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技术无法“复活”恐龙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6-12-12
邢立达在四川古蔺考察当地新发现的恐龙足迹。
根据恐龙琥珀复原的小型手盗龙类恐龙。
日前,中加英美等国古生物学家宣布,发现了有史以来首个保存着恐龙标本的琥珀。这块出自缅甸的珍贵琥珀里保存了一段长有羽毛的恐龙尾巴,为人们直观详尽地了解恐龙这一曾经主宰地球1.6亿年的神奇动物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材料。
作为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邢立达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这只恐龙非常可能是全身被树脂包裹,“因为尾巴的两端是新茬,说明前后是有的,可能是被矿工挖坏的。”目前,这块琥珀的3D打印模型已捐赠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在上海展出。
珍贵琥珀化石来源于珠宝边角料
广州日报: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恐龙的?
邢立达:我对恐龙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至今差不多10年。我是几年前很偶然地接触到琥珀这块。
广州日报: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关注琥珀呢?
邢立达:我业余时间喜欢集邮,从小就知道一位集邮家叫张巍巍,他也是我国优秀的昆虫学家。那时候我请他来看我收集的恐龙邮票,他提到最近在缅甸琥珀中出现了大量白垩纪的古昆虫,完胜此前在页岩上的记录。2014年底他给我打电话说有人在琥珀里发现了恐龙的脚,我赶紧看他发来的照片,结果不是恐龙,是蜥蜴。那是一个开始,当时我花了两三个月工资买下了那块琥珀,从此开始入门,跟卖琥珀的朋友们常常接触,后来才知道羽毛、鸟翅膀,然后到现在的恐龙尾巴。
广州日报:这块琥珀为什么会在缅甸出现?
邢立达:白垩纪时期那里是一片热带雨林,很多巨大的树会流出大量的树脂,所以会出现很多含有动植物的琥珀。就琥珀的形成时间来说,目前缅甸保存了最多最好的白垩纪琥珀化石。
在2013年左右,我们就注意到了缅甸这个地方,当地开采琥珀是作为珠宝,其中一些边角料里有古昆虫,当地人叫虫珀。大多数是虫珀,也有植物和羽毛。因为缅甸这里的琥珀形成于白垩纪时期,也就是恐龙时代,听说琥珀里有羽毛,这对于我们研究恐龙的人来说是非常兴奋的,所以我们买了羽毛,也跟当地人说,有了“奇怪”的东西要告诉我们。
广州日报:后来是怎样发现这块琥珀化石的?
邢立达:2014年他们说发现了鸟的翅膀、爪子,按道理大的东西不会被琥珀包裹,我们就觉得很奇妙。今年6月份我们发表了论文,描述了第一次发现琥珀里的古鸟类,当时觉得小鸟有,小恐龙肯定也有,就慢慢找,但一直没有消息。后来有人说,有个草上面有奇怪的蚂蚁。我们拿出来之后对着太阳一看,植物上的毛有小羽枝,肯定是动物的,就买回来开始研究。
尾巴长约6厘米恐龙长约18.5厘米
广州日报:这次发现的琥珀标本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邢立达:这个标本是人类首次发现保存在琥珀中的非鸟恐龙。过去我们曾在琥珀中发现过一些较为特殊的羽毛,但无法确定这些羽毛是来自什么动物。我们此次发现的琥珀保存了一只幼龙尾部,其中包含了至少八枚尾椎,尾椎被三维的、具有微观细节的羽毛包围。这只非鸟恐龙的尾部长且灵活,羽毛沿着椎体有规律地分布着。羽毛保留有色素的痕迹,其尾部上表面整体呈栗色,下表面呈苍白或白色。更重要的是,这些羽毛并没有发达的中轴(羽轴),羽毛的分支结构表明,现代羽毛分枝中最细小的两层(羽支和羽小枝)在鸟类演化出羽轴之前就已经出现。
广州日报:如何确定化石中的羽毛是恐龙的呢?
邢立达:白垩纪晚期古鸟类和恐龙都有羽毛,我们通过扫描标本后得到了很多骨骼数据,数据表明这个化石区别于古鸟类,根据CT扫描的数据,我们做出了(是恐龙的)这个判断。
广州日报:这只恐龙在被琥珀包裹前经历了什么?
邢立达:这只恐龙非常可能是全身被包起来,而不仅仅是尾巴这一部分。因为尾巴的两端是新茬,说明前后是有的,可能是被矿工挖坏的。此外,它在琥珀中并没有挣扎的痕迹,可能在被树脂包裹之前便受到了攻击或者因故死去。化石中标本尾巴展开后长度约为6厘米,推测全身长度为18.5厘米,我们判断应该是一种手盗龙类,就是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类恐龙。
复原缅北一亿年前热带雨林动物群像
广州日报: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邢立达:琥珀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标本,但我们是挑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先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把缅甸北部一亿年前的热带雨林里的脊椎动物群,比如鸟类、恐龙、蜥蜴等复原出来。我们组建了跨国的优秀的团队,其中包括两位世界古生物、古脊椎动物学会的前会长。
广州日报:此次发现对今后的研究有哪些意义?
邢立达:我们的发现一再表明,琥珀可以为沉积岩中的恐龙化石记录补充大量信息。虽然凝固在时间中的琥珀只是古生态系统中极微小的部分,但它们记录着各种微观细节,三维形态以及其他条件下难以研究的、不稳定的软组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力研究的新信息来源。我们非常期待看到这个地区的其他发现会怎样重塑我们对恐龙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羽毛和软组织的理解。
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是寻找更多材料并分析现有的标本,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标本的保存方式,以及还能从这些琥珀中得到哪些细节。
广州日报:有可能根据这块琥珀里的化石复制出恐龙吗?就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情节一样?
邢立达: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情节是,科学家从琥珀中找到蚊子,提取了蚊子吸过的恐龙血,从血里提取出了恐龙的DNA。不过现实中的科学家都不认为DNA能保留那么长时间。目前测定DNA的半衰期约为521年,换言之,每过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就算在-5℃的最理想条件下,最多经过68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会分解得一个不剩。而早在那之前,可能只要15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已经破碎得完全无法解读了。而我们的标本距今9900万年,这就更不可能得到有效的DNA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