包公祠、开封府和天波杨府来纪念他们。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直言敢谏,辞官隐居。为文主张切合实用,反对浮靡。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曾自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至嘉祐四年(1059年)六月继包拯为开封知府。他继包拯用法严峻之后,采用较为宽缓的治理,刚柔相济,一张一弛同样取得出色的成就。因此开封府前两个牌坊,一题包严,一题欧宽,自明及清都一直树在开封府前,称"后世凡为官者,皆宜奉为准则"。欧阳修死后葬通许县欧阳岗村(河南新郑也有欧阳修墓)。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今福建建瓯)人。有文名,淳化进士,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参与编写《册府元龟》。为宋太宗、宋真宗赏识。他在东京的宅第,名杨亿府,即今开封城东谐音的羊尾铺。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年轻时投宗泽,任统制,守卫开封,后退回江南,屡败金兵。绍兴十年(1140年)在郾城消灭金人精锐部队--拐子马,进而逼近东京,前锋抵达朱仙镇。宋高宗因求和心切急令岳飞退兵,岳飞回临安后被诬陷谋反而遇害。朱仙镇成为岳飞战功的顶峰,明人在朱仙镇建岳飞庙以示纪念。朱仙镇岳庙是全国四大岳庙之一(汤阴出生地、杭州遇害地、武汉受封地、朱仙镇战功顶峰地)。朱仙镇除岳庙外还有岳飞点将台,传岳飞曾在此台与金兵鏖战时调兵遣将。
金人占领东京后,曾先后建立张邦昌和刘豫两个傀儡政权。张邦昌被金人立为大楚皇帝,但没有改国号,也没有改元。待金人撤兵后,张邦昌自动退位。刘豫则不同,他原是北宋王朝的济南知府,金兵来时,他投降了金朝。当金兵再度占领东京,意图扶立一个傀儡政权以缓冲与南宋政权的直接冲突时,刘豫结交金朝权贵,觅得傀儡皇帝之位。刘豫在大名府由金人册封为皇帝,国号大齐,年号为阜昌。他于阜昌三年(1132年),把国都迁到开封,并改东京为汴京。1137年刘豫纠集兵众30万,企图南下侵宋,被南宋军队击败。金人此时遂决意废刘豫,用武力逼迫刘豫及其子麟,徙于临潢(今内蒙波罗城),由金人对开封进行直接统治,初称汴京路开封府,金贞祐二年(1214年)金人迁都开封称南京,并置南京路。金人在开封仅20年为蒙古军所灭。元占开封后,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并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省、路的治所在汴梁(即开封)。至正十八年(1358年)红巾军攻占汴梁,迎小明王韩林儿为宋帝,建都汴梁。次年因元军围攻,又败退安丰(今安徽寿县)。
在金、元统治中原地区期间,开封也有几件足以记述的历史事件。
一、金人在开封建都期间曾进行过科举考试。当时汉人和女真人分别考试。开封人孟宗献(生卒年不详)在乡、府、省、御四次考试中均获得第一名,称为孟四元,是金代著名的汉人状元。女真进士考试也在开封举行,考试后进士曾立碑纪念。由于碑文用女真文记载,后代无人辨识,直至民国时期才被人译识。这是国内仅存的少数用女真文镌刻的碑文,今保存在开封博物馆。
二、名医张从正。张从正(1156~1228年),金代考城(今兰考县)人,字子和,号戴人。他学识渊博,批评了当时"强补"之风,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革新主张,与刘完素、朱杲、朱震亨合称金元四大家。他于1217~1221年召补为太医,后一直在家乡为医。他理论上力倡攻邪,临证时善于攻下,被后世称为"攻下派"。他的医学思想集中在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他还把灸、蒸、熏、洗、熨、烙、针刺、砭射、引导、按摩等作为外治攻邪的一种特殊方法。提出了针刺放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对《内经》针刺放血的一大发展。
三、王喆创立全真教。王喆(1112~1170年),陕西咸阳人,字知明,号重阳子。王喆因对金人统治不满,吸收儒、佛、道三教思想,设"三教平等会",以《孝经》、《老子》、《心经》为经典,正式创立全真教(道教中的一派)。他于金大定九年(1169年)来开封传教,在开封逝世。王喆去世后,徒众在他逝世的地方建重阳观,金末观废。元代,其徒丘处机受元帝优遇,受命掌管天下道教,全真教是以大盛,徒众在重阳观旧址上建万寿宫,成为北方最大的道宫。明初宫被毁,仅存宫中原建的延庆观,被全真派视为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