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因用坠胡伴奏而得名。流行于河南全省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也曾有过坠子演员 的足迹。
河南坠子的历史渊源很少有文字记载。基本有两说:一说由莺歌柳和道情结合而成,约于1900年出现( 见195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张长弓著《河南坠子》);一说脱胎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于清道光年间形成,光绪初年传入省内。
早期的河南坠子只有男演员,唱腔表演都很简单,而其坠胡极受欢迎。于是,渔鼓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的演员纷纷改作,将其唱腔、曲 (书)目、表演和击节乐器简板、小饺子 (即小铜钹)、脚蹬梆 (腿板改制)等一并带进了坠子。
清末民初,坠子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仅开封相国寺二殿前就有十几棚唱道情、坠子的。1914年坠子女演员张三妮,尹凤宝在开封脱颖而出。女演员的出现,为河南坠子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演唱形式上丰富了对口唱,三口唱,并开始讲究手、眼、身、法、步等表演技巧;在演出节目上,改变了过去以唱大书为主而主唱小段儿;在唱腔上,除吸收一些花腔、民间时调小曲外,还融化了山东大鼓、豫剧、越调等的声腔,唱腔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固定了十字韵、七字韵、五字嵌、三字嘣,大、小寒韵、武板、牌子及开唱前的过街调等基本腔调。1928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徐凤楼、王丽仙演唱的《锯大缸》、《小黑驴》,王桂兰、王干臣夫妇演唱的 《关王庙赠金》、《华容道》 和张凤枝演唱的《闹江州》等唱片。