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艺,主要是民间在节日、闲暇时间进行的似游艺娱乐的独具特色的活动。
(一)斗羊
亦称羊抵架:各用自家公绵羊一只,让其在空旷场地上角斗。
(二)斗鹌鹑
多是老年人所为,用一筐箩,内撒少许小米,双方将鹌鹑放入筐箩内,二鸟争食小米便发生角斗,甚为有趣。
(三)斗蛐蛐儿
蛐蛐儿也称“蟋蟀”、“促织”。常见于民间取乐活动,尤以儿童最为喜爱。他们在墙角、炕边捕捉各种品种的蛐蛐儿,然后两人或多人进行比赛。比赛时,将两个蛐蛐置于地下或同一盆中,挑逗其进行扑打,以争胜负。也有比赛蛐蛐儿之鸣唱者。
(四)斗鸡
常见于民间节日活动,尤以春节时为盛。各以自家所养善斗的雄鸡参加。一般在门前、场院进行。旧时在开封等地,有专设“斗鸡场”以召斗鸡者。斗鸡场多占地数十平方米,周围垒以一米左右高低的土墙。斗鸡在场内进行,观众在墙外观看,并凑趣呐喊助威,但大多成为赌博例会。主持者称“囊家”,负责为斗鸡人配对和商定协议,每斗一次称为“一坑”,囊家从中取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此赌博者已少见,大都作为一种游戏娱乐活动。
(五)耍蝈蝈儿
蝈蝈儿也有称“蚰子”。形似蝗虫,腹大,雄的能振翅发出“吱吱”声,对农作物有害。河南民间喜将捉来或买来的蝈蝈儿用竹篾或高粱篾编成的小笼相盛,悬挂于庭院中。天冷时,在豫西也有用小瓜葫芦相盛,夹于腋下,随身相带欣赏其叫声。
(六)玩鸽子
河南民间喜玩鸽子者多在房檐下、窑前壁上垒窝养鸽子。养鸽者除培养“信鸽”以为通讯用外,还喜欢让鸽子尾带“响哨”,以为欣赏娱乐。民间所作响哨,形式颇多,并以其特点赋于其“三联”、“十三星”、“众星捧月”等不同的名字。
(七)玩燕子
燕子为候鸟,春天喜在屋檐下衔泥做窝。民间俗以为燕子选谁家的房檐或窑洞做窝,便是谁家富裕、干净的标志,故在春暖花开时,多将房檐、窑洞打扫干净,招引燕子来做窝,以便欣赏燕子产仔和育儿之情。
(八)撂圈儿
游艺习俗。变相的赌博形式。过去,多出现在正月的大庙会上。主持者,用细线或铁丝围成一圆形场地,直径约三、四丈。在中间按距离边线之远近次序分别摆上诸如纸烟、香皂、小器皿、脸盆、茶缸等物品。让观者用竹圈来套,套住者归己。套一次付一定的钱。主持者场内所放物品颇多讲究,边缘地区,多放以小物品,中心地区则放大物品,正中常用各种物品摆以宝塔形,其丰盛令人垂羡、眼馋,往往跃跃欲试。撂圈儿者,先买得圈儿后,便可投掷,大多数在徒劳中叹息,偶尔也有套住小的物件者。如果碰上套住中间者,即称掂“老杆”,卖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而得者则喜笑颜开,并多年传为佳话。此俗,过去流行普遍。20世纪50年代后,渐已绝迹,80年代,又出现在庙会集市上。
(九)摇会
60年代前为小本生意人巧卖商品所进行的游艺活动,多少带有点赌博性质。多见于春节时期的庙会上。经营的赌注,多系米团儿(俗称“欢喜”),以摇骰为形式。点最多者为赢,参加的人数一次为8~12个,每人付少量现金,买得号签一个。合起来,其总额一般要超过物品的售价。摇会主持者站在场地箱子上,其前面多置一悬挂物品的高台,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变化,不住的喝唱,而且用辞敏捷,出口成章。如卖签时唱:“叫你接,你就接,接住就赢好门些(多的意思)。上回输,这回赢,回回输了了不成。赢的多、拿不动,叫俺伙计给您送。”在摇骰时又唱:“你一摇、我一掀,掀开木碗大家观;多少点,不算少,就是没有人家的好。”
(十)打秋千
秋千源起说法不一,一说起于春秋时,由齐桓公从北方山戎传入;一说起于汉武帝时武帝祝愿千秋万寿,在宫中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河南省民间秋千有吊秋、杠秋、框秋、八挂秋等形式。吊秋,是将两根绳子吊在大树上或作成的大型木制“门”字架上。两根绳下连一“横板”。打秋者或坐或站在横板上,手扶绳子,用力回荡,技高者,能将秋千荡得几乎和横梁平。杠秋也叫磙子秋,是将中间安有木柄、两端绑有牛索头的长木杠,套在竖起的石磙脐上,人坐在牛索头上旋转取乐,多见于豫南光山等地。灯节玩此秋者颇多。框秋者,其形同框线的框(读Kuang,摞线用具)而得名。是在两个门形的架子上,中间固定两个相交叉的框架,交叉处固定在中轴上,相距约6~8尺左右。横梁上系秋千。玩乐时每次要有4人上秋。这种秋千既没有危险性,又不用吃力,老少咸宜,深得人们喜爱。仅为元宵节时所架设,流行偃师南部一带。近年,己有人将框改为钢筋结构,使其又轻便,又耐用。每到玩耍之时,人们蜂拥而至。八挂秋,因上悬八个秋千而得名。搭置秋千时先立一个老杆,高近3丈,约有一围粗。在老杆的外围,搭一个推台,约丈许。老杆下边的支点,放在一大石磙的脐上。老杆的顶端,横置八根木梁,每根木梁上再用一斜木撑持,夹角成45°,固定在老杆上,并用绳索捆绑结实,每横梁未端悬挂一秋千,垂直近地面。人站(坐)秋上后,推者在推台上肩扛斜木,脚踏平板,使其旋转起来,此时八个秋千在空中飞舞。打秋时推者使用各种办法“刁难”打秋者,如突然停顿,使秋千发生倒撞乱碰的现象。打秋者则设法应付,以显技巧。胆小者或技艺不高者则提心吊胆,出尽“洋相”,使看者哈哈大笑,增添节日的气氛。八挂秋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此俗流行于偃师缑氏一带,只要新年来到,人们便自觉地义务性地搭起秋千,供人玩乐,直到正月底。
(十一)黄河九曲
连流传于南阳社旗一带的游艺活动,称“大迷宫”,在社旗县陌陂乡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传说不一:一说起于公元一世纪,汉光武帝自南阳起师反莽时佐刘秀之功臣朱佑,后封赭阳侯,收容战俘数千,在陌陂设狱营,建侯府,兴集市。为招徕顾客商贾,便就地取材,用秫杆扎成行兵阵地的《九宫八卦阵图》,后游人纷至,集市乃成;一说源于公元3世纪,诸葛亮据龟甲纹,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方位,创造军事连环阵,曾使东吴陆逊陷入绝境。此术晚年传给姜维,后来姜之后裔与诸葛夫人黄氏之后裔,照其图在陌陂用秫杆试扎成功,且约定12年(逢龙年)扎1次,所扎称“黄河九曲连图”,占地约7~8亩。其人行道约1.5米宽,按规律向前走,走完9斗顺利出宫。误入迷途,越走越乱,很难顺利出宫,后传承下来。50年代以后,已扎3次,黄河九曲连活动颇具情趣,至80年代仍为当地人所喜好,凡逢“龙”年便要以秫杆扎制此图以游玩。
(十二)放风筝
流行于河南民间各地。风筝源起,有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之举,后传民间;有传五代汉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筒,使风入竹中如筝鸣,故称“风筝”等。河南民间玩风筝之活动,宋代已颇兴盛。民间制风筝,多以竹篾以已之所好制成各种骨架,诸如鹰、蝴蝶、蜻蜓、凤凰等禽、鸟、鱼、虫形状,糊以棉纸,有钱者则糊以薄绢,上绘图案。玩时,以棉绳或麻线牵引,借助风力,放入天空,其尾依其大小系以长线作尾巴以保持平衡。河南放风筝多于春天进行,儿童尤为喜爱,有自己玩耍者,也有相互比赛者。玩放时还有许多花样,如用竹篾扎成一蛾状小鹰,双翅可张合,以线牵引,线上系以长稔子大红炮,点燃后让其带上空中,炮响线断,“蛾鹰”便双翅合拢,冲向地面,反复玩耍,乐趣横生;也有在拉风筝之线绳上装一木制滑子,上系响炮,点燃后,使其随滑子上升至空中风筝处作响,谓之“放响屁”。过去放风筝也有讲究,断线风筝不许落入别人家中,因迷信认为落入谁家,谁家便不吉利,所以要为此家放鞭炮以禳除不吉之兆,不然会受到此家人的责怪。今日大多已不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