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古代过节吃什么、武汉传统节日美食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四, 2023/12/14 - 21:51

武汉传统的节日很多,逢年过节都有传统的饮食习俗。旧时逢节必吃,吃的好坏成为衡量年节过得好不好的主要标志。以致某日吃得好,市民则戏称:“今天过节”。

传统节日分布在各季各月,各节间均不超过半月,有时重合或相距一二天。

正月初一吃“年根饭”,鱼肉鸡鸭都是年前烹熟备用。拜年时待客用元宝茶,吃春盘,饮春酒。初七吃春饼、七宝羹。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立春日喝春茶,吃春韭、莴苣、萝卜等生菜。“三月三”炸春卷,吃地菜花煮的鸡蛋,俗谓明目、防头昏。三月二十八日,吃甘蔗。寒食节不举烟火,老少吃一天冷食。清明节上坟,全家野餐。四月十八日,药王忌辰,药帮要搭台唱戏,聚餐吃喝。立夏日,吃盐蛋和煮鸡蛋,以强身健骨,民谚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之说。端午节吃粽子、盐蛋、绿豆糕、芝麻糕、鳝鱼,喝雄黄酒、菖蒲酒。夏至吃面,饮伏茶。七月七日,吃瓜果。中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以求增寿。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僧尼煮粥供佛,老百姓也吃粥庆丰收,称“吃腊八粥”。冬至节,蒸糯米丸子,腌肉鱼鸡鸭以备春节及来年春食用,称为“腊货”。二十三日,祭灶神,打豆腐、做豆丝。二十四日,过小年,家宴。年三十除夕,祭祖先,吃团年饭,有肉丸、鱼丸、豆腐丸、藕丸,象征全家团圆;有全鱼、全鸡,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有什锦菜,俗称“和菜”,取千张、粉条、黄花菜、芹菜、蜇皮、红白萝卜丝等10种素菜炒成。寓意全家和睦,十全十美。除夕夜半,饮分岁酒,合家再围炉欢饮一次。

经过长期筛选,有些节日及食谱食法已不存在,人们弃繁就简,除粗取精,菜谱之讲究,饮食之丰盛更集中地体现在元宵、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节日中。仅汤圆、地菜花煮鸡蛋、春卷、粽子、绿豆糕、芝麻糕、月饼等节令食品,仍然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