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土葬墓制、土葬器物、土葬礼仪及一些禁忌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22/09/04 - 23:41

亲友乡邻得知丧讯后,便陆续到丧家吊唁,俗称“吊丧”、“吊孝”。亡人“倒头”(即小敛后)即马上亲临吊唁者称“吊热丧”。亲友吊唁都持礼以往,其礼有实用之物,也有烧祭之品。送钱币、钞票、布匹等称“硬礼”;送锡箔、纸锞者为“纸礼”。在洛阳一带,清末民初时,至亲知友等情深谊厚者,得知丧讯,习抬送“丧饭”以为助。近、现代吊唁多送以花圈、挽联、纱帐等物,也有送被面、布匹、粮食(多为小麦)、供香馍以及香烟、白酒者。在豫西南一带,女儿吊孝除带重礼外,有的还请唢呐、笙、鼓相伴。亲友吊丧,由照呼者或称“照客”接收所带礼物,并回赠一小块孝布,或称“吉利儿”,也有送一“孝帽”的。近多送一黑袖箍。吊丧者一到,照客即高呼“来客了”,丧家请有响器班时,笙、笛、唢呐便一齐吹奏起来。孝子闻声,无论长幼,只管出迎,叩头相接,故俗称“孝子头不值钱”。一般男客男接,女客女接。如系娘舅家客,则男女孝子一齐边哭边迎出门外磕头接迎。遇到年长辈高之吊者,多请照客直接迎入客座,不让其在灵前行礼。如为老年丧,也称“喜丧”,女婿行吊时,常受到招呼诸人的调逗。吊唁者和死者熟悉情深的,多要举哀,举哀时,守灵孝子均陪其一齐大声哭叫。吊礼之后,还要到灵床边揭开盖纸观瞻遗容。出嫁女儿回门吊唁时,一进村便要嚎啕大哭,直哭至灵前跪下,一边哭一边述说老人养育之恩情和老人逝去之悲。

一般吊丧从小敛停尸后开始直至大敛、出殡接连不断。孝子均要举哀陪吊。吊丧礼仪以出殡前最为隆重。吊客所送之挽幛、挽联和各种纸扎,如车、马、轿、花圈,近年又有纸扎的电视机、电冰箱等,或贴挂于丧家大门外墙上,或置于门外两边。在偃师一带,老丧出殡前夜之吊,称“参财”。届时,诸乡邻抬一面大鼓到丧家门前,先行吊礼后,便击鼓以多种多样套式致哀。河南民间吊丧,所送挽幛、挽联的书写格式多有定规,它既要表明死者的身份、性别、地位,也要表明吊丧者的身份与吊丧者亲属健在与否等情况。50年代后,乡村吊丧仍多沿旧习。但所送挽幛、挽联的书写格式多已简化、上款书以“沉痛哀悼×××千古”,中间写一大“奠”字,下款写“× ××敬挽”即可。

4、大敛升棺大敛俗称“入棺”或称“入殓”,即将亡者尸体装入棺木,也是告别遗容、遗体之大礼。大敛日,亡者配偶健在的,多选在单日;配偶已故的,选在双日。也有不甚计较单日、双日者。

大敛前,将备好的棺材先行加固;并将棺内六面糊以白纸或花纸,富者张以绫子。棺底用细末炉渣或锯末相垫,上罩一层白纸铺上黄色衾褥,放七枚铜钱或硬币,摆成北斗星状,俗称“垫背钱”。或用一块木板,上凿七孔,枧槽相连,称“七星板”,置于棺内,意取亡者可魂飞北斗,成佛成仙。棺材加工后,置于灵堂停尸板一侧。然后要由孝眷主妇先将亡人臀下污物取出,同时将亡者寿衣件件掩齐,全体止哀,由子女一起把遗体舁入棺内,在淅川一带,舁遗体入棺时,要用与棺材同长的白布,截成三节,分别兜住亡者的头、腰和腿。入棺后,盖上白色衾被、被单。并以棺口中线对准亡人鼻尖和人中将遗体扶正,俗称“分金”。扶正时,其头、脚下均垫以土坯或砖。信阳人多垫三块瓦三块砖,以示亡者在阴间住上了瓦房。这时孝子要摸垫背钱,俗称“摸后辈”。然后向棺内置放亡人生前的心爱物。虞城一带,多将带籽棉花垫于遗体旁,称“垫财”,至盖板时再掏出一些,称“留籽(子)”、“传子”。在沁阳,亡故者之兄或弟要将亡者衣衫扯一小口,称“拆衫(散)”;姐或妹要将亡者裙子拆一小缝,称“拆裙(群)”,以示骨肉分离。喜丧者,其长媳要把老人生前所盖被子剪下三寸余,分给所有兄弟各一溜儿,以为孙辈做衣帽时缝在上边,据说可保长命百岁。淅川人舁遗体入棺的三节白布要分给女儿。

入殓过程中,男女孝子口中不断嘱告亡人“放心”而去,并望其带走生前或病中许而未还之“心愿”。如其眼未闭,一面用手抚其脸,一面恳请其瞑目。之后,孝眷各以花朵分别沾清水在亡人两颊及额头擦试一下以示洗脸。诸事完备,亲友辈再次瞻视饮泣永别之后,执事者便行盖棺,也叫“封口”、“绝口”、“关敛”。盖棺有在入敛后便行盖棺的;也有在“出殡”前方行盖棺,盖棺前,沿棺上部再蒙一层白布,谓之“天罩”。在淅川一带,封棺前要行“闪棺”,即揭开虚掩的棺盖,让孝眷等最后瞻仰死者遗容一面。盖棺时,众孝眷不准哭泣,及至棺材封口后,方可放声大哭。封棺盖,旧时用木榫钉入予先凿制之榫眼中,今多用铁钉。在豫西南一带,封棺木工一边封棺一边口中高声念着:“鲁班进门来,孝子两边排,手拿月牙斧,亡人躲钉来”。孝子也高声嘱告亡故亲人“躲钉”或“躲铁”。

入敛后之棺称“灵柩”,灵柩要抬放于两条长凳上,俗称“升棺”。棺前或仍置一风门,或垂一白幔,前放供桌,上摆供品、置香炉、配蜡台、设灵牌。现代许多将亡人的放大照片置于相框内放在灵前。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以前,一般人家大敛后停灵一周即行安葬,富豪之家多有停灵数月以至数年、十数年之久的,民间称此为“堂丧”。堂丧安葬时还要再次讣告亲友,故亦称“一丧二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期停灵者甚少,大多敛后两三天、或一两天便出殡安葬。尤其河南回族、蒙古族过去和现在都实行速葬,大多当日卒,当日葬。停灵者,孝子要守灵并每天按时祭吊。祭吊时,烧纸上香痛哭哀悼,女孝子尤其亡者女儿多在响器伴奏下,哭诉亲人生前恩德,人称“哭灵”。近年,除少数上年纪妇女外,哭灵者已不多见。

5、成服备葬大敛升棺前,男女孝眷头部所戴孝带和所罩头布,均系应急之物,佩带时随便一勒,不求整饰,俗谓之“生孝”。大敛之后,死者的亲属依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正式穿上用白棉、麻布专门缝制的孝服,包括穿上孝衣、孝裤、孝鞋和戴上孝布等。儿子、媳妇、女儿、孙子、孙媳除穿毛边在外的孝衣、孝裤外,还在腰间系以麻纰,所谓“披麻戴孝”,均为“重孝”、“大孝”;侄子、侄媳、侄女等则只穿孝裤;参加吊孝的未婚儿媳、孙媳则穿蓝色孝衣。子女的孝衣均为大襟,无小领,且又宽又松,俗称“丑孝”。女婿的孝衣则为对襟,称“孝褂”。

所穿孝鞋,初丧均为穿孝者将旧鞋用白布蒙于鞋面,俗称“幔鞋”、“裱白鞋”。幔鞋的规矩一般是:单丧或有亲伯、叔健在者,鞋面后跟可留黑寸余,不予幔严;双亡者,除娘家父母健在的儿媳外,子、女鞋面要全部幔白,其余孝眷,不论单丧、双亡均以亲者之鞋后跟留短,疏者之鞋后跟留长。幔鞋时直系亲缝毛边,其余缝光边。父死,毛边留上沿,母死,毛边留下沿。所戴孝布,亦叫“孝带”、“裹头布”。其长短依与死者亲疏关系而定,均为白色,但重孙、玄孙的孝布末梢则要染黄或染红,称“喜孝”、“花花孝”。未婚儿媳、孙媳孝布用蓝色。未出闺孝眷的孝布很窄,其长仅可绕头一圈。名叫“锅圈”。女婿着孝或只幔鞋不戴孝;或只戴孝不幔鞋;或穿重孝而不系麻纰。或腰间束一白布带打结于腰前、胯际。方城博望等地,孙婿则斜披一打结的红布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60年代以来,孝服制已趋简化,尤其城镇,大都只穿常服臂带“黑袖箍”,上加以“悼”字或“孝”字。即使乡村也多是简化了的孝服和袖箍混杂使用。

穿上正式孝服,谓之“成服”。50年代以前,有的成服时还要专行“成服礼”,尤其富豪之家。一般人家成服礼多和安葬合并穿插进行。

成服后如行“短三”即三日即出葬者,在行小敛、大敛和成服礼的同时,要进行安葬前的一切准备,首先要请土工打墓。民间所见打墓人多为乡邻中的帮忙者。打墓时,明葬者要破土(动土开工)、挖道(挖竖坑)。暗葬者还要掏堂(挖横圹)。回民要在墓底北端用土拍一枕头。一般破土时,要由死者长子先动手挖土三锨。其次,要进行各种安葬器物的准备。旧时,要租借舁送灵枢的龙杠。龙杠有八抬、十六抬、三十二抬、六十四抬等,一般人家多用八抬。龙杠租借多为神社、坟社经营。所需劳力,或由经营者邀集,或由乡邻相助。富裕之家还有用“棺罩”的。棺罩由华盖、彩罩、底座三部分组成,多与龙杠一起租借。民间多有自制纸扎棺罩者。另外,行阔葬者还要准备供放置“魂牌”、“神主”的“灵轿”、置死者遗像的像楼、供病弱孝眷和礼宾乘坐的轿车、马车以及铭旌楼、瓜灯、撑杆、彩旗、伞扇等器物以及鼓乐队或十番社、僧道乐队等。现在“龙杠”多为村里自备,大都不用棺罩,所用送葬器具各依自己条件而定。80年代以后,请鼓乐队者又见增多。…

分类标签: 葬礼,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