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药铺经营文化习俗(以河南为例)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22/08/31 - 18:43

河南中药店铺多设置于城镇“十字街” 处,文雅清静。常以“地道药材”自诩。店铺营业时,门口放一凳子,雅称“春凳”,供登门买药者歇息。靠内为柜台,上置一压药单的铁戒尺和捣药所用的铁臼和“擂子”。柜内山架上设一个个小抽屉的药厨,每个抽屉分四格,分别盛放各种中药。抽屉外均标有内放药物之名称。顾客购药时,司药将其药单置于柜上用戒尺相压,然后按药单抓药,并用“戥子”称量。戥子为抓药专用称具,以市制“钱”为单位。取中药一般多为三付,包药纸也按三付分放。需要粉碎舂捣时,放入铁臼用擂子舂捣。包好之药,用红线绳相系。河南民间称抓药为“拾药”,药铺抓好药,均不问价格,只管按司药所算款数付款。离去时,司药要告诉其用药时的“引子”。50年代以前,大多药铺允许赊帐,有病用药的乡间农民尤其贫穷之家到药铺赊药者甚多,他们“拾药”时在药铺赊帐,至收获季节,再以粮相还,一般由药铺派人下乡收取。

分类标签: 文化, 河南, 药铺,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