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武昌城是什么样子?
明清时期,武昌城称为“湖广会城”,里巷阡陌、衙署从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萃,作为行省大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当时南方的重镇。
一、城垣
明清时期的武昌城,墙体为陶砖结构,墙身高大雄伟。城垣周长达10千米,城内径东西2.5千米,南北3千米,略呈长方形:按现代投影法测算,城内面积6.122平方千米。城高9.34米,顶宽18米。武昌城虽多次维修,但城池规模依旧,只是城门名称有所变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顾磷在任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改小东门为忠孝门,改新南门为中和门,改草埠门为武胜门,改竹牌门为文昌门。共设城门9座,城东有宾阳、忠孝2门:城北有武胜门;城西有汉阳、平湖、文昌3门;城南有望山、保安、中和3门。各城门之间距离不等,宾阳门至忠孝门约900米,忠孝门至武胜门约1800米,武胜门至汉阳门约1250米,汉阳门至平湖门约600米,平湖门至文昌门约900米,文昌门至望山门约900米,望山门至保安门约600米,保安门至中和门约640米,中和门至宾阳门约1800米。
城头建有谯楼、月城各1座,另建有城垛2333庄、营房40座。沿城墙壁有水门、水闸,以排城内汇水。于武胜门至忠孝门有水门2座,汉阳门、平湖门、武胜门附近设水闸若干。武昌城外围还挖有一道水面深阔的护城河,城西临长江,城东、北、南三面的护城河总长11千米,河面宽约9米,深约7米。从军事角度看,可调深沟高垒、固若金汤。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方便武昌城东铁路运输,于宾阳门与中和门之阅增辟1门,取名通湘门。至此,武昌城门增至10座。
二、衙署 街衢
明代,武昌城的中心是楚王府,环绕楚王府有各级衙署,布政司署在黄鹄山北,按察司署在平湖门内楚王府右侧,都司署在楚王府南的水陆街,武昌府署在汉阳门内,江夏县署在城北风凰山。
清代,武昌仍是湖广会城,行省、府、县三级街署聚驻于此。湖广总督衙门设在望山门内(今武昌造船厂厂内),湖北巡抚官署在胭脂路胭脂坪,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又称藩司)衙门在司门口,提刑按察使司在平湖门,楼道衙门在粮道街(今市33中学)。此外,武昌府署在今司门门(原武昌区政府院内),江夏县署在文昌门,盐法道在三道街,分守武昌的衙门也设于武昌城内。
武昌不仅是湖广区域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武昌城内有府、县两级学宫和各类书院。主管湖北教育与科举考试而地位与督、抚基本平行的提督学政衙门也设在武昌城内。湖北举行“乡试”的贡院在今实验中学一带。
明代,武昌城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道路系统,有以“里”命名的居民区63个。清隶,武昌城内主要街道框架,呈方格形布局。时武昌城内蛇山横贯东西,蛇山以南俗称山前地区,蛇山以北称山后地区,山前地区面积大于山后。民宅、商铺多集中于山前,督署、臬署、府文庙在山前;武昌抚署、藩署、府衙、贡院、县文庙等分布在山后。
山前地区主要街道:东西向的有玉带街、弓箭街、方言街、宾阳门街、读书堂街、王府口街、宫辕门街、文昌门街、保安门街、石灰堰街、通湘门街。南北向的有兰陵街、芝麻岭街、望山门街、大朝街、黄土坡街、中和门街、千家街。
山后地区主要街道:东西向的有龙神庙街、抚院街、察院坡街、汉阳门街。南北向的有得胜桥街、横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