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春节) 旧时汉阳民间讲究春祈秋报。每年正月初一清早,先祭祀祖先灵位及神灵,然后开门,向尊属长辈贺年,家属互相祝贺。祖坟在附近的,当天还要上坟。初一至初三拜年,初一拜本族及村邻,初二拜舅舅家,初三拜岳父家,其他亲戚可在其间或初四以后拜年。拜年时对长亲者赠送糖果糕点,对小孩给压岁钱。若到上年内有人亡故的家庭拜年,必在正月初一,主家供新灵,来宾携香烛拜祭,叫作“烧清香”;主家招待酒食,并不出外还礼,叫作“守制”。过了初三以后,主家再回拜烧清香的亲朋。至正月十五日止,年过月尽,人们开始照常生活。商店年节只尊财神,初五日后才开门营业。元宵节前,店铺请春酌约(春节后请客喝酒)。上述旧俗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破除,春节期间亲友间拜年、拜访等传统活动仍很盛行,远在他乡的家庭成员春节期间尽量回到父母家中团聚。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往往将春节前后两个星期的休息日合并移作春节假日。20世纪末期,春节期间休假7天成定例,公交、商业、医院、娱乐场所等服务业单位春节期间照常营业,职工轮休。1994年武汉市实行禁鞭以后,汉阳城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基本禁止。
立春 清代及以前,立春之日由地方官员主持迎春典礼,装扮成春神的人用柳条鞭打用泥土做成的土牛,叫作“打春”,鼓励农民春耕。各家各户敬香放鞭迎春,设宴请“春客”,有用荠菜和肉制作的春卷。迎春典礼至民国即废止,“打春”习俗不再流行。偶尔有人家按历书查到何时立春的,即设香案向外迎接,称为“迎春接福”。建国后,立春节令逐渐淡化,但吃春卷的习俗至今流行。
元宵 正月十五日之夜名“元宵”,又叫做上元节之夜,汉阳俗称“月半”。从正月十一夜晚起,各村龙会执龙灯上堡祀神,至十五,连续5个夜晚玩花灯、观花灯,非常热闹。家家于元宵日煮汤元、包馄饨。妇女必须过了元宵节后才能回娘家省亲。建国后,元宵玩花灯、吃汤元的习俗延续下来,破除了玩龙灯前先祀神的旧俗,妇女回娘家省亲也无时限禁忌。正月十一至十五日舞龙玩灯,舞高龙和滚龙、采莲船、蚌蚌精、打腰鼓、舞狮子、踩高跷、威风锣鼓等民间文艺活动仍然盛行。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相传为百花生日。旧时汉阳女郎穿耳、留发、纳彩(女方接受男方订婚的彩礼)、问名(男方托媒人请问女方姓名和出生年月日)或结婚,多在这一天,取其吉利。建国后推行婚姻新风,上述习俗消失,花朝节令已不兴。
上巳 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古人多在这天“修禊”(即踏青),汉阳后来只有城镇雅士和工商人士邀集三五个好友登山赏景,或郊游踏青。至20世纪末,人们普遍忙于工作,留下“三月三,地菜(荠菜)煮鸡蛋”(信其预防头痛病)的习俗。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古时汉阳民间禁烟火,吃冷食,并折柳枝插在大门旁,以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且与清明节后扫墓焚香烧纸相冲突,此节逐渐被人们淡忘,禁火之举早已不存。
清明 清明节当天或“前三后四”,汉阳民间自古沿袭祭祖扫墓的习俗,各家祭祀祖坟燃香烛、纸钱,放鞭炮、撒馒头、豆油包等食物。族人较多的在祠堂集合,鼓乐吹打,抬盒挂绣球,结队前往祖坟山,到各家祖墓祭扫完毕后,一起返回祠堂共同进餐。即使有人谋生在外,清明祭祖也须尽量按时赶回参加。建国后,到宗祠集合扫墓的习俗废除,但清明节当天或前后扫墓之习俗延续下来。汉阳扁担山自20世纪50年代辟为公墓后,每年清明节前后半个月之内,扫墓人群络绎不绝,烧香烛、焚纸钱、敬鲜花、供祭果,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市、区政府亦为群众扫墓提供交通管理等服务。70年代以后,常有中小学组织学生到龟山祭扫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
甘蔗节 旧时,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汉阳城区居民过江游洪山,并食甘蔗。据说这一天游洪山吃甘蔗可以不生眼疾。建国后这一习俗渐消失。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天中节。汉阳民间当日午饭吃盐蛋、粽子,饮雄黄酒,小孩佩戴香囊。各家各户锦堂上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菖蒲、艾蒿,祛邪杀虫。亲友互相祝贺并送礼,女婿必向岳父母家送芝麻绿豆糕、烟酒等礼。城区居民午后游龟山,登“屈原望远台”称为“踏龟”。滨水而居的城乡居民划龙船,投粽子至水中,吊祭屈原。端午节吃咸蛋、粽子,挂艾蒿、菖蒲及走亲戚的习俗至今仍存。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除霉,城乡居民各家各户晒衣服,晒酱制豆豉。旧时,出嫁姑娘多在此日回娘家。六月初六又是杨泗将军的生日,这天人们到杨泗庙或其他寺庙集会,烧纸焚香,做“杨泗会”,祈求杨泗将军保佑行船打渔平安吉祥。建国后此俗不存。
七夕 指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乞巧节”。旧时此夜妇女都要进行对月穿针游戏,故称“乞巧”。晚上每家做米糕、炒蚕豆给孩子吃,叫作“咬巧”;大人们还给小孩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姑娘们默默祈求美满婚姻。建国后,此俗渐不流行。20世纪90年代,人们称七夕为“中国情人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亦称“鬼节”。旧时,汉阳民间从农历七月初一日起至十五日,任择一日,备菜肴酒饭供祭祖宗,惟有对去世未满3年的亲人必须在十一日祭祀。建国后,此习俗简化,一般居民只在晚间于居家附近的偏僻处划不封口的圈,在圈内烧纸钱、冥币祭祀祖先。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旧时,此日供奉月饼和鲜果祭祀祖先和神灵,亲友之间互相祝贺送礼。家家在瓶中插桂枝,摘取鲜艳的桂花制作麻糖果分给小孩。中秋节晚上,人们用锦缎扎饰小棚,棚中摆放冷食瓜,举灯火,敲鼓乐,一群人将瓜送到亲戚朋友家,多为祝贺新婚夫妇相亲相爱、多子多福,叫作“送瓜”。接受送瓜的家庭必备酒食犒谢送瓜的人。送瓜习俗到民国后期消失。但中秋节仍为传统节日,亲友间送礼贺节的习俗在民间延续。中秋节送礼以月饼为主,吃月饼赏圆月,寓示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生活诸事圆圆满满。现时中秋之夜,子女多到父母住处一起团聚度节。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重阳节,亦称登高节。旧时汉阳各界人士邀友登高到龟山、凤凰山、梅子山、磨子山等山上饮菊花酒,吟诗作对助兴取乐。乡村塾师是否解馆(解聘),在此时决定。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至建国后逐渐淡漠,政府和民间常在重阳节举办菊花展,供公园等处游人观赏。此外,重阳节按照“九”为大数的传统观念,被作为敬老节,政府和民间在此节慰问老人,开展敬老活动。
十月 旧时,汉阳富裕农家在十月份请进或辞退长工,计划来年事项。建国后,此俗不存。
冬至 旧时,汉阳富足人家宰年猪,腌制腊鱼、腊肉,晒阴米,摊豆丝,准备过年款待客人的食品。冬至日开始腌制腊鱼、腊肉的习俗至今保留下来。
冬祭 旧时冬至后,汉阳家家打扬尘,然后任择一日,全家人黎明起床祭祖,吃祭过祖的供肉,叫作“吃年饭”。建国后,此俗不存。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送灶神日,汉阳称为“小年”。旧时各家用豆腐、贻糖各一盘,另备黄豆几粒、稻草几根为马料,晚上贴印制的灶君画像供奉,全家焚香跪拜,送灶神上天。建国后,送灶神的习俗渐消失,“小年”为人们准备过大年(春节)的各事项的开始。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日(若无三十则取二十九)之夜为除夕,汉阳民间旧时先做大扫除,下午在神龛前换贴神位牌,各门换贴春联(一般春联用红纸,新丧守孝户用黄纸),瓶中插桃枝、冬青、天竹、梅花,并在门缝中插桃枝,门前挂门灯。薄暮时分迎灶神、祀祖先及祭神。晚上关门,各家僻静处遍燃灯火,全家人围坐聚饮,叫作“团年”。同时给儿童以压岁钱,门外焚化冥币给亡人送钱。全家人整夜不睡觉,叫作“守岁”。主妇长夜在厨房办饭办菜,作为新年3日所用。儿童放散鞭,长夜不绝。小孩摇窝及床铺内搁置剪刀、葱蒜,为新年防祸驱疫。除夕夜从子时到天明,爆竹声远近相应,象征除旧更新的气象。建国后,城乡居民除夕贴春联、吃年饭。20世纪80年代后,除夕夜人们多在家看春节文艺联欢晚会,或打牌、看电影及开展其他娱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