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古老珍贵剧种—雁北耍孩儿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18/11/11 - 23:40

来源: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image-20181111234135-1

旧时的雁北,村村有庙,有庙必有戏台,只是古戏台没有了当年舞榭歌台的回音,却留下了一曲曲流光溢彩的戏文故事,演绎着曾经的悲欢离合,述说着昔日的热闹繁华。对雁北人而言,那方言土调的地方小戏就是耍孩儿,那是当年的老大同人最流行的音乐,是今天大同最具地方特色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孩儿是什么?对于很多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而言,已然有些陌生。

耍孩儿戏,又名“咳咳腔”,是一种古老珍贵的剧种,与秦腔、昆曲齐名,在2006年文化部公示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荣登大榜。至今已有七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比京剧还早500年,是戏曲梨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传说故事

关于耍孩儿剧种形成的民间传说,专家的考证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和情趣性,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汉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凄凉景色,顿起思乡之情,路经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弹琴而歌,哭哑歌喉。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哑歌喉及曲调演唱。因袭她的悲凄哭声,辗转流传,便成为这种曲调。二说为:唐代时,唐明皇得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听后破涕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此小曲名为耍孩儿。

渊源与流变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耍孩儿戏最初流传于山西省北部大同、怀仁、应县一带,现今集中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在产生的早期,耍孩儿戏的演员都是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活动范围较小。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剧种的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光绪以后,随着剧种的日渐成熟和发展,艺人的流动、活动区域逐年扩大,足迹所至南到榆次、阳泉;西迄宁武、神池;东达灵丘、广灵;北向内蒙古的河套一带延伸。咸丰五年,雁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出口”谋生,耍孩儿戏亦随之传到内蒙古直至黄河河套。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耍孩儿戏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名望的耍孩儿艺人不断涌现。解放后,耍孩儿更加活跃。1954年大仁县组建了第一个专业耍孩儿剧团——工农剧团(后改称大同市民间戏剧团),所到之处,深受群众赞赏。在农村的业余剧团中,演耍孩儿的剧团更是占各种地方剧种之首。

唱腔与音乐

“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耍孩儿戏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接近,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咳”在词前。山西其他剧种的“咳腔”一般都在词后,唯耍孩儿的“咳”多在词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既为上句补不足,也给下句做铺垫。这种唱法在戏曲中颇为罕见,故又被称为“咳咳腔”。

   “耍孩儿”的音乐也极富特色:“耍孩儿”的伴奏乐器中,最突出的是笛和呼胡。哪个村庄演戏,村外几里远就能随风传出笛声,那悠扬的旋律很是勾人。笛子作为伴唱的主乐器,在其它剧中似不多见,听“耍孩儿”唱腔,如果听不到笛声,就像吃蒸莜面缺辣椒,不是个味儿。呼胡的演奏更具特色:呼胡的两股弦,一般总要隔开,以防混音,这样拉起来才能清脆嘹亮。伴奏“耍孩儿”的呼胡,却反其道而行之。两股弦距离很近,拉起来一股弦发出主音,—股弦发出辅音,呜呜嗡嗡,音色相混。但恰恰是这种混音,拉出的腔调柔和而低沉,虽不大悠扬,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苍凉,与塞上风光的雄浑荒凉相得益彰。

表演与剧目

耍孩儿戏的表演非常活泼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强,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有挖步功、马鞭子功、扇子功等。最能反映出耍孩儿表演舞蹈性的曲目为《扇坟》,其中的小娘子身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他剧种较为夸张,脸谱也独具一格。如《扇坟》中的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用油彩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即立体猪嘴,两只大耳,不同于其他剧种用面具来体现猪八戒的形象。猪八戒身穿黑色宽袖袈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此外,丑角的表演也十分诙谐,极具特色。

  耍孩儿之美,还在于其剧目保留了雁北原生态的乡野气息,雁北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依然与雁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并未被城市的浮华淹没。

耍孩儿剧目虽然多为悲剧,但因为其中总有丑角妙趣横生表演的重场戏,所以仍然使当地群众看得兴味十足。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最具代表性的有《白马关》、《七人贤》、《三孝牌》、《打佛堂》、《对联珠》、《送京娘》、《金木鱼》、《狮子洞》、《花园会》、《二龙山》、《赶脚》、《扇坟》等40多个。耍孩儿的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

传承与发展

耍孩儿剧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1954年成立怀仁县工农剧团到1982年大同耍孩儿剧团的正式成立,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成长起来,一个个全国、省、市级大小奖项被捧了回来。女性角色开始正式登上舞台,而不仅仅依靠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和大同艺校合作成立耍孩儿班,招收有演戏天分的学生,解决了戏曲传承中青黄不接的难题;199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夺得“天下第一团”的荣誉;尤其是2006年,耍孩儿正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代代耍孩儿的传承者正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非遗”艺术人才而倾心竭力,执着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艺术的舞台。

耍孩儿是雁门关外雄浑的马蹄奏出的鼓点,是黄风飞沙走石的嘶吼,是桑干河滚滚的涛声,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的一首心曲。它和雷雨风雪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世世代代没有尽头!

 

分类标签: 大同, 戏剧, 文化, 艺术,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