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墓】 位于荥阳城西约20公里汜水东的胡堌村南。墓冢占地约为3500平方米,上为夯筑土丘。《河南通志》载:"春秋狐假冢,在汜水胡堌村之南,为晋大夫。"在胡堌村之北,也有两个大夯土冢,形状大小与狐偃冢近似。据传说这两冢分别是狐突冢和狐毛冢。村南之大冢为狐偃冢。狐突(生卒不详),春秋晋国大夫,字伯行。狐偃(生卒不详),春秋晋人突之子,学子犯为文公之舅,故人称舅犯,为大夫。关于狐偃等墓,尚有争论,待今后考古发掘来证明。
【汉墓群】 位于荥阳河王水库大坝西北,现已清理6座,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铁器、锡器148件。一号墓出土的铁器有剑、戟,刀、斧、钩等兵器。铁剑菱形,长14.2厘米,鞘外有朱色纺织品遗迹,剑把饰有铜质。铜镜共4面,其中一面直径为13厘米;背中央有半球状钮,上有"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铭文,其外围有乌形纹饰。还出土五铢钱有699枚,其中一枚货泉,说明一号墓年代上限约在王莽时.下限在东汉中期。出土文物还有彩绘楼两座,长70.3厘米,宽38.4厘米,高约77厘米;可以分段拆下,制作精巧,人物彩绘鲜明。彩陶羊有6只,长44厘米,高21厘米,中空圆眼,口微张,卷角竖耳,作伏卧状态,造型生动,栩栩如生。陶圈作长方形,四周绕以围墙,墙侧有一厕所,一门洞开,出土时圈内置有卧姿陶猪,陶狗、陶鸡各一,其它还有彩绘博山炉等,极为精致。
【刘禹锡墓】 位于荥阳城东5公里二十里铺乡古檀山岭上。墓东西7.8米,南北6.6米,高约7米。刘禹锡为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北省定县,北魏迁居洛阳。其父刘绪避安史之乱,寓居苏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出生于苏州嘉兴,唐会昌2年(842年)卒,终年71岁。《新唐书》记载;"七代祖先,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因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禹锡因葬于此。
【明代十二陵】 邬陵王陵:位于荥阳贾峪镇武庄,明正统六年(14 41年)建,周靖王陵:位于荣阳贾峪镇石佛沟村,明景泰六年(1455年)建。周悼王陵: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地址无考。周懿王陵:位于荥阳贾峪镇槐林。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 沈丘王陵:距荥阳城12公里贾峪镇路家岗(疑为贾峪小寨),明正德元年(1506年)建。周康王陵: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建,地址无考。周庄王陵: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地址无考。周敬王陵: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建,地址无考。周惠王陵:位于荥阳县贾峪乡楚村,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建。邬陵王陵:位于荥阳贾峪镇潘洞村。(疑为贾峪鲁咀)。祥符王陵:无考。淮阳王陵:无考。
【司村宋代壁画墓】 位于荥阳王村镇司村的邙山岭之上。该墓系仿木结构六角攒顶砖室墓,六面绘有"行孝"壁画。墓室平面作六角形,墓顶收成攒尖顶。慕内有砌的桌子和两把椅子,无棺床,骨架在墓室后部,骨架之上有零乱的木灰痕。墓室壁用红、黄、赤、黑等几种颜色绘制连续的壁画,出土时鲜艳清晰,有19幅孝子图。墓室底部有两具人骨对脸放置,北为男尸、南为女尸。墓中出土铜钱81枚,没有其它随葬品,也没有发现棺木和棺钉。壁画保存完好。这样单纯的孝子壁画墓,至今发现的还很少。
【赵东曦墓】 位于荥阳南偏西15公里的任湾村。因未发抛.墓内情况不详。现有一冢,有一通碑刎(唐天宝十年),赵东曦,字仲爱,博陵鼓城人,赠进士,任荣阳县太守等职。
【河王汉墓群】 位于荥阳东北5公里河王村。这里发掘6座墓葬,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148件遗物,其中包括两件彩楼。在一号墓葬中有一座陶仓楼,高78.2厘米,面阔72厘米,进深25.5厘米。此仓楼为泥质灰陶,其建筑形式为悬山式两层楼房,表面先涂白为地,然后彩绘。楼身正面中部绘乐舞图。两山墙上绘一舞女形象。后壁绘斗鸡图。具有汉代建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