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前1027~前771年)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史称“西周”。西周以镐京(陕西西安)为国都,称宗周;同时,为加强对东方地区的统治,在河南省西部的洛水流域又建立起一座新都城,即东都洛邑(洛阳市),又称成周。在地方政权上,西周初年采取分封诸侯制度,所封同姓国为53个(《荀子·儒效》记载: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异姓国为1800个(《通典·州郡一》:“及乎周初,尚有千八百国……。”)。各诸侯在其封国内,仿照中央分封所属卿大夫,这些封地称为“采地”或“采邑”。西周这种分封诸侯、卿大夫的制度,实际上构成了两级地方行政区划。
河南省是周天子统治广大东方地区的重要区域,除营建东都洛邑作为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外,在河南省全境,还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和城邑。
诸侯国主要有:邶(汤阴县东南)、卫(淇县)、东(濮阳市南)、共(辉县)、凡(辉县西南)、邘(博爱县西北)、樊(济源县)、原(济源县北)、苏(济源县东北)、单(济源县南)、盟(孟县)、向(孟县西北)、温(温县西)、胙(延津县北)、燕(延津县东北)、封父(封丘县西南)、管(郑州市)、东虢(荥阳县东北)、越戏方(荥阳县西南)、阙巩(巩县)、北虢(陕县)、焦(三门峡市西北)、郐(新郑县西北)、华(新郑县北)、康(禹县东北)、霍(临汝县西)、鄢(鄢陵县北)、许(许昌市东)、畴(叶县西北)、应(鲁山县东)、胡(漯河市西)、杞(杞县)、葛(宁陵县)、戴(民权县东)、宋(商丘县)、厉(鹿邑县东)、陈(淮阳县)、蔡(上蔡县)、房(遂平县)、挚(汝南县)、聃(平舆县北)、申(南阳市北)、吕(南阳市西)、鄂(南阳市北)、谢(南阳市东南)、蓼(唐河县南)、鄫(方城县)、息(息县)、江(息县西)、黄(潢川县)、蒋(淮滨县东南)、缪(固始县北)。
城邑主要有:羑里(汤阴县北)、长丘(封丘县西南)、牧(淇县南)、聩(获嘉县北)、陉(博爱县西北)、絺(沁阳县西南)、怀(武陟县西南)、隰(武陟县西南)、伾(荥阳县西北)、蔽(郑州市东)、鹿(嵩县北)、郏(郏县)、历(禹县)、蜀(新郑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