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庙会文化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2/08/30 - 23:18

庙会又称庙市,河南人多简称“会”。为民间交易的另一重要方式。庙会于祀神日在寺庙或寺庙附近举行。它在唐代已经出现,起初主要为拜神活动,后和农时贸易相结合,成为集拜神、娱乐和贸易为一体的民间传统集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几乎庙庙寺寺有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更为兴盛,但祭神活动渐衰,贸易、娱乐成为其主要内容。50年代后期,一改过去以庙命名的习惯,统以“某某地物资交流会”为名,后因受到限制,渐趋冷落。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庙会复兴,且其规模越来越大,已是民间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

河南庙会形式颇多,内容也各具特色。总览其貌,可分 “正”庙会和“准”庙会两类。“正庙会”即由寺庙祭祀活动发展起来的集会;“准庙会”是假庙会形式兴起的集贸和娱乐集会。正庙会均以庙堂加庙堂所在地命名,如安阳东郊玉皇庙会、周口南砦花土地庙会等。也有以其庙会内容和特点命名者,如巩义侯地农历三月三会,赶庙会者可抢拿祖师爷殿中的各种供品,故名“抢盘子会”,还有宝丰“马街书会”是以听说书为其主要内容而得名等。有一些庙宇早已不存,当地人知其名或起源者,仍沿用其名。已经既不知其名也不知其兴起年代而自古沿袭下来者,河南人统称“古会”。准庙会多以其会日活动的内容加所在地命名,如漯河市牲口会、周口杨庙断青会、灵宝县宏农涧东部的“涧东秋千会”等。

各地庙会日一般为寺庙祀日,一年四季均有会。比较集中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腊月至次年正月到四月间。春季尤为兴盛,和前述之冬日集市一起,被称为“冬集春会”。会日一般固定,也有少数无固定日期者。如方城县柳河乡的“水会”便无固定月日,当地人多择农闲临时定会日、贴招子、写戏起会。也还有多年方集会一次者,如濮阳市孟轲乡李家村的“全神庙大家会”,每12年举行一次,于农历二月初八日起会。

民间庙会会期少则一天,多者可达月余,如淮阳“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起会到三月初三日散会。一般庙会多为三日,第一日为正会日,会前一天称“起会”,会期短者也称“背会”,此日,各地客商和当地做小生意的相继来到会场摆摊设点、安扎炉灶。“正会”日是正庙会旧时举行祭祀仪式的日子。其后,或一日,或三日,或一月,各种娱乐活动和贸易活动达到高潮。庙会最后一天,客商摊贩先后撤摊,赶会者也渐离去,此日俗称“末会”。

50年代以前,庙会日举行祭祀、社火和写戏等的活动经费,多从庙产收入中提取,无庙产或庙产不足者,一般在当地摊派或捐款,临时筹措的资金也称“戏份子”。庙会活动由当地群众推选正、副执事筹办和组织,一般多由当地乡绅或有权威者担任,也有让神社首轮流担任的。正执事俗称“大会头”或“社首”、“神头”,负责庙会期间的祀神供品和主持祭祀仪式。副执事俗称“二会头”,负责会前筹措经费、请戏班、组社火等,并主持庙会时的剧目点演、社戏安排和商业收费。50年代以来,庙会多由当地社、队组织,并负责维持庙会的营业秩序和娱乐活动。

庙会请戏班演出,民间称“唱大戏”。唱大戏要于会前约请戏班,俗称“写戏”。写戏少者一台,多者数台、十数台。演出剧目可具体指定,称“点戏”。在豫西灵宝一带,演戏时还要推举精通戏剧知识的“戏母子”。“戏母子”负责监督戏班演唱中戏剧台词、唱腔、招式和戏剧情节,如有失误,随时批评指正,并有权责令戏班停演及罚扣其所定戏价。

戏剧演出一般在庙寺戏台上进行,无庙寺戏台者则临时搭设。河南各地大的庙宇均有戏台,亦称“戏楼”或“舞楼”。庙宇戏楼有庙前戏楼和头门戏楼。庙前戏楼建于庙堂大门前,台口面对庙门,头门戏楼建于庙堂大门门楼上,台口面对大殿。无庙寺的“古会”和准庙会戏台于会前临时架设,多在村内中心处或村边空旷之地搭架;在豫西山区、丘陵地带,多倚山临丘而设,俗称“土台”,只需在高地上架棚和装置演戏设备;在豫东平原地区,要就地架设台架,台架多租借。商丘一带,出租台架者称“高棚主”。高棚主既为戏台用料的供应者,也是庙会的执事。庙会戏台的装饰有简陋的,也有讲究的,许多地方在台口吊挂绣球、龙凤旗和大幅红对联。

古会还要架设“神棚”,许多地方还配以各种彩棚、彩门,以增加会日之神秘、欢快的气氛。所搭戏台要面对神棚,戏台多者,也要呈弧形面向神棚而设。50年代后,各种神棚、彩棚已为文化、教育部门组织的宣传鼓动棚取而代之。

庙会贸易活动围绕着庙宇、神棚或戏台、彩棚进行。摊点摆设十分讲究。民国以前,河南各地时兴“八大棚”(“八大棚”也称“八大行”,是庙会贸易的主体,由篦子棚、银货棚、布棚、帽子棚、硬杂货棚、软杂货棚、黑白货棚、挂货棚组成),开封、郑州最盛。八大棚撑以蓝色布棚,并严格按照八大棚棚序设置棚位,不得擅越。各棚均有棚头主持本棚事务。位居首位的篦子棚棚头为八大棚的总头,有权指挥各棚一切对内对外事务。据传,各业之所以尊篦子棚为首,乃因篦子为人头上净发之物,即使皇帝也要用篦子篦头,且篦子棚摊案上所敬奉之“灵猫”传说为篦子的化身,是人身护身的神祇,所以要推其为首。银货棚以出售银制及各种金属饰物为主,其中簪为挽发作髻所必备,故列八大棚之第二位。布棚以出售 各种布匹为主,帽子棚主要出售各种帽子,都为人们生活之必需,故排以第三、第四位。硬杂货棚出售各种金属制生活生产器具,故称“硬货”。软杂货棚出售各种熟食、鲜食,故称“软货”。出售各种条编类器具者称“黑白货棚”(因条编有去皮者,有不去皮者,去皮者呈白色,如簸箕、笆斗等;不去皮者呈黑色,如粪筐、鱼篓等,故称为“黑白货”)。排在八大棚末位的是出售麻绳、皮绳类的挂货棚,因其大多可用于牲口套具、鞍辔,故挂货棚后多是牲口市。八大棚之外,各种小贩任意选摊摆设。还有专门为押宝赌博者搭设的帐棚,称作“宝棚”。民国期间,八大棚制渐衰,但在商丘一带,庙会期间围绕庙堂或神棚设立的生意摊点仍有黑棚、白棚之分。白棚仍以卖木梳、篦子的圆高棚为首,棚边立柱上挂“云牌”,以示为白棚之首,摊位设在神棚左侧上首,下接京货、广货、杂货和碎货摊位。黑棚为饮食业,以卖水煎包者为首,在会场左右两边设摊,棚下有蒸馍、烧饼和各种饭食。庙会戏台附近多为出售各种零食(如糖果花生之类)商贩的活动场所,里边还夹杂着各种赌博、算命摊点。会场外围是各种杂耍艺人显露技艺的地方,如跑马、上刀山、爬高杆、玩魔术的等。50年代后,庙会贸易摊位的摆放已不讲究高低贵贱,只按商品性质分类分区摆放。

逢会日,到会上祭神、娱乐和进行贸易活动统称“赶会”。小型庙会,赶会者一般扩及方圆数十里,每日可达数千人;大型庙会,赶会者每日可达数万甚或数十万人,扩及方圆数十里、数百里乃至邻县、邻省。

50年代以前,赶会拜神是正庙会拜神、娱乐和贸易三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河南民间最热闹的拜神活动常见于城隍庙会、火神庙会、奶奶庙会、龙王庙会、土地庙会、关帝庙会等。朝山进香则以朝拜嵩山的中岳庙为最盛。朝拜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单身,或携儿带女,或组成香火会结队而行。西峡县一带,凡结伙进庙烧香者称作“班香”,拜神者携带各种各样的供品,俗称“献供”。三门峡地区民间的献供,除全羊、全猪外,还要用面食制作成各种山林花鸟模型,吊挂各色纸灯纸花。在豫西、南阳等地,还有人为表拜神诚心,远离庙棚外便用针插在双臂或双腮上,双手合掌,一步三叩首,直至神前跪下,俗称“上针”、“过针”或“烧大香”。上针者向神像烧香献供后,由殿前道长或和尚将针拔掉,在针眼处敷以香灰,此时上针者方认为“大罪已赦、功果圆满”,还有赶城隍庙会时,自己用竹签或黍杆扎制“铁枷”,或用铁锁,挂于自己脖子上,到城隍前为家中老人或多病之人“赎罪”,俗称“挂枷”、“挂铁锁”。祈求生子的妇女,则自制纸鞋一双、项圈一个,到城隍庙中“送子奶奶”殿前“拴孩儿”,她们将纸鞋和项圈戴于“送子奶奶”怀中的“小儿”身上,然后抠取小儿塑像生殖器上的土粒填入自己口中,认为这样便可怀孕。在陕县等地,久不生育者在奶奶庙会时,到奶奶像前抓取一枚僧道预先用酒酿制好的大枣吃下,并口念祝辞:“今日吃下大枣,明年生个胖小儿”。淮阳太昊陵会求子者及还愿者则更多,他(她)们到太昊陵求取泥娃娃,用红线系住,返回家时心中默念:“娃娃跟我来,你娘在家绣花鞋”。一些赶会拜神“求福”者,在神像前烧香祈祷后,多到神像下摸取“金钱”,摸到者便为“有福”,所摸“金钱”由庙中道士或和尚用纸所制。庙会日除拜神者进庙拜神外,许多地方还有“行像”之举,即将庙内神像置于活动神龛中,抬出庙外大会场上游会。为城隍行像,称作“城隍出巡”,为龙王行像称作“游龙王”等等。50年代后期以来,庙会上的拜神活动已被废弃。进入80年代,庙会复兴后又有一些迷信举动,但多是老年人所为。…

分类标签: 庙会, 河南, 贸易, 河南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