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在河南地区的历史发展概况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22/08/24 - 14:36

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大鼓书 (单大鼓)结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洛阳、三门峡以及焦作、新乡和郑州的部分县、市。

初期曾有大鼓书、鼓碰弦等称谓,1952年定名为河洛大鼓。清光绪三十年 (1905年)前后,巩县的洛阳琴书演员胡南方和偃师县的段炎、吕禄结伴到南阳行艺,在与大鼓书演员李狗碰班行艺中,互相吸收借鉴,吸收了大鼓书的伴奏乐器鼓和钢板,以及高昂铿锵的快节奏唱腔,改变了洛阳琴书节奏缓慢、低沉的唱腔曲调。后又经偃师的高廷章、李富路等融进河南坠子的曲调,逐渐丰富而形成河洛大鼓。这种形式主要在偃师、巩县和荥阳境内流行。段炎、吕禄等在演出中,一手击鼓、一手击板,或坐或站,突破了洛阳琴书“闭目端坐”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内容上,大量吸收了大鼓书及评书的一些长篇武侠、公案曲 (书)目,如《红凤传》、《三侠剑》、《大八义》、《小八义》、《包公案》、《刘公案》,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河洛大鼓继承了洛阳琴书尊奉“三皇”(河洛大鼓、洛阳琴书等曲种尊奉天皇、地皇、人皇为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摆会敬师兴艺,谓“三皇会”。)的传统。1920年, “三皇会”社头高廷章在偃师县府店乡高村首次摆社,100多名演员参加。之后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连续7年在偃师县分别由段炎、吕禄、胡南方等人任社头,这一活动使河洛大鼓在豫西逐渐得到广泛传播。

1925年以后,河洛大鼓第二代演员以张天培为代表,大胆吸收了豫剧、曲剧、秦腔等戏曲的唱腔曲调,并结合豫西的地方语言和民歌小调,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被后人称为“天培调”。在演唱时,注重与观众交流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上,吸收戏曲或武术的夸张动作,注重以眼传神;叙述上借鉴评书的“喷口”,增强和丰富河洛大鼓的表演特点。

40年代后,以程文和为代表的河洛大鼓第三代演员,在演唱形式上,突破了只有1人唱的格局,出现了2人或2人以 上分角色对唱的形式,并进一步吸收了河南坠子 “三字嘣”、“五字垛”、“寒韵”等曲调,丰富了河洛大鼓快节奏的唱腔,完善了旋律跳动较大的似说似唱的 “滚白” 和 “板白”,使其更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点。演出活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省内扩展到山西的夏县、运城、平陆、垣曲,陕西的西安、宝鸡,甘肃的兰州以及新疆的石河子等地演唱。

60年代初,以郑介平、陆四辈为代表的河洛大鼓第四代演员,大胆吸收河南坠子、三弦书、曲剧、豫剧等姊妹艺术的唱腔音乐,形成了“平板”、“悲平板”的唱腔,并在总结   和 完善前辈演员张天培唱腔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 “天培调”的新名称。
 

分类标签: 曲艺, 河南, 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