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四路挖出南汉建筑遗址
来源:信息时报 日期:2015-11-16
图为考古现场,深坑底部可看出南汉古建筑的地板遗迹。
印有“官”字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瓦片
龙形象的兽脊和晚唐时期的炊具。
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广州城还是仓边路的一小块,中山四路是郊区,而到千年后的南汉,随着城市扩展,中山四路已有了官府的重要建筑。
昨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中山四路南侧的东汉木井和五代南汉大型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接近尾声,出土300多件文物。据悉,这也是近年广州市区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遗址之一。
考古发掘1
南汉大型建筑
考古现场位于农讲所正对面的一个工地,大约半个足球场大小。现场有两个大深坑,其中一个700多平米,深坑底部可以看出古建筑的地板遗迹和柱子的圆孔,这就是五代南汉建筑基址。
考古队长覃杰介绍,遗迹距离地表3.3米~4.3米,目前清理出南北向磉墩(用砖或石砌的柱基础)4排,东西向磉墩8个,其中最北部磉墩仍向北侧延伸,磉墩南北间距2.4米,东西间距3.2米,磉墩直接残留南北向的方形枕木,因烧灼而碳化,痕迹可辨,磉墩平面为方形,规格较为一致,边长1.45~1.65米,填土分7层,个别磉墩上不残留有厚木板,可能是柱基。
“这个建筑可能是南汉的宫殿或寺庙。”覃杰介绍,从遗迹看建筑规模超过700平方米,在南汉来说,已是很大的建筑,虽然目前没有资料或考古证据证明该建筑的用途,但可以肯定,是南汉时期官方的重要建筑。“再北是地铁,我们没法再探查,不知道这个建筑是否还有北部的部分。”
考古专家:证明南汉时期广州城已扩展
考古专家介绍,根据文献和以往考古成果,在南越国时期,广州城很小,集中于仓边路一带,此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证明,到南汉时期,中山四路已有了官府的重要建筑,说明广州城已经有所扩展。
考古发掘2
东汉水井
另一个稍小的坑,是发掘出的东汉木构水井,水井直接构筑于河相淤泥中,井口方形,距地表接近5米,残深超过2米,出土了方格纹罐、四系罐等水器。在东汉水井打破的淤泥堆积中,还出土了不少西汉南越国时期的陶片,还有印有“官”字的瓦片,是这个工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文化遗物。
考古负责人:本次发掘共出土300多件文物
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掘共出土300多件文物,时间跨度从南越国时期到清末,主要是日用品,对研究当时的广州历史非常有意义。
专家则给记者展示了部分比较完整的出土文物,其中一个东汉时候的煮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个罐子三条腿,很别致。专家介绍,这是东汉时期用来煮东西的器具。“考古发掘结束后,将进行专家评估,决定这片遗迹是原址保护还是回填。”覃杰说。
名词解释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其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刘隐死后,其弟刘龑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刘龑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
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广州),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相关链接
广州近年重大考古发现
恒福路 西汉墓挖出两枚铜印
2014年3~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工程建设,在恒福路某工地进行勘探发掘,清理西汉、东汉、三国、南朝、唐、南汉及明代墓葬共20座,出土陶、瓷、铜、铁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2件(套)。
其中,两座西汉墓中发现两枚龟钮铜印,印文清晰,一枚为“王武信印”,一枚为“王武私印”,表明墓主人名王武。两枚印章中,“王武信印”应当是用于公事往来,“王武私印”则多用于私人事务,这表明了墓主人为官且地位较高。
北京路 两艘清代船龙骨完好
2014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京路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意外发现3艘木船和陶瓷器、铜钱等遗物。木船分别编1、2、3号,其中2、3号船结构特殊,具有清代船舶的特点,船底的龙骨保存较好,船板还残留少量朱漆,十分难得。
专家称,清代中晚期珠江口地区的海盗用一种“快蟹船”抢夺商船财物。这次发现的2、3号船与“快蟹船”相似,可能是官府用于巡逻缉捕之用。
越秀中路 发现大规模护坡遗存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越秀中路以东、中山三路以南清理出南汉至宋代河岸建筑遗存。
南汉至宋代大型桩板结构护坡遗存分布在工地北部,由直径半米、长6.7米的圆木与长达近3米的木板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护坡是南汉至宋代广州城东城外的水岸设施,如此大规模的护坡遗存,表明当时的河道十分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